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式单元教学法试验课例——人教社八年级语文

教学过程:

师:我们班男同学有什么优点?

生(女):我们班男同学比较活泼、幽默、喜欢开玩笑。

师:幽默是男生的一大魅力哦!还有吗?男同学说说女同学的优点。你说说。

生(男):学习很好,待人很温和,还有很漂亮!(学生笑)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其实同学之间的交往和相处,如果我们都能够善于发现对方优点的话,那么每一个人都非常可爱的。在同学之间的交往当中最渴望得到友谊,对不对?我们都希望别人了解我们、知道我们,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你们知道“知己”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稍停顿)有一个典故:从前有一个很会相马的人,人们都叫他伯乐,有一次他在太行山上看到有一匹良马拖着盐正在爬上半山腰,但这些盐实在是太沉重了,这匹马爬到半山腰的时候非常吃力,爬不上去了。伯乐非常爱马,他发现这是一匹良马,所以他非常心痛,于是他走上前去抚着这匹马的背哭泣,并且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马背上。这匹马因为受到他的理解,非常感动,所以马觉得他遇到了知己,这个伯乐他所做的事情就是认识良马。“知己”这个词就是这样来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写的一篇关于千里马的文章《马说》。

师:大家知道这个“说”是什么意思吗?大家学过类似的文章吗?学过哪些?

生(齐声):《爱莲说》。

师:还有吗?还有没有?

生(齐声):没有了。

师:这个“说”是什么样的体裁?

(生自由回答)

师: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议论文、杂文,是不是?对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发表见解,表达一种观点。形式活泼,也富有文采。现在请同学来给我们读一读这篇文章,看他预习时有没有熟读。你们说是一起读呢?还是派一个作代表读呢?

生(齐声):一起读!

师:那就依你们的一起读。

学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很小心,我发现你们要表现得更好一些,对不对?不过还是出了一点错,有几个字老师要考考同学们,男同学和女同学谁更优秀,今天就可以见分晓了。它是谁?这些红色的字到底是谁呢?(幻灯片一)

(生齐声回答,教师出示正确答案——

1、美不外见 见通现

2、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通饲

3、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

4、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

师:这些字的读音你会读吗?(幻灯片二)

(生齐声回答,教师正音)

1、一食或尽(sù)(dàn)

2、辱于奴隶人之手(zhǐ

3、死于槽之间(pián)(lì)

师:这些字你能理解吗?(幻灯片三)

(男女生抢答,教师给出正确答案)

1、策之不以其 鞭打

2、有千里之能 即使

3、一食尽粟一石 有的

4、死于槽枥之间 并列

师:你能区别这些字的意思吗?(幻灯片四)

(生齐声回答,教师出示正确答案)

1、之不以其道(名词做动词,用鞭子打)/ 执而临之(名词,马鞭)

2、虽有千里之(才能)/ 安求其千里也(能够,可以)

3、真无马邪(表反问语气)/真不知马也(大概,表揣测的语气)

师:这些同学们都理解得很不错,那么刚才我们实际上就对课文进行了一个梳理,把一些字词把它理顺了,那刚才我们对文章进行了理读。(板书:一、理读 1、读准2、读懂)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给予表扬和肯定)

师:第二步我们要对文章进行解读,解读哪两个方面内容呢?(板书:二、解读1、内容 2、主旨)

(内容方面老师给两个提示:文章里面有怎样的千里马?而又有怎样的饲马者呢?)(板书)

生:有真实才能的千里马,有知人善任的饲马者。

师:饲马者是知人善任的吗?

生:课文中的饲马者是昏庸的。

师:还有同学说吗?你可不可以从你的内心世界中说,你感觉到的饲马者是怎样的?

生:我感觉到千里马是被埋没的。因为课文讲它不被饲马者真正的爱惜和培养。

师:很好!还有吗?还有不同的说法吗?从不同的角度来说,跟别人说的不一样。

生:我觉得这匹千里马是等待赏识它才能的千里马。

师:等待机会的千里马。是吗?

生(齐):是。

师:还有没有?大胆的举手说,争取跟别人说的不一样。当你看到它这种遭遇的时候你觉得它怎么样?带有一种感情色彩的来评价它。什么样的千里马?

生:痛苦和很可怜的千里马。

师:很好!说得很好!还有吗?你们之所以觉得它痛苦和可怜,是什么原因啊?

