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糖尿病##脂肪肝#

在去年的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上,哈佛大学带来一项甜饮料增加糖尿病风险的大型研究,给不少「蚂蚁人」带来当头棒喝。今年ADA年会上,由加州大学分校研究人员汇报的新研究,再次警告糖类对于人体的伤害,只要短短2周,就会引起脂肪肝以及胰岛异常。

大部分的高果糖玉米糖浆是由基因改造的玉米,透过酵素的催化作用,将玉米淀粉中的部分葡萄糖变为果糖,形成具有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糖浆。因为利用催化作用的生产成本很低,而取得的玉米果糖的甜度又比蔗糖更高,所以常被加工食品工业用来取代蔗糖,加入饮料、冰淇淋和甜品,作为人工甜味剂。

12天饮料测试就让肝脂肪累积、胰岛出现异常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项双盲试验,他们找来了18 – 40 岁的健康男女性,总共分成3组,各组间的性别、体重指数都分配平均。接下来,他们展开连续12 天的饮料实验。 这3 组人每天要喝3 份添加了富含果糖的玉米糖浆、蔗糖或阿斯巴甜甜味剂饮料,其中,玉米糖浆或蔗糖饮料将占志愿者每日热量需求的25%。整个试验期间,研究团队为志愿者提供了标准饮食。 实验的前后,受试者会进行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像检查,以及胰岛耐量试验。结果显示,喝玉米糖浆或蔗糖甜饮料的人群,肝脏脂肪都增加了,无论是3小时胰岛敏感指数,还是2小时葡萄糖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敏感性都显著下降。也就是说,胰岛素调节血糖的功能可能出现障碍。 玉米糖浆让糖尿病风险翻3倍 无独有偶,《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刊登Wake Forest Baptist 医学中心中Kylie Kavanagh博士的研究团队,喂食猴子玉米糖浆后,对猴子进行生理评估调查的报告。 它们对实验组的猴子喂食玉米糖浆加低脂食物7年,喂对照组的猴子一般的低脂食物,然后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指出,实验组的猴子体重超重50%以上,患糖尿病的风险是对照组的3倍,而且还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玉米糖浆是可乐等含糖饮料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蔗糖也是饮料、蛋糕、饼干等食物中的甜味来源。在这项为期2周的试验中,包含这些糖浆的甜饮料已经显著影响代谢指标。 此外,尽管这项试验中,代糖饮料似乎没有带来明显影响,但长期喝代糖饮料的健康影响也仍有不少争议。总而言之,为了健康,甜饮料还是要少喝。

喝玉米渣血糖7.8(连喝2星期饮料胰岛功能就损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