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属于周期性行业。同时,行业属于资本,技术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行业处于成熟期,增长速度较低。机械行业内部子行业众多,产品覆盖范围广泛,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除少数先进生产制造技术行业外,大部分行业不具备垄断性。

那么,我国机械设备行业总体发展状况如何呢?本期小信就给您介绍下机械设备行业最新情况。

机械行业发展现状(行业热点专题分析机械设备行业)(1)

01

机械设备行业概况

机械设备行业包括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其中,专用设备包括工程机械、冶金矿采化工设备、环保设备、光伏设备、锂电设备、3C设备、半导体设备、印刷包装机械、纺织服装设备、农用机械等;通用设备包括机床工具、注塑机、机器人、机械基础件、磨具磨料等,运输设备包括轨交设备、海工船舶设备等。

我国机械工业规模已居全球第一,但存在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服务型制造发展滞后等问题。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机械设备行业位居产业链中游,产品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在制造业各环节中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机械设备行业上游为钢铁、有色等原材料行业,下游为房地产、基建、汽车、3C、新能源、环保、纺织、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行业。

02

机械设备行业特点

从生产特点入手,我们可以看出机械制造业具有以离散为主、流程为辅、装配为重点的主要特点。以设备制造为例,生产方式一般为单独的零部件组成最终产成品,这属于典型的离散型工业。汽车制造业虽然其中诸如压铸、表面处理等过程属于流程型范畴,不过绝大部分的工序还是以离散为特点的。基于以上行业特性,机械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生产计划的制定与生产任务的管理任务繁重

典型的离散型机械制造业企业由于主要从事单件、小批量生产,产品的工艺过程经常变更,由于主要是按订单组织生产,很难预测订单在什么时候到来,因此,对采购和生产车间的计划就需要很好的生产计划系统。

2、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

机械制造业企业由于主要是离散加工,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人的技术水平,自动化主要在单元级,例如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

3、工艺流程简单明了,工艺路线灵活,制造资源协调困难

机械行业产品结构清晰明确。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结构可以用数的概念进行描述,最终产品一定是由固定个数的零件或部件组成,这些关系非常明确和固定。面向订单的机械制造业的特点是多品种和小批量。因此,机械制造业生产设备的布置一般不是按产品而是按照工艺进行的,每个产品的工艺过程都可能不一样,而且,可以进行同一种加工工艺的机床有多台。因此,需要对所加工的物料进行调度,并且中间品需要进行搬运。

03

行业政策汇总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为机械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截至目前,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高端智能再行动计划(2018-2020年)》、《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重要规划,并以此形成了制造强国战略政策体系。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列为年度七项重点工作任务之首。

图表6: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发展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名称

政策内容

2015年

《中国制造2025》

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2016年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2016-2020)》

“十三五”时期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任务。

2016年

《“十三五”规划纲要》

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焦点集中在十大类高端装备方面。

2016年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做了全面部署。

2017年

《关于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完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普及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健全开放协作的市场化运作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2017年

《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

突破制约我国高端智能再制造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发布50项高端智能再制造管理、技术、装备及评价等标准。

2017年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包括: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新材料、制造业智能化、重大技术装备。

2017年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力争到2020年,一系列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取得重要突破,在若干重点领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2019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列为年度七项重点工作任务之首。高端制造装备作为制造业突出短板,迎来多项扶持政策,包括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等。

2020年

《2020政府工作报告》

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等。

2021年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

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推进智能制造,关键要立足制造本质,进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和产业集群等再提,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的智能制造系统。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2021年7月4日,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加大基础零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高端仪器设备、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装备攻关和示范应用。支持企业自身做强做优做大。2021年,多项重要发展规划和长远目标的提出都将进一步加快建设我国成为制造强国。几项规划均提出要将着眼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重点骨干企业实现高质量、智能转型。

04

前景与挑战

机械设备行业发展空间巨大,但也同样面临了诸多问题?具体有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应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欢迎添加小信微信获取本期《行业热点专题分析报告——机械设备行业》全文。

私信小信微信获取全文

经济市场风云变幻,金融市场潮涨潮落,政策风向导航未来形势,而作为这些变化的直接承接体的产业,其自身的运行、技术变革、结构调整等因素又会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经济、金融,促进某些政策的出台。上述中所涉及到的宏观环节,中观环境等时刻都在迸发着热点事件。任何一个热点事件在一定的范围内都会对产业的运行以及下一步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产生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银行作为贯穿经济宏观、中观、微观的血脉,任何一个热点事件的产生都有可能对银行的业务产生机会或者是风险。针对此,银联信特别推出了《行业热点专题分析报告》

《行业热点专题分析报告》专注于为银行对“热点、难点、重点”话题进行深入分析,把控热点事件的发生会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何种影响及最新影响趋势。《行业热点专题分析报告》将对此进行全方面、多层次的归纳、总结、分析,帮助银行清晰地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趋势影响,以便做出最佳的管理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