(生自由回答)

师:有才能没有被利用和发挥。还有吗?

生:感到惋惜。惋惜它有才能可是没有被利用。

师:其实更令人痛心的不仅仅是它有才能可是没有被利用,它甚至连最起码的要求都不能得到满足,是什么呀?

生(齐声回答):吃饱。

师:是啊!“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所以作者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这个“等”字怎么解释?

(生自由回答)

师:对!相同,一样。跟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啊?奇怪,千里马怎么会连普通的马都不如啊?千里马和普通马有什么不一样啊?

(生自由回答)

师:千里马和普通马有什么不一样啊?

(生自由回答)

师:因为千里马和普通马食量不一样,需求不一样。他们有时候要吃一石粮食,但是饲马者不懂得这一点,所以没有能按照它们得需要来喂养它们,培养它们,所以它们连普通的马都比不上,真的是令人痛心。那看来这个饲马者又是怎样的呢?你也带有一点感情色彩的来评价它。从你内心深处来说一说它。

生:可恶!他没有发现千里马的才能,埋没了它。

生:摧残人才的饲马者。

生:饲马者是愚昧的,千里马就在它面前却不懂得去发现它。

生:饲马者是没有十分眼光的饲马者。

师:就在它眼前也没有办法分辨。所以它让千里马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棚里。“骈死于槽枥之间,”有志难伸,有才无处发挥。英雄无用武之地,对不对?

生(齐声回答):对!

师:还有没有可以说的?

生:我觉得这个饲养者是很可怜的,因为它有一匹很好的千里马,但是它不会利用它,就会对他造成极大的损失。

师:这个男同学真的很有思想呢!掌声鼓励一下他(掌声)其实受到损失的不仅是千里马自己,还有饲马者本人,对不对?你看作者在写到饲马者的时候,没有称他为什么?

生(齐声回答):“伯乐!”

师:没有称他为伯乐,他自始自终都只是一个普普通的饲马者。他不配称“伯乐”,因为它没有眼光,所以说受到损失的不仅是千里马自己,还有饲马者本人,对不对?它永远不能被人们承认,永远被人们称赞。好!还有没有呢?还有没有其他说法。

生:你们个个都谴责那个饲马者,饲马者都要像伯乐那样有眼光吗?

师:你的见解呢?

生:不一定要想伯乐那样。也许它只是用它来做一些普通的工作,而不是用它来跑千里,欣赏它的英姿。

师:他可能没有那样的雄心壮志,只要做好手头的事情就够了,没有去用大脑思考,她认为这个也不一定要谴责,但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这很惋惜啊!嗯,很惋惜的,他自己也没有得到发展,而千里马更没有可能得到发展啦。

生:我觉得这个饲马者是不知马心的饲马者。他有饲马但他根本都不了解这匹马的食量是多少,要在饲马的前提下就必须先了解这匹马的食量,所以说他是个不知马心的饲马者。

师:他跟马之间没有情感的交流,对不对?从心灵上交流,他不知道这匹马需要什么,渴望什么,所以他永远不可能把马喂养成千里马,而他自己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伯乐,实在是对双方来说都是很可惜的。我们现在知道做很多事情,想做生意要做到“双赢,可是他们却成了怎么样啊?”

(生自由回答)

师:双输,双败。好了,我们来看一看文章的主旨,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板书)请你们以作者的口吻来说一说。

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师:还有吗?

生:我觉得作者是想要告诉我们要懂得欣赏身边的人,还有要爱惜他们,不要让他们受伤害。

师:要有眼光,要懂得识别、发现别人优点。

生:作者表达了他自己对他怀才不遇的不满。

师:对他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韩愈是很有才的,从小家境贫寒,父母双亡,靠兄嫂过生活。后来他仕途上也不得志,所以他也表达自己的志向,表达了自己空有才能却不被任用的想法。

生:对封建社会黑暗的讽刺。对整个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不满。

师:希望统治者有眼光去发现人才,任用人才,培养人才,理解人才,是不是?还有没有?

生: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伯乐,才使得千里马受到伤害。

师(总结):现在到了明白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对饲马者除了愤懑,其实也还有一种同情,我们对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除了愤懑,也为他们感到惋惜。你们没有发现人才没有任用他们,对统治者来说也是什么?

