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喷摩托车与化油器摩托车的区别,主要在于供油系统的不同,简单点说化油器供油系统是被动工作的,而电喷供油系统是主动工作的。这就是为什么电喷供油系统比传统化油器省油的主要原因。随着摩托车国4排放标准的到来电喷供油系统将取代化油器供油系统。

摩托车电喷原理图(摩托车电喷与化油器的区别)(1)

1 化油器 ,它是一个纯机械的汽油喷射装置~~~汽油泵将油传输到化油器,他就像一只液压泵 一样 化油器里面有汽油室,油经过 量孔 加速泵 被压出来 然后被雾化 在和经过化油器的空气混合成可燃气体 被吸如汽缸。

摩托车电喷原理图(摩托车电喷与化油器的区别)(2)

化油器简介 化油器(carburetor)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化油器作为一种精密的机械装置,它利用吸入空气流的动能实现汽油的雾化的。它对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可以称之为发动机的"心脏"。其完整的装置应包括起动装置、怠速装置、中等负荷装置、全负荷装置、加速装置。化油器会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作状态需求,自动配比出相应的浓度,输出相应的量的混合气,为了使配出的混合气混合的比较均匀,化油器还具备使燃油雾化的效果,以供机器正常运行。

摩托车电喷原理图(摩托车电喷与化油器的区别)(3)

2 电喷 他是一个广泛的代言词电喷有很多部件组成 ECU(电脑) 节气门 喷油嘴 曲轴位置传感 凸轮位置传感 氧传感 爆震传感 空气流量传感 进气温度 进气压力传感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控制流程 个传感器给与 ECU 信号 ECU在给予个部件反馈信号 来达成发动机最好的工作状态空气进入 进气口 节气门 这时候空气流量传感 节气门开度传感给与电脑空气流量数据 然后由ECU给予喷油嘴 信息反馈 控制他的喷油量 废气排出排气管上面的氧传感在给予电脑信息反馈 电脑在进行比对 来调整喷油量 来打到最佳效果,还有曲轴位置传感 凸轮位置传感 是决定哪缸该喷油了~给予电脑信息 电脑控制各缸喷油嘴工作~~

摩托车电喷原理图(摩托车电喷与化油器的区别)(4)

工作原理:化油器用机械方式实现给发动机供油,其供油量与转速或油门开度的关系只能是线性关系,无法保证发动机全工况全天候下的空燃比都能达到理想。同时,当发动机本身状态发生变化时,化油器不能随机应变,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并且很不利于燃烧,而使油耗升高,排放恶化。电喷摩托车采用电喷技术,用电喷系统装置(EFI)取消了化油器装置,采用含有电喷专用软件的微型计算机(ECU)对发动机燃油的供给和点火进行实时智能控制,供油极其精确,使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任何环境下的空燃比、点火角度随时都能达到最佳,从而使摩托车的油耗降低,排放改善,综合性能大大提高。

摩托车电喷原理图(摩托车电喷与化油器的区别)(5)

主要优点 1、燃油供给精确,空燃比易于控制,燃油经济性好; 2、点火采用数字点火模式,在任何工况都在最佳点火时刻点火,燃烧充分、完全; 3、空燃比可控制在λ=1附近脉动,使三效催化器对CO、HC和NOX三种有害气体均有较高的转化效率,排 放性能好; 4、起动性能好,加速、减速等变工况过渡圆滑,驾驶性能好; 5、电喷与化油器摩托车相比,虽然点火更时间准确了,而空燃比变稀了,最终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与燃油相 当。

电喷摩托车是一种新型摩托车,是通过微电脑根据发动机的负荷,控制喷油嘴给需要工作的汽缸喷油,不工作的汽缸不给油。与传统的化油器摩托车相比,电喷摩托车节油,与同型化油器车比,能节油20%以上;由于实现数字点火和喷油功能,油耗降低,排放改善,所以比化油器车环保,直接达到欧洲11号排放标准,同时还具有易启动的特点,一触即发,怠速稳定。

摩托车电喷原理图(摩托车电喷与化油器的区别)(6)

分类比较:电喷摩托车大致分为开环式电喷摩托车和闭环式电喷摩托车。 开环式电喷摩托车,起功用不不一定比化油器的好;闭环式的电喷 摩托车,就做得相当到位,其功能和作用跟汽车的基本上一样。闭环式电喷摩托车可以根据消音器里面氧气的含量来调节电喷嘴喷油量,同时也可以根据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改变进气压力的压力。现在市面上见得国产的基本都是开环式电喷摩托车。 电喷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的电喷装置一般是由喷油油路、传感器组和电子控制单元(ECU)三大部分组成的。如果喷射器安装在原来化油器位置上,即整个发动机只有一个汽油喷射点,这就是单点电喷;如果喷射器安装在每个气缸的进气管上,即汽油的喷射是由多个地方(至少每个气缸都有一个喷射点)喷入气缸的,这就是多点电喷。 摩托车开环与闭环优劣:开环就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电喷,它介于化油器和电喷之间,相较化油器比较好启动,只有闭环,通过ECU精确供油才叫电喷,能够在不同环境气候做出相应的自动调整,不会出现如高原气候车辆怠速抖动等,早晚摩托会进入全电喷时代

摩托车电喷原理图(摩托车电喷与化油器的区别)(7)

说说你们对化油器和电喷的看法,欢迎评论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