大足北山与宝顶山作为小说《涅槃的凤凰》主要发生地,我借着三省一市带量采购项目的公出,再次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与采风。因8月底写过一篇与牛有关的文章(《文不在长,贵在有魂——读石舒清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有感》),故这两天在整理大足素材时就想着也写一写宝顶山石刻《牧牛图》的解读。

重庆大足石刻十八层地狱简介(详解大足宝顶山石刻牧牛图)(1)

宝顶山牧牛图石刻全景

《牧牛图》位于宝顶山大佛湾南岩中段的护法神龛和“圆觉经变”窟之间,共十二组雕像,初次相见只是因为犬子的属相是牛,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与摄录。等到逆向看完全部十二组雕像,始觉寓意非凡,创作者是借“牧牛”譬喻“修心”,即将牧童比喻为修行者,用牛来比喻修行者的内心。因此,全幅雕像实际上表现的是修行者调心养性,最终悟道入禅的过程

《牧牛图》从右至左共十二组造像,前十组每组主要刻一牧人一水牛和一颂词,第十一组刻一人一鹿一偈和一颂,第十二组刻圆月和两颂词,具有很深的哲理和艺术感染力。开端刻有两行阴文:朝奉郎知润州赐紫金鱼袋杨次公《证道牧牛颂》。可见,《牧牛图》是根据杨次公的牧牛颂而创作的。杨次公,名杰,自号无为子,进士出身,宋元丰年中官太常博士,元祐时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杨杰对佛学颇有研究,曾遍历禅林,寻师访友,参寻知识,著有《无为集》十五卷,《别集》十卷(释道两家诗文)。他的《证道牧牛颂》,与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廓庵禅师的《十牛图颂》一样,皆为题前代名画之作。

重庆大足石刻十八层地狱简介(详解大足宝顶山石刻牧牛图)(2)

牧牛图石刻第一、二、三图

第一幅图,画面中的牛正昂首犟项、头东尾西朝外奔突;牧人戴尖顶圆帽,穿小袖衣至膝,腰束绳带,小腿饰袜筒,双手偏右紧紧拽着缰绳要将牛往回拉。其左刻了一首诗(佛教中称为颂)“突出栏中不奈何,若无绳绻总由他。力争牵出不回首,只么因循放者多”。表现的是心性未经调理驯服,桀骜狂悖,容易受外界的蛊惑而脱离本性的牛;而“双手紧拉牛鼻索往后拽”的牧人,则喻行者有信心调伏心意和烦恼。

第二幅图,图中牧人侧身向牛而立,披发盖耳,衣着似前者,下穿长筒裤,背一斗笠,左手拿着绳子,右手举着鞭子,强使牛回头,牛的脖子向后弯曲,说明牛的心性虽未完全驯服,但是已勉强回转。牧人右上壁刻五竹,竹上刻二鸟,左鸟引颈向东似鸣啼,右鸟觅食;颂碑位于牛身上壁,刻云:“头角往囗囗囗囗,时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囗囗囗囗囗囗囗”。喻行者开始调息调心,降伏烦恼。

第三幅图,图中牛身虽然残缺,不过大致内容仍然可辨。牧人头束高发髻,身穿对襟短衣,下着三角裤,站在牛头边,左手举鞭,右手拿着绳子牵着牛往前走,双腿赤裸而立。而牛虽已驯服,但依然有快步奔跑的样子。旁边的颂是“芳草绵绵信自由,不牵终是不回头。虽然暂似知人意,放去依前不易收。”很好地说明了此图的寓意,行者初息已调,进入禅观初住,但人顽固桀骜的心性虽然暂时受到了制约,易放难收,所以仍然不可大意。

重庆大足石刻十八层地狱简介(详解大足宝顶山石刻牧牛图)(3)

牧牛图石刻第四、五、六图

第四幅图构图较为丰富。牛位于右上部山石间,头向西而立,耸竖两耳似乎在凝神戒备。牧人位于左下,侧身面壁,头戴斗笠,身穿短衣长裤,背着一个半球形的鸟笼,左手牵绳举至斗笠边,右手上攀山石,左脚登上石梯,右脚尖立起,身体前倾做登山状。碑曰:“牵回只似不同群,放去犹疑性未[止]。取放未能忘鼻索,囗[放] 囗囗放者空。”图中虽然风雨交加,但牛并未慌乱奔逃,说明心性中已经有了定力,不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了。

第五幅图和第六幅为并列合刻。左、右二牧人披发盖耳,身穿尖领小袖长衣,腰束绳带,正手握缰绳攀肩而坐,耳语嬉笑。右边的牧人右手拿着绳子,左手握鞭搭在左边牧人的肩膀上,而身边的牛向西而立站在他的右边,竖耳瞪眼似有凝神聆听之意。左边的牧人则左手执绳放于左膝,右手执鞭攀于右侧牧人的肩膀上。他的牛跪在左侧,低首做饮泉状,下方有山泉一股。

颂碑均在牛身下壁,分别是:“放去收来只自由,鼻头绳芯[亦当] 囗。虽然立[意] 囗囗囗,步步由[自]不放伊。”“放来[霞]似会人言,囗囗囗侵更[可]怜。坐看[竹]绿全不顾,由有绳绻虑狂颠。”人和牛之间的关系已然趋于和谐,表明此时对于心性的驯化已然可以无拘无碍。

