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邮驿,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什么是一邮多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什么是一邮多名(说邮不吹牛)

什么是一邮多名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邮驿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原地区尤其混乱,以至于普通百姓都无法保证的正常生活,自然也就谈不上正常的通信邮驿活动了。

动荡的结局就是天下一分为三。

魏晋南北朝是指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全称应该是三国两晋南北朝。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裂变大分裂时期。

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更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下面先来说说三国时期的邮驿。

三国时期的邮驿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就是南京,史称东吴。

至此,三国鼎立正式成立。

曹魏的邮驿------《邮驿令》

曹丕建魏,把长安、许昌、邺城(今天河北和河南交接处)、洛阳、谯(今天安徽亳州)这五个北方大城市建成了五个军事重镇,称为“五都”。

围绕着五都建立了“魏”政权的通信网络。

那时曹魏的通信绝大多数是军事文书,主要靠快马传递,“步邮”很少。

曹魏时期的最大建树是在魏文帝的时期,由大臣陈群等人,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邮驿专门法令---《邮驿令》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邮驿令》命名的专门法!!!

在前面我们说秦帝国秦始皇颁布的不是邮驿“专门法”,这个一定要搞清楚。

这部法律对后世影响很大!

可惜的是,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了,邮驿令的原文已经失传,只有部分章节在《太平御览》、《初学记》等后人编辑的书中可以看到。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三国时期,曹魏的通信及设施还是比较完备的。

说完曹魏说蜀国。

蜀国邮驿的特点是什么呢?

曹魏在北方建立政权的同时,刘备的蜀汉政权也建立起来。

但是四川的山路很多,交通比较落后,刘备和诸葛亮在开辟四川的邮驿的事业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刘备建汉后,在今天的汉中地区设立军事基地,以应对北方的曹操。

为此,在四川和陕西山区交汇处,就是秦岭深处开通了四条主要道路。这就是著名的子午道、傥骆道、金牛道和褒斜道。

与此同时,还在汉中设置了重要的军事关隘“白水关”。

白水关附近的山上布满了烽火楼。从白水关到成都400公里之间的道路,修造了一系列的亭、障、馆、舍,以保障邮驿的正常运行。

在与东吴交接的荆州地区,大将关羽也在沿江设立了军用通信的“斥候”,烽火台从后方一直连接到了襄樊前线。

蜀国的邮驿是没有“车传”的!

邮驿大部分使用驿马传递,从事此项工作的人被称为“驿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说起来这与蜀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诸葛亮不仅在治理国家上有一套,是一个很好的CEO,同时,在通信领域也有不小的建树。

今天,流传到现在的《武侯兵法》和《兵要》里,就记录了诸葛亮利用声、光作为军事通信的例子。

有兴趣的朋友和三国迷们,可以找到这本书看看。

诸葛亮治理蜀国时,对边疆的邮驿也颇有建树,位于今天四川的西昌地区的一个偏远地区,当时张嶷出任太守,说服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共同修复了千里旧道,并把荒废多年的古驿站恢复起来,使蜀国与这一地区的邮驿得以畅通。

信幡

曹魏统治地区,除了继承春秋战国以来的铜符和秦汉时期的竹符外,还创造了一种新的通信符号:信幡。

什么是“信幡”呢?

信幡,就是一种用各种不同图案和颜色制作成的旗帜,魏国用青龙、朱雀、玄武、白虎,黄龙五种幡,作为宣诏各地区的信号。

到了晋朝,这种方式仍在使用,只不过是图案和颜色相对简化,对四方全只用一种白虎幡,幡上写上鸟书,取其飞翔之意。这表示出兵的信号。

主和的信号则是另外一种,叫驺(音奏)虞幡,驺虞是一种黑纹白虎,如果扬起驺虞幡,就表示向对方宣告谈和。

纸诏

自两汉发明纸张以来,纸,这种即轻便又价廉的书写用具,就很快在民间广泛应用起来。

这一时期邮驿史上出现的第二种新鲜事物是用“纸诏”代替简书。

“纸诏”是从曹操开始使用的。

根据当时的法令,政府每月都要给下属文官发纸和木函,定期让他们把意见和建议写在纸上,用木函装好,然后呈现给皇帝曹操看,这种公文叫“信函”。

记住了

关键点来了!

这种信函从此以后就一直流传下来,一直到现在今天。

今后有人问你,信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你就可以回答说:

三国!

曹魏!

曹操!”

