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位于山东省南部,与江苏省邳州市相邻,总面积17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7万亩,山区和平原各占一半。辖15个乡镇、2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13个社区、600个行政村,143.67万人。 东经117°41"——118°18",北纬34°37′——35°06"之间。地处鲁西南,东与临沂市罗庄区及郯城县接壤;东南部的庄坞、长城、磨山与郯城县相连;南部的南桥镇、兰陵镇、长城镇与江苏省邳州市毗邻;西部的下村、鲁城、新兴、兰陵与枣庄为邻;北部的下村、车辋、大仲村与费县交界;东北部的矿坑、仲村、神山与罗庄区相依。兰陵县人民政府驻县城驻地兰陵路东段,电话区号0539,邮政编码277700,至首都北京592千米,至省会济南225千米,至临沂42千米,至费县52.5千米,至枣庄52千米,至徐州127千米,至邳州62千米,至郯城50千米。位于东经117°41"——118°18",北纬34°37′——35°06"之间。地处鲁西南,东与临沂市罗庄区及郯城县接壤;东南部的庄坞、长城、磨山与郯城县相连;南部的南桥镇、兰陵镇、长城镇与江苏省邳州市毗邻;西部的下村、鲁城、新兴、兰陵与枣庄为邻;北部的下村、车辋、大仲村与费县交界;东北部的矿坑、仲村、神山与罗庄区相依。兰陵县人民政府驻县城驻地兰陵路东段,电话区号0539,邮政编码277700,至首都北京592千米,至省会济南225千米,至临沂42千米,至费县52.5千米,至枣庄52千米,至徐州127千米,至邳州62千米,至郯城50千米。
兰陵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学大师荀子曾两度出任兰陵令,李白曾在此留下千古名句《客中行》,见诸史册的还有季文子、左丘明、匡衡、萧望之、鲍照、萧道成、何逊、王思玷等,千百年后仍为世人赞颂。
兰陵是革命老区,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无私奉献。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粟裕、陈光、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过。1933年党在我县领导了著名的“苍山暴动”;八路军115师东进后,在山东开创的第一个抗日革命根据地就在兰陵的抱犊山区;在著名的鲁南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在兰陵境内的糖稀湖歼灭了国民党26师及第一快速纵队。革命战争年代,仅有40万人的兰陵,就有8万人参军参战,20万人次拥军支前。
兰陵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和“山东南菜园”。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矿石、石膏、石灰岩等20多种。以农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建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市场流通繁荣活跃。
兰陵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地处日照港、连云港腹地,接受产业辐射有着较好的条件。距临沂飞机场、临沂火车站40公里,距日照港130公里、连云港170公里,距兖石铁路、津浦铁路、陇海铁路均不足1小时路程。京沪高速、临枣高速、临枣铁路、206国道等多条干线穿境而过,省道、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兰陵名胜古迹、旅游景观众多。全县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21处,为临沂市文化古迹最多县。兰陵被誉为“天下第一酒都”,兰陵美酒可追溯到殷商时代。全县有大小山峰611座,境内的抱犊崮海拔580米,为沂蒙七十二崮之一,系鲁南第一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文峰山海拔234米,古松参天,巨石嶙峋,风景秀丽,素有“鲁南小泰山”美称,“文峰积雪”为古沂蒙八大景之一。县内古迹众多,荀子古墓、萧望之墓、鄫国故城、柞国故城、摩崖石刻、汉墓群等都已成为游览胜地。