重庆大足石刻十八层地狱简介(详解大足宝顶山石刻牧牛图)(4)

牧牛图石刻第七、八图

第七幅图牛头断残,牛向东立正欲饮水,牧人立于牛后,发束双髻,穿短袖对襟长衣,双领下垂,袒胸露腹,下身着长裙,左手执绳和鞭子,右手指碑凝视前方。碑文为“牛鼻牵[空鼻无]绳,水草由来性自任。涧下岩前[无定止],朝昏不免要人寻”。图中牛已经不需要鞭绳的驱赶,但缰绳仍在,比喻此时心性已定,但仍需时时提防俗世尘欲的诱惑。

重庆大足石刻十八层地狱简介(详解大足宝顶山石刻牧牛图)(5)

牧牛图石刻第八、九图相连处

第八幅图与第九幅也并列为一组。第九幅图中,有一牧人头束高发髻,长须飘拂,肩披蓑衣坐于岩石之上。他双手持笛,似在忘情吹颂。悠扬的笛声传向四野,感染了第八幅图中的牧人。他坐于牛尾,头束双发髻,左脚踏在石板上,双手击掌,陶醉于笛声中。他的左边还有一只仙鹤,羽翅轻举,似在应声而舞。而牛呢?第八幅图的牛已然没有了缰绳的牵绊,穿绕于牛鼻的绳子缠绕在脖子上,它向东而立,俯下牛头舔舐着右蹄。而牛前有树,树上有花有果,中间有两鸟雀跃觅食。第九幅图中的牛则鼻子中没有穿绳,昂着脑袋向西站立,酷似仰首喝山泉。这两幅图从旁边的颂来看,此时人的心性已然开悟,可以不受外界的诱惑,也不用使用强力来管束,达到了纯净自乐的阶段。

重庆大足石刻十八层地狱简介(详解大足宝顶山石刻牧牛图)(6)

牧牛图石刻第九图

第八幅的颂碑在牛下壁,为“万象忘机无所得,牛身全白尾由黑。[比]霞千颂故其中,囗坐孤岩谁取则。”第九幅得颂碑则在牛背上壁,刻着“全身不观鼻嘹天,放者无拘卧石颠。任是雪山香细草,由疑勿食向人前。

重庆大足石刻十八层地狱简介(详解大足宝顶山石刻牧牛图)(7)

牧牛图石刻第九、十图相连处

重庆大足石刻十八层地狱简介(详解大足宝顶山石刻牧牛图)(8)

牧牛图石刻第十图

第十幅图中,牧人仰卧于岩石之上,袒胸露腹,酣然而睡,右手枕头下,左手袖筒护头顶。头后一棵大树,树上倒挂一猴,悬尾下垂,伸出左爪拉扯牧人的衣服,但牧人却浑然不知。而牛卧于牧人的西侧,样态温顺。图中猴子代表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但牧人心性澄净,了无牵挂,意喻外界的一切都无法干扰他了。颂碑位于牧人上壁,曰:“高卧烟霞绳放收,牧童闲坐[况]无忧。欲寻古[尊] 囗踪囗,去住人间得自由。

重庆大足石刻十八层地狱简介(详解大足宝顶山石刻牧牛图)(9)

牧牛图石刻第十一图

第十一幅图牛已不见,只有修行者头饰髻发,身穿双领下垂袈裟,袒胸露腹,结跏趺坐,手结定印于腹前(右手搭在左手之上,双手皆仰放于腹部)。修行者的上方刻颂一首,“无牛人自镇安闲,无住无依性自宽。只此分明谁是侣,寒山竹绿与岩泉”。意在说明修行者心性中已无贪执,与寒山绿竹、岩泉为伴。

有学者认为,此形象就是号称“六代祖师传密印”的宝顶山石窟建造者赵智凤的原型,遍见于大小佛湾的龛窟中。因此,有将此图称为“祖师像图颂”的。

重庆大足石刻十八层地狱简介(详解大足宝顶山石刻牧牛图)(10)

牧牛图石刻第十二图(上部)

重庆大足石刻十八层地狱简介(详解大足宝顶山石刻牧牛图)(11)

牧牛图石刻第十二图(下部)

第十二幅图中,人、牛俱已不见踪影,只有一轮圆月从水面浮出。月亮的下方和左右皆刻水纹以示,而水纹下有一碑立在一朵仰开的莲花之上。石碑上刻有“了了了无无所了,心心心更有何心。了心心了无依止,圆昭无私耀古今。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寒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此时,修行者内心空明,由定生慧,已然心无尘埃,空明自然了。

佛教与中国玄学相结合产生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禅宗一派,强调“自悟、体认”,将个人的“自性”和“佛”等同,认为“识得自性即是佛”,因此强调在日常生活作息中参透禅机,以牛喻禅便是一例。赵智凤根据杨次公《证道牧牛颂》创作的这一大型组雕,不求龛崖对称工整,依山崖自然取势,从生活实践着眼,运用写实和极为自由的表现手法,使其具有立体感,人、牛神形并臻,表情生动自然,更富艺术的完美性,也算是对悟禅的一次形象化表现,收到了纸绘之图无与伦比的效果。

文:Doolly

编辑:贝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