信函比竹简、木简方便多了,可以随意开启。

插个小故事:

据说到了晋朝有一个官吏,由于过分小心,把信写好后,反复封了十几次,以至于最后寄到上级那里的时候,已经成了空函。这个例子说明当时社会上用信函作为通信的重要手段,已经是很普通的事了。

三国时期的东吴。

东吴邮驿最大的特点是“水驿”的出现,记住是“水驿”不是“睡衣”,开个玩笑,千万不要弄出笑话来。

什么是“水驿”呢?

所谓“水驿”就是水上邮路,这跟东吴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吴国的统治中心在江南水乡,境内有许多水道,所以吴国因地制宜,实行邮驿水、陆兼行。

当时周瑜在柴桑(今天的江西九江)驻扎,孙权要找他共商治国大事,就是通过“水驿”召见周瑜的。

那时候,吴国与蜀国往来密切,交通主要也是靠水陆运行。

北方曹魏有使者来吴,也全靠“水驿”乘船。

别急,再多说几句。

南方的“水驿”到西晋的时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东晋的时候江州一带的水陆两驿相兼。不仅路上的邮路十分平整,水陆的速度也是很快,一天可行船300里路。

到了南朝的时候,水上邮驿发展的更快,不少书信公文的传递和官员的出行,全靠水陆运输。

不仅如此,“水驿”还发展道路,用于和西域各国的通信联系。

据一位史学家考证,当时有一条从南朝首都金陵出发的水驿,先从水陆向西到巴蜀,再逆江而行,到达今天的青海,再到西域各国。

南朝时期,通过“水驿”与邻国朝鲜和日本有了经济和文化的联系。

到了隋唐,“水驿”又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国际邮路照常开通。

尽管三国时期,三分天下。但不影响国际邮路的发展。

三国时,中外交通都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

南方的吴国和北方的曹魏都和西方的罗马有交通往来。

这个梗有点意思!

也就是说,在三国时期,国际邮路还是很畅通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法显和玄奘西行到印度取经,殊不知,在三国的时候,曹魏的僧人朱士行就已经现行一步,一路西行,到达西域的于阗(今天新疆和田)学习佛法,他是中国本土西行取经的第一人。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当时与西域之间的道路(邮路)是畅通的。

西晋·东晋邮驿

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期结束。

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后的大一统王朝,另与东晋合并称为晋朝。

灭吴之后,为开创新的业绩,司马炎全国范围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逐步使老百姓摆脱了战乱,使国家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到了公元281年,西晋国土面积达到543万平方公里。

疆域范围:

北到山西、河北、辽东与南匈奴,鲜卑以及高句丽相邻,东到大海,南到今天的越南,西到甘肃,云南,与河西的鲜卑,羌,氐相邻。

如此大的疆域的邮驿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西晋统一南北后,利用了曹魏原来邮驿的基础,并在其基础上有较大发展。

我们从晋时的文人之间的书信往来的频繁,可以看出那时的邮驿的发展规模和畅通无阻。

西晋著名的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俩,平日里往来书信十分频繁,今天在《全晋文》中还存有陆云写给兄长陆机的信件多达35封。

他们在书信中相互切磋学问,互相勉励。陆云与好友杨彦明等人也经常有书信往来,从他的“疾病远处,人信稀少”等信件中,不难看出,通信人之间的距离是遥远的。

这种常来常往的信件,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那时的邮驿已经到达了很远的地方。而且是有保障的,也就是说邮驿道路畅通无阻。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长期战乱,邮驿受到了影响。

从一些史记记载看,那时军事驿传还在坚持进行,晋朝将领刘琨,北伐时曾写给晋太子和丞相各一封书信,向政府汇报北上战斗的情况。这两封书信现留存在《北堂书钞》和《太平御览》中,这两封书信得以留存至今,说明当时刘琨的书信能顺利到达了晋国首都。中途,经由刘琨北伐战场山西上党和河北正定,长达千里之遥。

“千里牛”

没错,不是千里马,是千里牛。

千里牛是晋朝时期通信业务的一种形式。

据载,当时有些地方官员为了尽快和中央取得通信联系,或向中央敬献物品,便寻找一种快马传递,这种传递方式被称之为“千里牛”。

据说,从山东兖州到都城洛阳是“旦发暮还”。

什么是“旦发暮还”呢?