【地形】兰陵县地处鲁南低山丘陵南缘,海拔高程40至580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次降低,依次是低山、丘陵、平原、洼地。低山多分布于西北部的鲁城、下村、车辋等乡镇,面积3.5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9.6%。丘陵多分布于低山平原之间,面积3.37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8.4%。平原多为东、西泇河、汶河及沂河冲积、分洪而成,面积11.2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62%。
【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干冷,雨雪稀少;春季风大空气干燥,易发生春旱;夏季高温多湿,雨水集中,灾害性天气较多;秋季常受干旱或连阴雨天气的威胁。年平均气温13.5度,极端最低气温-24.9度(1969年02月06日);7月平均气温26.5度,极端最高气温40.7度(2002年07月15日)。最低月均气温-3.5(1967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8.4度(1994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7.4度,最大日较差 24.9 度(1996年2月13日)。无霜期年平均209天,最长达253天,最短12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86.3小时,年总辐射 千卡/平方厘米。0度以上持续期235天(一般为3月25日~11月16日)。年平均降水量835.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82 天,最多达115天(2003年),最少为 61天(1996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319.9 毫米(1970年),极端年最少雨量526.2 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7 月最多。
【水文】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中运河水系,其中吴坦河流域面积483.27平方千米,占24.5%;西泇河流域面积640平方千米,占32.5%;陶沟河流域面积129.74平方千米,占6.6%;运女河流域41.17平方千米,占2.2%;汶河流域面积164.1平方千米,占8.3%;白家沟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占2.5%;燕子河流域面积311.5平方千米,占15.8%;小涑河流域面积72平方千米,占3.6%;武河流域面积19.73平方千米,占1.1%;邳苍分洪道流域面积57.8平方千米,占2.9%。主要河道只有四级河吴坦河、西泇河、陶沟河、汶河、燕子河等5条,总长178.7千米。河流总长度479.25千米。河网密度0.25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6.1亿立方米。境内最大河流为西泇河,从费县马庄镇至江苏省邳州市四户镇流经境内下村乡、尚岩镇、向城镇、新兴镇、兰陵镇,长39千米,流域面积64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80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5条,分别是下村河、峰下沟、水沟、阳明河、黄山河。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25种,包括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13种、稀土矿产1种、水气矿产2种,其中铁、石膏、石灰岩、石英砂岩为优势资源。金属矿产中铁矿主要分布在鲁城、尚岩、新兴、兰陵等乡镇,资源总量约10亿吨,矿石全铁平均品位为32%。黄金主要分布在下村乡龙宝山、金岭镇晒钱埠村和莲子汪村等地区。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车辋、矿坑等乡镇。铜矿主要分布在金岭镇太平庄村及莲子汪村等地区。铅主要分布在车辋镇。钨多以伴生矿物出现,主要分布在金岭镇莲子汪村、下村乡龙宝山等地区。钼矿主要分布在金岭镇英沂官庄村东南500米处。银矿未发现单独银矿床,仅在车辋镇铜铅矿区、下村乡龙宝山一带有银矿化显示。
