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阶段,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大型的机器,那么计算机人才就是处处需要的螺丝钉,高校则成为“打磨”这些螺丝钉最大的基地

“老师,我拿到字节跳动的offer了!”

班里又一个学生拿到了高薪的offer,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专业辅导员文宁嘴角扬起了笑容。一直以来,文宁都担心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孩子越来越多,就业市场真的能满足他们的就业需求吗?或许是自己多虑了。

特色课程“塑形”

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先由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意见,学院再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具体的培养方案,最后上报给教育部备案。

西安邮电大学的课程设置,实行“四年一大改,两年一小改”的修改方案。如果在培养方案实行期间发现问题,立即采纳意见,在修改大会上集中讨论、整改。例如:课程的取缔和增加,课程学时、学分的修改等。

作为一个偏实践型的专业,理论知识充足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经学校研究,为了能让学生更快适应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变,决定从2011年起试行: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立“卓越工程师班”。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704班学生马阳君眼里,“卓越班”就是高中时候的“快班”。想进“快班”的马阳君,参加“卓越工程师招生”的宣讲会后,便马不停蹄地报名了“卓越班”的选拔。

如愿进入“卓越班”后,马阳君才知道,这里不是自己想的“快班”,而是偏重于实践课程,为更好地就业培训“定制化”人才。

“‘卓越工程师班’给了我们一个更好的平台。”马阳君说。

刚进入“卓越班”,马阳君就发现,教室有独立的设备,随时都可以学习、操作设备;在同学存在普遍问题时,老师抽时间加课为学生辅导。“卓越班”实践的课程较多,马阳君能提前接触企业,提前锻炼操作能力。

“卓越工程师班”试行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些问题:大一刚来的学生,对专业内容、方向都很迷茫,进入“卓越工程师班”的原因大都和马阳君一样,以为是“快班”。部分学生到大二、大三后才发现自己更想做学术研究,或者出国深造。大三以后的实践型课程就会占用他们的学习时间,因此造成资源浪费。于是,学校整合师生意见后,决定给学生大一、大二的业余时间加入工程实践,到大三才正式成立“卓越工程师班”,使用“卓越班”的培养方案。

如今,高校纷纷设置了计算机相关专业,翟社平院长认为,能否更好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最主要的是找准定位。

不同的学校面对的生源不同,最终的就业方向也不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很大程度反映人才质量。就业水平低很可能是培养环节出了问题。对此,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应该不断思考适合本校学生的培养体系,而非一味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案例。

沈阳理工大学计算机培养方案(以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例)(1)

实验室里“研磨”

学校的教学目标是能让80%以上的学生提高计算机水平,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消化”得快,学校课程的“正餐”不能满足需要,他们会在实验室“加餐”。

学校的实验室分为三类:一类是学校设置,供全体学生实践课程使用;第二类是校企合作,企业投入资金、设备,供学校成立实验室,给学生创造实践环境;第三类是学生自发地成立研究小组,向学校申请教室、资金购入设备供学生做项目。

“学校的课程有点太基础,如果按照学校的进度,根本进不了实验室。”放学路上,有些学生讨论起来。原来,西安邮电大学几个就业质量较高的实验室大一下学期就开始纳新了。

回忆起进实验室的原因,涂强尧说:“大一刚来,就听说‘移动应用开发实验室’很厉害。当时觉得能进这个实验室,自己也是‘人上人’了。”后来他发现,大学在实验室的收获远比成为“人上人”重要。他认识了一帮有共同目标的朋友,大家一起学习,学习氛围浓厚,涂强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就业的基础。

涂强尧通过了基础编程、算法编写和性格测试的三轮考核,最终和30多个同学一起进入实验室。

涂强尧刚进入实验室时,主要学习方向性语言,并完成一些简单的实践训练;大二开始动手做第一个项目,他学到了如何进行系统架构,搭建一个完整的项目;他还学会串联知识点,合作开发项目;到了大三,去公司实习,进一步提升了实操能力。

在实验室,有一个“传帮带”的传统。涂强尧作为“萌新”,在操作中遇到问题,便可以请教实验室的学长学姐;在学长学姐做项目时他还可以观摩学习或者打打下手;到了找工作的时候,学长学姐会模拟面试,分享面试技巧。涂强尧就是依靠学长内推,省掉了简历筛选的环节,最终拿到了字节跳动的offer。

2020届移动应用开发实验室共计23名毕业生,12名学生进入字节跳动,剩余学生分别进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快手等互联网企业。

2006年,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陈莉君教授,邀请几位学生成立研究小组,共同研究如何更通俗易懂地讲解《操作系统》这门课程。研究过程中,学生意外发现研究Linux操作系统的有趣之处。学生随即提出成立“Linux兴趣小组”,以便学弟学妹有专门的教室学习Linux操作系统。在陈莉君教授的帮助下,学校提供了教室和一批设备供学生研究。自此,实验室便正式成立。