就是一大早,天蒙蒙亮,信使就拿上公文、骑着快马出发,到了晚上吃晚饭的时候,送公文的信使就能赶回来。

一天来回千里,当时还出现了流动信箱一类的东西。

句容县令刘超在出巡时,就令人制作了一个大木箱,称为“大函”,沿途,鼓励人们向“函”中投放书信,回来拆阅,了解下情。

少数民族地区邮驿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

这一时期,邮驿在我国的一些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也逐渐兴盛起来。

最为明显的就是甘肃一带。

1972年在嘉峪关魏晋的墓地里,曾出土了一块画砖。上面画着一个驿使骑在飞驰的马上,一手持缰绳,一手举着文书,急行传递。这一砖画将当时的驿传情况,生动地表现出来。

特别有意思的是画上驿使没有嘴巴,说明驿使保守机密,不得泄密的意思。

这是一块很著名的画砖,好多有关古代邮驿的书籍里面都有它的身影。

也可以说它是中国通信史上最早的Loggo!

记住哟!

这是中国通信史上最早的Loggo!

看来前辈比我们聪明多了,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知道用Loggo表情达意。

据史料记载,曹魏时期,魏国的“仓慈”被派到敦煌当太守。

新官上任三把火,走马上任的“仓慈”到任后,严厉打击当地控制交通要道的不法分子,也就是今天的路霸,使当地的官方邮驿和平民的交通得到了保障和正常运行。

与此同时,他还鼓励外国客商经河西走廊到中原地区经商,并发给他们去洛阳的通行证,派专人护送到过境。

“仓慈”在任时,当地的经济和文化有很大的发展,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

在“仓慈”病逝敦煌时,当地百姓十分悲痛,外国客商也十分难过,他们纷纷聚集在“仓慈”的家中举行哀悼,并为“仓慈”设立了纪念祠堂,以示对这位领导的怀念。

聊完甘肃,再说新疆。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新疆地区的邮驿也得到了发展。

今天新疆民丰出土的木简,详细记载了西晋初年晋朝使者带着西域长官的文书前往敦煌的情况。

这些连接中原和新疆的驿道上,邮驿机构比较完善,驿道沿途各驿站都有专人负责,在木简上刻有“督邮”的官称。

在今天的罗布泊地区,发现的一件泰始简牍文书上说:一个信使带着十六封文书,这些文书都是西域长史签发的,其中两封是寄往敦煌的,两封寄往酒泉,两封寄往其他地区。泰始是晋武帝的年号,为公元270年。

这一木简说明了西晋初年,新疆与河西走廊的邮驿是畅通无阻的。

北魏时期对信使的称呼有哪些?

北魏时期对邮差有着很多很特别的称呼。

比如,称各部曹的信使为“凫(fu)鸭”。称更低一级的候官,叫“白鹭”。

这些名字都为取其“飞腾之迅速”和“引颈远望”的意思。

五胡十六国邮驿

西晋灭亡后,北方先后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

这些个大小政权被称为“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尽管有民族的局限,都是封建政权,但淝水之战后,各族人民在相互接触和融合的过程中,都吸取了先进的文化,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一时期的邮驿通信不仅得到了恢复,而且还有所发展。可以这么说,他们都知道邮驿的重要性。

十六国先后都建立了自己的邮驿组织。

虽然战乱不断,但各国之间仍然保持着通畅的通信,这也是受中国历史上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传统影响。

十六国时期,新疆地区有两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一个是鄯善国,一个是龟兹国。

鄯善国先后臣服于西晋、前凉和后来的北魏,但它的独立性很强,国内经济发达且邮驿系统较为完备。

从这个地区出土的西晋南北朝的木简文书,包括汉文和当地的少数民族的文字文书,有数千件之多。

邮差叫“向导”。

古鄯善国有一类称之为“向导”人员,这些人员专职从事邮驿这项工作,负责接待各地的使者,客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信使,在鄯善国叫“向导”。

运送公文信件的这种“向导”是按驿站一次接力服务的,他们备有快速骆驼,传递公文信件和货物。

这些“向导”从政府获得一定的工钱和粮食,所用的骆驼若在中途死亡,也会有地方长官给予赔偿。

他们工作从事邮递服务时,其家属则由当地政府予以照顾。他们和政府是雇佣关系,依靠这种劳动合同关系的保障,驿站制度才得以在广大的鄯善国境内保持完善。

十六国时,在北疆还有一个称之为龟兹的强国。该国从西汉开始就和中原保持着经常的联系,驿使往来,一直保持到了南北朝时期。

公元五世纪末,龟兹国向东有一条经过焉耆、高昌、伊吾、河西走廊直通长安的大道。

龟兹向西、向北也都开辟有驿道。

魏晋南北朝邮驿的传递方式是什么呢?

