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时间隐性“流失”,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谁撬动了训练时间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谁撬动了训练时间的(谁撬动了训练时间的)

谁撬动了训练时间的

训练时间隐性“流失”

“轰隆隆……”去年皖东某山地,坦克五连正在组织实车驾驶训练。

按照计划,7名驾驶员轮流出3名在训练场地的两个路口警戒,其他人员在待机区等待。每次一名新训驾驶员上车训练,轮流进行。

负责警戒任务的列兵小王闷闷不乐,对同行的伙伴抱怨:“7个人轮流上车训练,还要负责警戒,一天下来也摸不到几次‘车皮’!”

果不其然,上午训练结束时,除了3名驾驶员上车训练3次外,其余4人均只训练了两次。

早饭刚过不久,装步炮连值班排长便吹哨集合,准备上午的训练。不怪值班员着急,训练场不是家门口,还有不小一段距离。等到连队风风火火带到训练场,连长蒋家川一看表,已经8点15分,他赶紧组织大家展开训练。

临近中午,负责检查训练落实情况的作训科张参谋看到另一个连队正在组织人员带回。“现在才11点35分,距离操课结束还有25分钟,怎么提前准备带回了?”“训练场离营区远,现在组织带回,连队才能按点正常开饭。”听到这番解释,张参谋很无语。

“把脉”训练时间都去哪儿了

“这是一份关于无形消耗训练时间的问卷调查,请大家打开天窗说亮话,说说本单位和个人具体情况……”近日,该旅党委召开的议军议训形势分析会上,该旅邀请基层官兵,围绕训练时间难落实展开专题讨论。一时间,与会人员众说纷纭,道出了训练时间的“跑冒滴漏”。

“我是一名坦克驾驶员,连队每次实车驾驶训练,都会出现一人练、数人看的现象,一上午轮不上几次,其余时间都是坐在一边等,碰不到‘车皮’只能吹‘牛皮’。”

“训练资源‘狼多肉少’,是影响训练时间落实的一个主要原因。”装步一营营长姜云说,“受车辆、场地、教练员等因素影响,通常一个连队只能保障一台车,大家轮流训,如果遇到场地冲突,还要与兄弟连队协调。”

“体能训练也一样,除‘零器材保障’的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训练外,其他课目场地器材保障吃紧,我们营现在采取‘分头训练法’和‘交叉训练法’,合理分配训练场地,穿插训练课目,让大家把‘等器械’时间变成穿插训练。”装步二营营长张桂利献计献策。

“我是一名新训驾驶员,我知道自己技术的确不好,可现在每次训练我不是‘路口警戒’,就是‘坐冷板凳’,我知道连长是怕我出事,他还跟我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建议我转行。然而我真的喜欢驾驶,想把技术练硬。”

“有的基层干部过分看重训练安全,危不施训、险不练兵和消极保安全等思想还没有根除,直接导致部分人员的训练时间为零。”李副旅长和盘托出自己的看法。

坦克三营博士营长赵常智发表自己意见:“对于这类战士,我们应该倾注更多的精力,训练时更要一视同仁。只要严格按照训练规定、操作步骤来,就能安全有效地保证他们的训练时间和质量。”随后,大家对训练中装备“闲置”、训练讲评过于繁琐、训练规划统筹不精细等问题逐一析原因、找对策,剖析纠治各类训练时间的“隐形浪费”。

分分秒秒回流训练场

“嘟……嘟……”3月2日早上,一阵哨声响彻旅专业训练场。坦克三营营长赵常智部署完训练工作,时间才刚到8点,新的一天训练拉开序幕。

首辆坦克利用限制杆,正在进行“双直角练习”,另一辆单车进行“土岭和车辙桥训练”。同时,还有两辆坦克在进行“道路驾驶训练”。

不仅如此,指挥所电台内,不时传来教练车车长发现“敌情”的报告,其他各车守听电台依令处置。

顺眼望去,左手边的第二教练地内,另有3辆坦克车停在一旁,没有进行驾驶实装训练的人员,正在进行“车辆故障排除和装卸电瓶练习”……偌大训练场,再也见不到以往闲坐“侃大山”的人员,大家轮岗训练,忙而不乱。

临近中午,时针指向11点50分,仍不见值班员吹哨带回。笔者试探着问了问:“现在不带回,能赶上中午开饭吗?”“操课还没结束呢,不能提前带回,否则要被问责!”赵营长训练正起劲,丝毫没有“打道回府”的意思。11点58分,笔者终于听到值班员的哨音:“训练结束,各连讲评带回!”部队讲评结束,时针刚好指向12点。

下午操课刚开始,笔者就看到勤务队长钱志勇带队来到综合训练场。想起前几日勤务队参训率低的通报,笔者特意询问。“全队除2名出车、1名岗哨外,其余全部参加训练,彻底摘掉了参训率低的‘帽子’。”钱队长坦言:“现在旅里有明文规定,训练时间公勤人员一律参加训练,没有旅领导审批,谁也别想要公差。不瞒你说,刚才还有1位科长在我这吃了‘闭门羹’。”

“平时保障任务重,无法参加训练的人员怎么办?”钱队长接过话茬:“针对工学矛盾突出的特点,我们改变传统‘一锅煮’的形式,按照‘时间可调整、内容不能减’的原则,化整为零,灵活安排,确保一人不漏完成训练指标。”

文字 | 李怀坤、应学良、王浩东

摄影 | 赵聪、王磊

狠刹训练时间的“隐形流失”

张振东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说在贸易上时间是金钱,那么在战争中时间就是胜利。”军事训练是战争的实践基础,训练时间更是人力、财力、物力、科技力以及信息力等训练资源得以发挥功能的载体。其他训练资源再丰富,如果缺少了时间这一宝贵资源,不可能达到军事训练的目的和效果。

足额完成年度训练摩托小时,具体量化到小时,达不到指标,装甲主战兵种的战斗力就会打折扣。然而,不容回避的是,一些单位的训练时间利用得并不充分,基层营连不同程度地存在训练时间被浪费、挤占、挪用等现象。有的连队操课“号不响不动身”,有的官兵训练时被机关随意拉去当“帮工”,有的被挪用迎检,参加文娱比赛,等等。

中心居中,主业主抓。尽管部队工作千头万绪,但练兵备战才是第一主业,必须摆在首要位置,确保训练时间100%落实,绝不能使其成为人人分享的“奶酪”,各种隐形的手伸过来,左边掐一点,右边掰一块,让宝贵的训练时间不断缩水、蒸发、流失,进而导致训练效益打折扣,也影响了战斗力提升。

面对迫在眉睫的使命任务,各级主官首先要在脑子里上紧时钟的发条,对侵占训练时间的行为要坚决刹住、彻底杜绝。要用好“显微镜”,严查督改训练场上出现的迟到早退、“磨洋工”等现象,坚决“遣返”机关潜藏的帮办、公差;用好“多面镜”,科学统筹利用时间,课目穿插安排、人员分批轮训,挤出日常琐事中的零散时间,做大训练时间的“蛋糕”;用好“整容镜”,特别是首长机关,更要自查自纠,看一看有没有侵占基层训练时间,看一看工作安排统筹是否合理,真正让训练时间分秒不漏地流向训练场,确保每个课目都足额训到位,训出过硬的战斗力。

编辑 | 左海亮、靳奎

监制 | 代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