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学生们写的读后感,大失所望:不得法,无章法。 为了让学生们会写读后感,我先写出其结构:引——议——联——结;然后,解释其意义;最后,我用“说文”的形式当众做范例。

咋样写读后感(教写读后感)(1)

题目是中心,不要写成千篇一律的"***读后感"。以《信客》为例,任意举一个例子。

题目:《人以诚信为本》

一、引部分:“引”,是引用原文中的细节、语句、情节,要简练。语句短的可照搬,语句长的要提炼。

“《信客》一文,我感受最深的是老信客辞职的原因:他私自从客户的红绸上剪了窄窄一溜儿,被客户发现,名誉扫地。羞愧难当。于是,用剪布的剪刀把自己的手扎的鲜血淋漓,辞职谢罪。物色好接班人后,用自身经历告诉年轻信客:信客讲究的就是一个信字。”

咋样写读后感(教写读后感)(2)

二、议部分:对上面引用的部分发表议论,是主题的升华,也是点睛之笔。用名人名言最好,说服力强。

“从这个平凡的信客身上,我们不难看出:诚信在人的生活当中是多么的至关重要。人无信而不立。没有诚信,再好的人品也会蒙受屈辱;没有诚信,再顺的人生也会遭受厄运;没有诚信,再强的国家也会毁于一旦。”

咋样写读后感(教写读后感)(3)

三、联部分:联系实际,可用历史故事,也可用自身事例,只要恰当即可。最好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写为好。

“历史上因失信而失败的例子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烽火戏诸候与立木为信的对比:周幽王为博取褒姒一笑,在烽火台上点起烽火。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君王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春秋战国时,商鞅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许诺: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后提高到50金。有人照做,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诚信这面大旗,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咋样写读后感(教写读后感)(4)

帝王无信,玩弄“狼来了”的游戏;立木取信,一诺千金。结果前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后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

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人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

咋样写读后感(教写读后感)(5)

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四、结部分:总结的语言,再次点明中心就完事大吉了。

“ 诚信,对于个人来说,是优秀品质的体现,是立人的根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国富民强的象征,是立国的根本。可见,“信”对个人的逆顺和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咋样写读后感(教写读后感)(6)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样的结构和字数要求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