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制作风筝是老年人的爱好,十多年前我也这么想。其实不然,这些年来,它在朝气蓬勃的校园里也有了生命力。”提起风筝,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华实初中)风筝文化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刘洪军颇为自豪。前不久,该校因风筝特色课程,入选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深入钻研 探寻风筝文化前世今生
采访伊始,刘洪军从一个黑布袋子里掏出一沓有些泛黄的白纸,白纸间夹着些透明的塑料板,塑料板上绘制着各种风筝样图。“这些都是宝贝。”言语间,他随手抽出几张,每一张造型图都被一个规整的圆圈紧紧圈住,有的形似燕子,有的形似龙头。刘洪军重点介绍了一张张开双臂的人体图。“达芬奇的《威特鲁威人》,又称《神圣比例》,被誉为‘最美人体图’。沙燕风筝和龙头风筝的构图和它类似。”刘洪军说。
除了将中国传统风筝的构型与国际公认美学进行对比,刘洪军还将探寻的视角对准了文学领域。在一篇近5000字的《曹雪芹与沙燕》探究文稿中,他根据熟读《红楼梦》《废艺斋集稿》《瓶湖懋斋记盛》等文学作品的所知所感,大胆推断曹雪芹是一名擅做沙燕风筝的高手。“制作风筝也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和风筝相关的文化知识,唯有这样,做出来的风筝才‘灵’。”刘洪军说,在华实初中,风筝的前世今生与奇闻异事常常穿插于风筝教学中。
创新思维 传统技艺也能与时俱进
制作风筝就像绣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制作这么一只小小的风筝,共有72个步骤,耗时大约13小时。”采访当日,刘洪军以掌心沙燕风筝为例,告诉记者。
在学校专门辟出的风筝陈列馆,记者看到,从文字到图片,从古时风筝的发明到现代风筝的创新,从硬翅、软翅到板鹞,从单体、长串到立体,偌大的陈列馆被布置得满满当当。
“陈列馆不仅仅是风筝作品的展示,更是风筝精神的传承。”研究风筝12年,刘洪军常常会为风筝的未来做打算。在他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技艺也要与时俱进。最近几年,他和同事们尝试在风筝制作和教学中融入新技术、新材料。“选用丙烯颜料画彩花,不易褪色,于收藏有益;给风筝装上摄像头,可以发挥无人机的作用;融入拓印元素的风筝表现力更强……”刘洪军说,在学校的风筝制作创新实验室里,老师们常常和学生们一起展开头脑风暴。
学科融合 风筝成为学校发展基因
老手艺如何焕发新生机?在华实初中,刘洪军欣喜地看到,风筝制作不单是传统技艺的传承,更体现了学科融合的特质。学校党总支书记姚玉芳直言:“风筝文化进校园,绝不是图热闹、图新鲜,它是一项筑魂工程、着底色工程。在深入开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要有新亮点、新突破。”
入选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后,学校又开始了新一轮“谋篇布局”。眼下,学校正着手以“刘洪军美术工作室”为主导,在社团拓展课程的基础上,将风筝文化融入语文、数学、物理、美术、劳技等基础学科,并成立了风筝课程研发小组,明确了历史教师聚焦风筝历史、体育教师主打风筝运动、美术教师专攻风筝绘画、劳技教师侧重风筝制作、语文教师构建风筝故事的教学分工定位。此外,学校还尝试将风筝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衔接,形成家校互动、社区联动参与的良好氛围。
■记者 王梅 文 王梅 摄
■文字编辑 杨舒涵 许萍
■栏目责编 树征宇 ■栏目主编 张晋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