非金属矿产中石膏主要分布在兰陵镇南部,矿层分布稳定,呈多层分布,单层厚度个别达25米,已探明资源储量11.26亿吨,矿石平均品位为60%。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鲁城、新兴、尚岩等乡镇,资源总量约3亿吨,矿石品位平均为98.3%。石灰岩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北部,矿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白云岩主要分布在下村、车辋、矿坑等乡镇。大理岩主要分布于在县境西北部山区,地表露头仅见于金岭镇晒钱埠村、下村乡龙宝山前等地区。石榴子石主要分布在金岭镇晒钱埠村西、下村乡吴家沟村西及金岭镇莲子汪村等地区。蛭石主要分布在新兴镇小青山西侧。重晶石主要分布在下村乡上村、龙宝山等地区。海绿石主要分布在鲁城、新兴、尚岩等镇。页岩、粘土矿在境内分布广泛。
水气矿产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孔隙水,多年平均资源量为3.2亿立方米,属重碳酸盐钙型水,PH值在7.1~9.0之间,属弱碱性,个别在6.0~7.0之间,属弱酸性。总矿化度在0.2~0.5克/升之间,属淡水,可供人畜饮用及工农业利用。县域内矿泉水资源较丰富,其中兰陵地区1处矿泉水资源通过山东省天然矿泉水测试中心鉴定,属锂、锶型矿泉水,已作为饮用矿泉水和酿酒用水。
【历史沿革】夏代王杼在位五年(公元前2053年),封曲烈为鄫,有向(今向城)、次室(今兰陵)诸邑。
公元前567年,鄫国为莒国所灭,后莒国被鲁国灭,鄫地为鲁国所辖,鲁国设有向、次室、鄫(今车辋)诸邑。
公元前487年兰陵为吴国属地。
公元前468年兰陵为越国属地。
公元前261年楚国占领兰陵,置兰陵县。直至公元前221年,县境分属兰陵、襄贲2县。
秦统一后,县境分属东海郡之缯、兰陵、襄贲3县。
西汉时属徐州东海郡之缯县、兰陵、襄贲3县。
东汉时属琅琊国之缯县及东海郡之兰陵、襄贲县。
三国时东海郡之兰陵、襄贲、缯3县。
公元291年兰陵郡从东海郡中析置,苍山县境分属兰陵郡之兰陵县、琅琊国之缯县、东海郡之襄贲县。
南朝刘宋时,苍山县境分属琅琊郡之即丘县、费县和东海郡之襄贲县。
北魏时,分属兰陵郡之兰陵县、琅琊郡之即丘县、郯郡之郯县。
隋时,分属临沂县、兰陵县。
唐初,分属临沂、兰陵、缯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县境分属河南道沂州之临沂县、丞县。
宋代属京东东路临沂县、丞县。
金时属山东东路临沂县、山东西路邳州兰陵县。
元代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峄州和沂州临沂县。
明清两代分属沂州府兰山县、费县、郯城县。
民国二年府制取消,复设临沂县,县境分属临沂县六、七、八区,郯城县四、五区,费县二、七区。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大炉村人万春圃等于1937年11月10日,在尚岩乡沟西村召开有临沂县、郯城县、费县、峄县(以下简称“临郯费峄”)四县代表参加的抗日联席会议,协商成立临郯费峄4县边区联庄会办事处。
1939年2月临郯费峄四县边区联庄会办事处在车辋召开会议进行改组,改称临郯费峄四县边区联合办事处。
1940年3月临沂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庄坞成立。
1941年3月28日,临郯费峄四县边联抗日人民代表大会在万村召开,成立临郯费峄四县边区政府,简称“边联县”。
1943年春,中共鲁南区委决定建立兰陵办事处,次年3月改称兰陵县。
1944年春,边联县改称赵镈县。
1945年10月兰陵县撤销,其部分辖区归属赵镈县。
1945年底,苍山县境只赵镈县1个建制。
1947年春,将赵镈县东半部析出置县,为纪念193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苍山暴动”,取名苍山县。
1948年重建兰陵县。
1950年5月11日撤销赵镈县,其辖区大部分并入苍山县。
1953年撤销兰陵县,其辖区部分并入苍山县。
新中国诞生后,苍山县隶属临沂地区。
1994年临沂地区改置为地级临沂市,苍山县隶属临沂市。
2001年1月5日,苍山县由14个镇、14个乡调整为14个镇、7个乡。
2009年9月21日,撤销苍山县卞庄镇,设立卞庄街道,全县辖1个街道、13个镇、7个乡。
2010年,苍山县沂堂镇划归罗庄区管辖;撤销鲁城乡、矿坑乡,设立鲁城镇、矿坑镇。调整后,全县辖1个街道、14个镇、5个乡。
2011年11月,撤销二庙乡,并入长城镇;撤销层山镇,并入庄坞镇;撤销兴明乡,并入向城镇;撤销三合乡,设立芦柞镇,并将卞庄街道的前芦柞东村、前芦柞西村等22个行政村划归芦柞镇管辖;撤销贾庄乡,设立金岭镇,并将卞庄街道的东坊上、西坊上等49个行政村划归金岭镇管辖。调整后,苍山县辖1个街道、15个镇、1个乡。
2014年1月21日,重新恢复为兰陵县。
-------图文摘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