一句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递方式是:专人传递,中途换马不换人!

同时结束了秦汉时代的传、驿分置,开创了隋唐时代的“馆驿合一”。

这在邮驿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重要作用!

重要作用!

关键的词语说三遍。

骆驼驿

这是北朝的事情。

当时著名的民歌《木兰辞》中有“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之句。

实际上,北魏用骆驼做通信工具的实例不在少数。

我们都知道,北魏孝文帝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包括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等等,其目的是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更好的维护鲜卑族的统治,减少汉族地主的排异心里。

因此,把鲜卑人的姓氏改为汉姓。共有100过个鲜卑姓被改为汉姓,其中十个皇族宗室姓氏全部改变,除了将拓跋氏改为元氏外,又将拔拔氏改为长孙氏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孝文帝“大姓”。

据说,北魏孝文帝“大姓”的时候,各地唯恐订不上“高门”、纷纷以急传书信的办法想向中央汇报本族的情况,有的大姓派人“星夜乘明驼,倍程至洛”。陇西李民便是这样做的,当时被人戏称为“驼李”。

上述这些史料,都说明了魏晋南北朝时,我国邮驿有很大的发展,各朝代都创造了一些新鲜的事物,使邮驿业务不断进步。

但是,魏晋南北朝的时期,毕竟战乱的时候比较多,各朝大部分统治者又都不爱惜民力,常常带头破坏邮驿制度。

《晋书》里讲,晋武帝司马炎经常动用邮驿的传车,在全国选美女入宫,他的使者经常乘着传车沿途骚扰百姓。以至于引起百姓的反感。

交通设施都用于迎送官员了,哪里还有正常的邮驿?

南北朝时期的北周皇帝,更加为所欲为,他在洛阳招摇过市,亲自乘驿马,日行300里,后面跟着他的四个皇后和文武百官。

数百人都乘着驿车,浩浩荡荡地在驿路上行驰,更加荒唐的是,周宣王还下令四个皇后的驿车与之并驾齐驱,不得有先有后,弄的道路阻塞,这样正常的邮路制度自然就败坏了。

南朝的一些统治者,也常常利用公驿,耀武扬威,惊扰百姓。

南齐的萧子良有一篇《请亭台使书》揭露当时的邮驿弊端,文章里写道:那些所谓的使者“朝辞禁门,情态即异,暮宿村县,威福即行”。

一路上百姓惊骇,鸡飞狗跳,这一情况,直到隋唐统一南北以后,情况才得以根本改变。

“私邮”和私营逆旅

魏晋南北朝时候,邮驿有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即“传”和“亭”逐渐统一为驿站制度。

就是说,中央和地方的一般公文,一概由驿独立承担,主要公文则由发件单位,派专人传递,但途中替换的车马和食宿,也全由驿来供应,这样,驿就成了邮驿路上唯一的机构,它同时还监管起交通线上送往官员,专事和宾客的任务。

这时期没有出现广泛的私邮。只有极个别大官僚,办过只供他本人使用的邮驿机构。

普通百姓的信件,还是要靠商旅捎带或靠亲戚朋友中有远在外地的官职人员来转送,但这种捎带书信的方式极为不可靠,也不保险。

东晋就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有一个叫殷羡的人,字洪乔,到豫章做官当太守。有一次,他从京城返回本郡就职,京城里各路官员以及认识的不认识的,更有的是八竿子打不上的人,都让他捎信,合计有一百多封信,他不好推辞,只能照单全收。

可是,他压根就没打算捎带这些信件,于是,这个家伙刚出城外,就把这些信沉到了水里,口中还诅咒到:“沉着自沉,浮着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哪知,事不凑巧,被人发现了。这就应了那句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事情败露后,自然引起了公愤,于是,写历史的人把这一件事,起了一个专有名词:“洪乔之误”。意思是这个叫洪乔的人耽误了别人许多事,让后人来谴责这个言而无信的人。

怎么说呢?应人事小,误人事大。

这人应该说是人品太差,要么不答应,要么就给委托人安全送达,给人信件丢弃到河里算怎么一回事呢?

