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陕西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榆林市、汉中市、咸阳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陕西省的省会西安市。西安市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我国15个新一线城市之一、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9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那么,西安市13个区县的区划格局,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呢?
首先,我们聊聊陕西省的基本情况。陕西省属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省份,是我国西北地区人口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省份。陕西省由陕北、关中、陕南三个部分组成,三个部分的风俗、口音、饮食等各方面的情况,区别巨大。例如陕南的汉中等地,喜欢吃米饭,正好连接了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兼容了两个区域的特点。从口音来说,陕南口音比较接近于四川。
至于陕北的榆林、延安等地,则是另一个风格,与关中地区截然不同。这是陕西各地不同的气候、地形地貌等各方面因素形成的。按照2020年七普统计的数据,陕西省总人口3900多万人,在西北各省中,排名第一位。2021年,陕西省的GDP总量为2.98万亿,接近3万亿的水平。
目前,陕西省总计下辖了10个地级市,分别是: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其中,西安市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西安市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15个新一线城市之一、9个国家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万亿GDP城市。
西安市是我国的十三钗古都,也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有“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的说法。从秦汉到唐朝,我国历代王朝在选择都城的时候,基本上都在洛阳和西安之间,反复抉择。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沃野千里。关中平原外围的地形非常复杂,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标准的易守难攻之地。函谷、萧关、大散、武关、潼关、金锁等险关,扼守着这一地区的进出要道,地势险要。
即便是在唐朝之后,明清两朝曾经先后4次计划迁都西安,不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都没有成功。2021年,西安市总人口1310多万人,属于标准的西北地区第一大城市。2021年,西安市的GDP总量为1.06万亿,属于万亿GDP城市。目前,西安市总计下辖了11个区、2个县。
分别是: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鄠邑区、高陵区、周至县、蓝田县。那么,西安市13个区县的区划格局,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呢?
众所周知,我国行省制度起源于元朝。历经元明清三朝几百年时间的调整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内陆各省的基本框架格局。截至清朝嘉庆皇帝在位时期,陕西省形成了7个府、5个直隶州的区划格局。分别是:西安府、同州府、凤翔府、榆林府、延安府、兴安府、汉中府、绥德州、商州、乾州、鄜州、邠州。
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在清朝统治时期,西安府下辖了14个县,分别是:长安县、咸宁县、咸阳县、兴平县、临潼县、高陵县、鄠县、蓝田县、泾阳县、三原县、盩厔县、渭南县、富平县、醴泉县。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时期。陕西省的地理位置重要,连接了西北、中原、华北各地。
各个军阀相互争夺,相互进攻,对陕西各地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再加上部分地区的土匪压榨,陕西各地群众的生活很苦,急需进入休养生息。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时期。在陕西省的各地,开始陆续组建各个专区、地级市。出于实际管理的需要,陕西省被临时划分为陕北行署区、陕南行署区。
建国初期,出于管理大城市的需要,西安市被临时提升为直辖市,成为了西北局的驻地。当时,我国临时组建了10多个直辖市。除了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等几个传统直辖市以外,西安市、广州市、武汉市、沈阳市等区域性大城市,也被临时提升为直辖市。进入50年代以后,我国各方面的局势已经平稳下来,过于复杂的区域,不利于经济建设。
1954年,西安市被降级,重新成为了陕西省的省会城市。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156个重要项目。其中,有14个重要项目设立在西安市。从而奠定了西安市的城区框架,西安市成为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工业、科研、教育重镇,地位非同小可。
不过,在50年代,西安市仅仅管理主城区,外围的各个县则隶属于周边专区管理。1954年,西安市的主城区划分为9个区,分别是: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长乐区、雁塔区、阿房区、未央区、草滩区、灞桥区。1957年,西安市的长乐区、未央区被撤销,全市的区划格局调整为7个区。
随着一系列项目的设立,西安市的主城区框架进一步扩大,需要更多的空间和人口。仅仅管理主城区,不利于经济建设。1958年,在陕西省新一轮的区划变迁中,长安县、蓝田县、临潼县、鄠县等几个县,划入了西安市管理。但是,这样的区划格局仅仅维持了3年时间。1961年,这几个县又划入了周边的几个专区管理。请注意,长安县一直隶属于西安市管理。
时间进入了60年代,1965年,西安市的主城区进一步调整区划,原本下辖的灞桥区、雁塔区、阿房区等几个区被撤销,共同组建了郊区,西安市的下辖区数量,进一步调整为4个。出于航空航天和国防建设的需要,1966年,西安市组建了阎良区,下辖区数量调整为5个。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陕西省的各个专区也陆续更名。
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各省下辖的各个地区,开始陆续调整的区划变动。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1980年,西安市的郊区被撤销,重新组建了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此时,西安市下辖了7个区、1个县。
为了进一步增加西安市的管理范围,增强综合实力。1983年,渭南地区下辖的蓝田县、临潼县,咸阳地区下辖的户县、周至县、高陵县,总计5个县。陆续划入了西安市管理。截至80年代中期,西安市形成了7个区、6个县的区划格局,分别是: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长安县、蓝田县、临潼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
80年代中期,西安市当代的区划轮廓,已经基本形成。进入90年代以后,西安市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区框架进一步扩大,城区人口进一步增加,区划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1997年,西安市的临潼县被撤销,组建了临潼区。2002年,西安市的长安县被撤销,组建了长安区。2014年,西安市的高陵县被撤销,组建了高陵区。2016年,西安市的户县被撤销,组建了鄠邑区。
截止这个时候,西安市11个区、2个县的区划格局,已经彻底形成,合计13个区县。当然,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90年代以来,西安市陆续组建了经开区、高新区、曲江新区等几个新区。不过,这几个新区属于功能区,情况比较特殊,一般不会计算在内。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