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织锦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纺织工具主要是纺车和织布机,过去,傣族家家户户都有。在竹楼底下或者屋里的一角架起木构件高台织布机,妇女们多在农业生产之余进行纺织,农闲、雨季不出工时和平时的晚上是最好的织锦时间。织锦是一项性别区分很明显的活计,在农业社会中,所谓男耕女织,纺纱织布自古就被认为是女性们理所当然的天职。
在过去,傣族的女孩子从12岁左右就开始跟着母亲、姐姐或其他女性长辈学习纺纱织布技艺,到了15岁左右便开始学习织锦。织锦往往被视为一个女子贤德与才干的表征之一。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纺织技艺好的女孩子,往往成为傣族男性青年追求的对象。在民间,织锦技艺高超的人普遍被称为“来丁来咪”(会编织傣锦的人)。她们的传承方式均以家庭母传女,婆传媳为主。但是随着与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和现代化的发展,外来纺织品的冲击以及纺织本身固有的繁琐等原因,如今在许多傣族村寨中会织锦的主要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纺纱织布也不再被视为女子们必须掌握的技能。
一般来说,傣族织锦的工艺流程具体如下:
准备原料
织锦的原料主要来源于棉花。傣族居住的地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很适宜棉花的生长。棉花的种植及加工是每一个家庭重要的生产项目。从史料记载来看,傣族地区至迟在汉代已有棉花(木棉)种植。
棉花去籽以后成为皮棉,结构比较紧密,还含有杂质,这样对纺织不利。所以还要施行弹花工序,弹棉架是木弧竹旋弓,用脚踩住木弧,一手扶弧,一手持弹棉槌弹动竹弦,借反弹之力不停弹动棉花,结束后为使纺出的线细而均匀还要按传统卷筵。卷筵过的棉花,是一个中空的圆筒状棉筒,蓬松而柔软。
纺纱上架
卷筵之后是纺纱。纺车是将纺织纤维制成纱和线的工具。在西双版纳许多傣族村寨,纺纱大多使用手摇单锭纺车,一般由竹木构成,底部为丁字形坐,长85厘米,宽50厘米。横木上方架有竹轮(6块竹或木片,与木轴相连搭成辐射状轮子),其直径为61厘米左右,中间贯穿一木轴,并与曲柄相接。木轴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当右手转动曲柄时,竹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竹轮和纱锭之间有一条绳带,因此,锭子也跟着转动。锭长20厘米,纺纱前先捻一段,缠在锭上,然后左手拿着棉条,引纱向上,协助纱锭的高速旋转,增加拈度,到定长度后再倒绕在锭上。在纺纱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或纱不均匀,右手可停下来,协助左手均拈棉条,以保证纺纱的正常进行。
纺好的棉纱绕成束,放在淘米水或稀释的米汤中泡一会取出晒干称为过浆,以增强线的耐磨性和硬度。之后取出晒干,即可导线上机。导线时,在竹楼下层利用屋柱做桩,进行缠绕,将经纬纱分为奇偶数锦,最后剪断整经,将一端的纱头依次穿综入筘(即蔻,形状如梳子,用来确定经纱的密度,保持经纱的位置,并把纬纱打紧,也叫杼)。综由综框和综丝组成,长方形,上下以竹竿为综框,其间拴有密集的线,即综丝。综长72厘米,宽19厘米。综丝数游行目不一,少者50根,多则400根,各丝间形成综眼,每个综眼穿一根经纱。因此,综的长度与布幅成正比。综的上方与织机架中央搭的横木(起悬综和篾的作用)相连,下方系有绳子,拴在竹竿上,当织者交替踏动竹竿时,两个综也跟着上下运动,从而使经纱分成梭口,以供投梭引纬。
入梭织造
织布则是将纺出的纱和线组合在一起的过程,它需要一定的机械来完成。一般来说,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的织机主要有两种:踞织机和脚踏机。织布工艺主要有:投梭机开口、投梭、打纬、移综、放经和卷布等几个工序。如前所述,历史上,傣族先民也曾使用过较原始的踞织机,其部件主要有卷布轴、综、分经棍、纬刀等,用绕线棒代替梭子。
操作时,织布者席地而坐,前有双脚蹬紧绕棍,后有皮幅使腰间同时用力,使经面绷紧形成上、下织口,引纬、打纬、(砍刀)提综等交替循环过程。全部工作均由两手完成,较费时、费力,成效不如后来的脚踏机显著。现在傣族的织机是一种木结构的脚踏提综长方形纺织机,呈立方体,一般机长约2米,宽约1米,高约1.6米。一端有卷布轴,经纱经机架环至顶,4根木柱搭成的机架用以固定经线,上方有一横木供垂挂综、筘、蹑。
纱线分成经线和纬线,经线固定在机前梁上,如果通过前综各综眼穿出的经线为单数,则双数经线就从后综穿出,形成上下两面,组合好的经线穿过管齿后就固定在了卷布轴上,同时因前综高于后综,线面也随之呈倾斜状,利于织者观察纱线板。
前综的下方各连接有一根踏杆,织布时,织者坐于卷布轴后的横板上,左脚踏左边的踏杆,前页综升起,奇数组纱上浮,偶数组纱下沉,经纱产生开口,左手持梭穿引而过,右手接梭,将梭置于旁边,双手持定幅筘压纬,推筘于前,右脚踏右边的踏杆,后页综升起,奇数组纱下沉偶数组纱上浮,右手持梭穿引而过,左手接梭,放下、双手持筘压纬推筘于前。这样,便完成了一次的织造过程,如此反复,直到织成匹完整的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