除了上述外,南北朝时期的确还存在过私邮,那是各地的有钱人自己筹办的,主要以沟通物价信息为主要邮寄内容的形式。

逆旅

魏晋南北朝的时期,私营旅馆大大发展起来,当时人把这种私营的客栈叫做“逆旅”。

这是在春秋战国以来就有的名称,秦国的商鞅就曾经为加强中央集权制而提出过“废逆旅令”。

商鞅认为逆旅是“奸邪”不法之徒的滋长场所,所以应当取缔,废了这些民间的客栈,则“奸伪,燥心”不生。

随着两汉时期工商业的发展,民间的私营客栈自然而然的就发展起来。

在早期的笔记小说《汉武故事》中,就描写了汉武帝微服私访住逆旅的故事,那个旅店老板,误把汉武帝当成了半夜行窃的江洋大盗。

哈哈。

到了西晋逆旅生意进一步兴隆,由于国营的驿官接待能力有限而且还有诸多规定,所以,许多官员都投奔私营客舍住店。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的邮亭馆舍都被豪门贵族败坏,许多原来设邮亭的地方都遭到了损毁,使得一般商旅不得不露宿街头。

在这种情况下,私营客舍应运而生,便是很自然的事了。

这时,又有一些人把商鞅搬出来老调重弹,其中就有诗人潘岳站出来带头反对。他写了一篇《上客舍议》,认为这是便利过往商客的有力设施,以宁戚,曹操都住过逆旅的实例,指出这是社会发展的而必然,-----

这是我国古代很有名的一篇文章,也是交通邮驿史上的珍贵资料,反映了诗人潘岳的商品经济思想。

潘岳还指出,当时的晋朝境内的逆旅分布十分密集,冬夏各有温凉设备,粮草充足,行走或停歇都很方便,条件也很好。

到了南北朝时期,这情况更有发展,一些官僚自己都开始经营客栈,比如北魏的大臣崔光的弟弟就曾开办过逆旅。

另外南朝梁武帝的弟弟萧宏,仅在建康(南京)城里就开办了客栈几十处。

由此看来,哪个朝代都是当官的家属带头违纪和捞好处。当时的南北方官吏,都建议政府给这些逆旅以重税。这说明当时的逆旅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

民间逆旅事业的发展,不仅说明了商业的繁荣,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是邮驿的事业兴旺。

下面讲两个小故事轻松轻松。

黄耳传书

黄耳传书说的是晋初大诗人陆机的故事。

诗人陆机养了一只狗叫黄耳,深受主人喜欢,陆机久居京都洛阳,十分想念自己的老家江南,便抚摸自己的爱犬对黄耳说:“我家里很久没有给我来信了,你能帮我传递信息吗?”岂料,这条通人性的狗居然摇尾出声,似乎表示同意。陆机大为震惊,立马摊开纸张,拿起笔来,奋笔疾书,写了一封家书,装进竹简里,然后捆绑在狗的脖子上。

狗接受任务,一路南行,居然找到了陆机的老家,还把老家捎给陆机的回信也带回洛阳给陆机。

以后习以为常,“黄耳”经常在两地传递书信,成了狗信使。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耳传书”。

风筝通信

风筝通信是讲南朝梁时的事儿。

梁朝末年,侯景叛乱。围攻京城,城里与城外的消息断绝,这时,京城内有一小孩向朝廷建议用风筝向外报信,太子萧纲听了这个建议,连忙差人扎了一个很大的纸鸢(yuan)风筝,在风筝的背面绑上告急信,用几千丈长的绳子把风筝放出来,写明谁若要获得此书信求得援军,赏银两100。

怎奈萧纲放了几次风筝,都被侯景派人射下,梁朝终未得救。

说起魏晋南北朝民间通信之难,还有一个令人同情的故事。

南朝宋统治时期,有一个叫陈饶的建康(南京)人,被征府吏,经常派到山里绘制地图。

因为常年被遣,与家中断了音信,于是,陈饶的姐姐冒死给朝廷上了一封书信,痛斥这一现象,朝廷免去了陈饶的苦役,但他的顶头上司十分恼怒,大动肝火,把陈饶找来,当面训斥:“你想死吗,竟敢越级反映情况!”陈饶辩解道:“官家不让老百姓互通家书,因此消息断绝,可能是我姐姐的主张,我实在不知情啊!”百般解释后这才免了一场灾祸。

总之,当时对一般百姓和下级官吏,仍是不准通信的,这不仅是经济和交通条件落后,以及机构的不完善,更重要的原因是封建政府本身对民间通信的 种种限制,这是封建制度不合理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