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嘉县资规局、县公安局将市民发现的一只中华穿山甲放归山林。这已是近十天永嘉县在不同乡镇第二次发现中华穿山甲。有关专家分析,永嘉存在穿山甲的野外种群分布。

在村民家中,记者见到了这只披着鳞甲的小家伙。它形体狭长,四肢粗短,样子敦厚可爱。经检查,这只中华穿山甲无明显外伤,精神状态良好,性情温顺,身长78厘米,体重6.4斤左右。“23日晚上8点多,我们去河边摸螺蛳,从山上滚下来一只,‘咚’的一声掉到水里。” 村民麻胜新说,他们刚开始还以为是石头,只见它游向水岸边,“我们把它抱住,一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第二天一大早,麻胜新赶紧联系村委和相关部门。

小孩捡到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永嘉村民捡到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

“我们和温大的教授团队及省内的专家团队第一时间沟通,他们把原先的意见做出了修改,从永嘉可能存在野外种群分布,现在已经明确永嘉有穿山甲的野外种群。”永嘉县资规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戴惠明介绍,这也是近年来浙江省首次在一个县域内连续发现穿山甲,这对明确永嘉县存在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具有重大意义。现场,工作人员还取得相关甲片,后续将做进一步的基因检测。

小孩捡到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永嘉村民捡到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

为何会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现穿山甲?有关专家分析介绍,这与近期天气变化有一定关联性。“长时间高温干旱天气,雨量明显减少,造成了穿山甲以及其他野生动物,取水紧张,于是下迁取水觅食,与人类活动区域发生重叠。” 戴惠明解释。

当天,工作人员走访调查后,选择了合适的放生点,将其放归山林。

综合 | 温州日报、永嘉融媒

来源: 温州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