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同学们在实验室有针对地学习,找自己感兴趣的项目,通过“自学 交流”的模式,培养自学能力,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

陈莉君教授说:“看着‘Linux兴趣小组’不断涌入新生,又不断送走大量优秀毕业生,我感到很欣慰。”

2020届“Linux兴趣小组”共计10人,其中4名学生进入腾讯,剩余学生分别进入阿里巴巴、美团等互联网企业。

从实验室的成立至今已经十几年,是因为学生有学习需求,学校和老师去解决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在实验室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有疑惑,学长学姐可以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他们解决疑惑,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计算机的学习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学习能力,遇到困难,要懂得怎么解决。”陈莉君教授接着说。

沈阳理工大学计算机培养方案(以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例)(2)

马阳君(左一)和队员讨论问题

项目驱动“抛光”

在陈莉君教授看来,任何外界的因素都是辅助,关键是如何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按钮”。她举例说,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大学生竞赛会推动学生自学,而且在做项目时,才真正考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素质。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电赛)是教育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起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李梦阳作为队长带领团队参加了2020年的电子设计大赛。

此次竞赛共有5道题目可供选择,测控类的题目是小车,所有队员都比较擅长,大家的经验丰富,能保证完成题目的要求。而信号测控类的题目牵扯到了通信,工作量会特别大,时间会比较紧。

李梦阳是选信号测控类题目的代表,他在“英特尔杯”竞赛中准备过题目要求的材料,在作品的实现上有保证。他还用python写过类似的上位机代码,只需要将通信调通,整个题目的要求就能完成。而且信号测量的历史数据可以保存,可重现性更好,能节省大量时间。李梦阳成功说服队员,最终选定信号类题目。

这个阶段与“英特尔杯”的答辩时间稍有重合,李梦阳为“英特尔杯”答辩已经连续熬夜三天,紧随着电赛又需要四天三夜。同学们调侃他没时间上厕所,三餐都要同学帮他带到班里。这样的连轴转不断地考验着李梦阳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

“那段时间真的累,但一直没想过放弃。现在想起来,真佩服当时的自己。”李梦阳眼睛望向了窗外。

让李梦阳感受最深的是,他发现只要基础打好基本上无往不利。涉及到跨学科的知识,可以从计算机知识拓展。遇到问题有较完善的解决方案,才有底气和信心去做。

李梦阳在竞赛过程中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自学能力,像李梦阳说的,在之后的学习中都会有“底气”。受疫情影响,需要线上交流,导致消息不能及时反馈,团队工作效率降低,但这反而能让成员懂得包容理解。

李梦阳说:“我们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平时我们就养成习惯,遇到不会的东西先去查资料,找解决办法。不因为是难题就退缩,这些都是以前的训练和比赛锻炼出来的。”

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期间,队长李梦阳将任务点划分,分配给队员。队员在3—4天的时间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整理完全后集中汇报,汇报结束后队长线上讲解。他学着老师讲课的方法,按照划分的层次,给队员做知识补充。讲完之后设有一个简单的答疑环节:同学提问,队长先解答,老师后补充。最后上传资料和录屏视频,以便同学随时回顾观看,其他同学也因此学到了不少知识。

李梦阳负责查器件本身的资料与硬件滤波,队友查软件相关的滤波算法。他们发现直流分量滤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在试用过程中发现这个方法的工程较复杂,他们就改用了IIR滤波器(软件滤除直流分量)。确定方法后,经过大量测试,最后选择效果最好、最稳定的方法,最终结果超出他们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梦阳的团队获得2020年电赛省级二等奖。

丰富的参赛经历,让马阳君在找工作时尽显优势。

不久前,马阳君拿到了华为的offer,这是一份大多数程序员向往的工作offer。提到她如何通过面试,马阳君笑笑说:“我觉得面试不难,企业更看重的是大学的经历和参赛获得的奖项,这反映出学生的技术实力和思维能力。”

马阳君大一、大二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她笑称大三忙着找工作没好好学习,只拿到了校级二等奖学金。在校期间,做过智能听诊器、电子导盲设备、双车追逐系统等十多个项目。

马阳君在大二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全国数学电子设计竞赛省三等奖;大三参加亚太地区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三等奖,第二学期参加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进入决赛,这也是华为主动邀请她参加面试的原因。“疫情期间在家,就参加了个数学竞赛,没想到改变了我的就业规划。”马阳君摸摸脑袋说道。

马阳君是一个“特别”的IT工程师,她的业余生活同样精彩。她一直喜欢画画,现在在自学水彩画。找到工作后马阳君报了班,准备报考心理咨询师,她说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研究心理学都能改变她的思考方式,感觉很有趣。在她看来,参加项目提高了计算机工作经验,业余爱好又能充实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坚持,让自己能不断进步。

(当代陕西 赵娇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