生(齐声回答):损失。

师:莫大的损失,对整个人类社会也是一个莫大的损失啊!所以现在我们知道韩愈在写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很多时候都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对饲马者的谴责,是不是?一种悲愤。那我们能不能把作者的这种感情读出来呢?现在我就要请同学来读一读啦!哪位同学能把这种心情,这种感情读出来的?谁敢于接受挑战?推荐一下吧。试一试。可以挑一段,也可以整篇读。

生:有点紧张。

(学生笑)

师(幽默的):不用紧张,老师就在你身边。

(生读)

师:读得有点感情,感觉你到后来读得越来越好,到后来越来越能把语气表达出来了。不过还是有几个字读得不太准。(教师正音)

师:他已经做了先驱,谁能紧跟着上?这个男生有勇气。

生:读最后一段。

师:读得不错,可是还有一个字读错了。“食之”念“sì”。要不要老师来给你们读一下啊?

生(齐声回答):要!

师:老师给你们读一下你们再读。(教师范读,学生倾听)

师(笑):行不行啊?

生(齐声而肯定地回答):行!(学生鼓掌)

师:老师其实是很不喜欢读书的,感觉不自信,读得不够好。那你们要读得比我更好,好不好,现在?谁来超过老师?谁来试一试?刚才是男同学,有没有女同学来读。(一女生站起)

女生1:我想读第一段。(读)

师:读得不错!掌声鼓励(掌声),还有没有?

女生2:老师,我读最后一段,行吗?师:行!(读)

师:嗯!不错!掌声鼓励(掌声)

师:最后,老师邀请同学们进行品读(板书:三、品读1、共鸣)首先要和作者产生共鸣。比如说,我读到什么地方的时候和作者感到一样,怎么样?说说看。

生:我看到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的第三句“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这句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之情。我和他一样。

师:当我读到什么地方的时候和作者一样产生怎么样的感情。

生:当我读到“曰:‘天下无马!’”我和作者一样对那种目光短浅,埋没人才的人谴责和愤怒。

师:好!很好!再接着说。

生:我读到第二自然段的第三句的时候“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我和作者一样对人才被埋没感到惋惜。

生:在第三段“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这句表达了作者对那些饲马者没有眼光没有发掘那些千里马,批评他们,讽刺他们。

师:批评、讽刺。好马就在眼前还感叹无马,简直是荒唐!好,除了共鸣,我们也应该争鸣。(板书:2、争鸣)我们在共鸣的时候是和作者表达相同的意思,我们在争鸣的时候可以和作者表达不同的意思。不同的想法和看法,难道作者一定是对的吗?千里马一定是被饲马者埋没的吗?他自己难道没有责任吗?有没有责任?有什么责任?

生:你虽有有千里吗的才能,但是别人不想饲养你是因为平时很少注意你,你应该向伯乐,向那些人展示你的才能,你才能得到他们的赏识。

师:对啊!你要表现啊,你要展示啊!

生:我觉得马的出现都是一种很被动的状态,它应该去表现自己,突出自己的技能,才能够令人赏识。

师:自己也有很大一部分责任。你要善于表现自己,让别人发现你的才能。那么我们在社会上也要注意这一点!想要成为千里马除了环境,还有自身的因素,客、主因素共同作用我们才能脱颖而出。

师:现在我们来用老师教的方法来学习另外一篇文章,大家手头的《罴说 》。先理读,读准、读懂;再解读,注意内容和主旨;最后品读,共鸣和争鸣。

(学生自读《罴说 》)

师:不认识的字做记号,不懂的词语做记号。可以自由讨论有些字词的意思,互相解答一下,如果解答不了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提问质疑,教师解答)

生:“因为虎而骇之”“为”怎样读,怎样理解?

师:模仿的意思。“骇”吓走得意思。使它害怕。

生:第二段“至则人也”的意思。

师:这个想请同学们帮他解决一下,看有没有人可以给她解释的。

生:至于那个人。

师:还有没有不同看法?

生:到了之后才发现是一个人。

师:同学们说哪一个对?

(学生齐声回答:第二个同学对)

师:到了之后才发现是一个人。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第一段的“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是什么意思?

师:“绝”是“极”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这个罴是很有力量的,对人危害很大。

生:第二段的“罴闻而求其类”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能解释吗?谁能解释?

生:罴听到他的声音之后来寻找他的同类。

生:第二段的“趋而至”“而” 是什么意思?

