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的变化和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新课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新课标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四是增强了指导性。新课标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还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与小学科学和高中物理课程相衔接,与数学、化学、生物学等课程相关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教学中需注重上下左右的勾连与衔接。

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都能得到发展;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倡导情境化教学,突出问题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探索、掌握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将其运用于实践。

作为一线物理教师,如何把这些新理念有效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呢?

物理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解读简报(聚焦素养面向未来)(1)

执笔:戴岳为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物理研究员

执笔:裴德先

长沙市开福区长雅中学高级教师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解读简报(聚焦素养面向未来)(2)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解读简报(聚焦素养面向未来)(3)

执笔:何蓁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物理教研员

一、重视新课标研究

新时代的物理教师,不应仅仅是教科书的宣讲者,还应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标,开展新课标的专题教研,对标检查课堂的落实情况。

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前,在思想上要有如下转变:使学科教学变为学科教育,教师作用由教书变为育人,课堂由知识核心变为素养核心。教师始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物理课堂的主线。例如,新课标中“查阅资料”一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就不能是“满堂灌式”教学,而应引领学生有意识地自主学习,查阅相关资料。课后作业可以由原来单一的习题练习变为查阅资料、记录知识、反馈认识、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在“做中学”。

二、构建课堂真实情境

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本质,从物理学科的视角去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增强科学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科学探索中掌握研究方法,并在解决问题中应用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针对机械运动的相对性这一难以理解的概念,新课标中明确建议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交会对接这一情境为例,来讨论机械运动的相对性。这给教师以启示:一定要以生活中的现象、情境来增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知。

三、强化实验探究

新课标将“实验探究”列为课程内容一级主题,下涉9个测量类和12个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不仅包含物理实验的内容要求,还通过示例、活动建议等进一步引导和说明,同时还提出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等。这些实验探究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和收集数据的能力、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解释数据的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倡导在“用中学”。教师要把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学生自己理解、思考、发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能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尊重事实、勇于创新。

新课标对原来一些不常见、不明显的实验进行了修订。例如,“通过实验,了解金属或塑料的弹性”改为生活中更为常见的“通过实验,了解橡胶的弹性”,增加了“通过实验,了解金属与木材导热性能的差异”“设计实验方案,比较砂锅、铁锅的导热性能”“会利用自身的尺度(如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等。学生既能够轻易完成这些实验,又能增强学习兴趣。

四、改进课堂教学评价

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评价,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对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因此,注重评价改革导向,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物理学习评价要强化素养导向,重视真实全面的评价,采取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评价,增强反馈的有效性,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物理教学方式的改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讨论发言、动手操作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理解、技能掌握、能力发展和学习态度等情况;作业反馈中,设计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作业,兼顾基础性作业和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作业的育人功能,合理调控作业量,避免机械训练、简单重复,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测试性评价应与核心素养内涵、课程内容要求及学业质量标准相一致,题型多样,难度合理。注重跨学科实践评价,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跨学科思维来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一线物理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标,理解新课标修订的目的和意义,注重继承与发展,充分尊重它对于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作用,不断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育,科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才能培养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来源:湖南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