师:有没有同学能解释吗?谁能解释?“趋”是什么意思?

生(齐声回答):“快走。”

师:对,快走。那么,“至” 是什么意思呢?

生(齐声回答):“到。”

师:快走,到,那么这个“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生(齐声回答):连词。

师:对。连词,表修饰作用。相当于“得”。还有吗?

生:第二段的“寂寂持弓矢罂火”

师:“持”拿着,“矢” 弓箭。“罂火”书上有解释,用瓶子把火罩起来。用东西罩起来风就吹不灭了,做照明的用途。还有吗?

生:“罴之状,被发人立” 是什么意思?

师:谁解释?

生:是披着头发的像人那样站着。

师:很好!聪明!还有吗?还有没有问题?字音还有没有问题?

(生自由回答)

师:好的!字音都没问题,意思也懂了。那我们做第二步解读内容,那你们也仿照来说是什么样的罴?什么样的猎人?可以互相说。请这边的女同学说说。

生:凶残的罴,自以为是的猎人。

师:好。还有没有其他同学说?有不同见解呢?

生:虚有其表的猎人,还有壮大、凶猛的罴。

师:好。,不错!还有没有?

生:狐假虎威的猎人,还有代表正义的罴。

(学生笑)

师:为什么是代表正义的罴?

生:因为猎人狐假虎威,是很假的,罴揭穿了他。

师:不错不错!有独到的见解。猎人是狐假虎威的,罴是不是代表正义的我就不知道了。

生:罴是愚蠢的。因为它听到和自己声音一样的就认为是自己的同类。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因为他扮罴的声音,把罴引来才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从而使自己被罴吃了。

师:主旨呢?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如果不善于充实自己力量的人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师:要善于充实自身力量。这个意思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啊?

生(齐声回答):最后。

师:对!文章先讲了一个故事,最后一句话把道理讲出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裁呢?

生(齐声回答):寓言。

师:好!最后我们来品读一下,跟作者共鸣。同猎人,在你读到哪里你和猎人一样怎么样?如果你是猎人你遇到那种状况你会怎么样?比如猎人吹出鹿的鸣叫,等鹿到了,发射火箭射鹿,猎人心情怎么样啊?

生(齐声回答):高兴,兴奋。

师:豹子听见鹿的声音,跑来了,猎人心情怎么样啊?有些紧张但也有一点得意,他一想又可以模仿老虎的声音。老虎来了,他更加害怕,但也有一点得意,就又吹出罴的声音,老虎也逃跑了。等到罴来的时候,他就完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罴害怕。所以他就感到惊慌,绝望。到了这里作者给我们总结了一个道理:人不能仅仅依靠外力,要善于充实自己的力量。那么你们能不能跟作者提出一个不同意见。争鸣。人是不是不能仅仅依靠外力?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是不是绝对不能仅仅依靠外力,而只能靠自己?

生(齐声回答):不是。

师:为什么?说说意见。

生:因为我们可以依靠外力而充实自己的内在能力。

师:依靠外力也可以充实自己的。善于依靠外力而充实自己,依而且善于借助外力的人恰恰是充满智慧的人。在我们现代社会当中,如果我们仅仅靠自己而不依靠外力,没有从各方面去获取力量和帮助的话,其实也是很笨的,在社会上也很难成功的。好的,说得很好。还有没有同学来说?

生:一个成功而且有识之才,不但自己具有真才实料,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身边各种力量,例如:老师、同学,可以使自己在各种帮助下成长起来,逐渐走向成功的彼岸。

师:说得太美了,语言表达非常生动、精炼。

生:一个聪明的人应该而且善于充实本身的力量,善于利用外力。例如:像孔明那样依靠东风来打仗。

师:说得太好了。巧借东风,真正的聪明人不仅自己本身要有实力,还要善于借助外力。最后老师留给同学们一个作业,写一篇文章。这两个主题任选其一,写一篇小论文。(幻灯片五:大话“人才”

1、人才与环境

2、实力与外力)

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

生(起立):谢谢老师!

附:课文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罴说

柳宗元

鹿畏豹,豹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火,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豹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豹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挽裂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马说优质课一等奖教案(马说课堂教学实录)(1)

马说优质课一等奖教案(马说课堂教学实录)(2)

马说优质课一等奖教案(马说课堂教学实录)(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