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岳菲菲 编辑丨马宁

作为履行央企出资人职责的国资委,官网上的央企名录最近进入了更新季。7月17日,国资委官网发布中石化、中海油、神华集团等7家央企相关负责人人事调整公告。此前,国资委刚刚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情况通报会介绍新增央企改革试点情况。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无论是人事还是公司架构的调整,种种迹象都表明,央企的改革进入快车道。以2016年为限,央企数量预计减少到百家以内。

信号:

“瘦身健体”进程在加快

规模超过百万亿元的国有资产,改不改、怎么改都会引发人们关注。

7月17日,国资委公众号“国资小新”发布人事任命消息,涉及宝钢集团、中国国电、中国华电、神华集团、中铝公司、中国石化和中海油7家公司,并且大多涉及党内职务,任命新的党组或党委副书记。

这只是近来央企的人事调整的一小部分。

5月以来,包括南方电网、新兴际华、中国五矿、中国一重及中储粮等多家央企密集换帅。最近几天,央企高层职务变动又涉及到港中旅、招商局、国投、中建等多家央企。

重组动作可谓紧锣密鼓。

事实上,央企阵容缩编大趋势下,偶尔也会有新兵加入。7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国航空发动机正式编入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央企序列。这也说明,单纯的央企数目减少并不是目的。

此外,在“健体”方面,国资委公布了第二批央企改革试点单位和内容。除了中粮集团、国投公司试点工作继续深化外,诚通集团、中国国新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国资委选择神华集团、宝钢、武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等7家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在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方面,国资委将进一步深化中国节能、中国建材、国药集团、新兴际华集团4家试点;在央企信息公开工作方面,国资委选择中粮集团、中国建筑2家企业开展试点。

7月18日,中粮集团与中纺集团宣布启动战略重组,中纺整体并入中粮成为中粮全资子公司。依据精简高效原则,中粮将总部职能部门从13个压缩到7个,人员从610人调整至240人之内,做实资产层和生产层。同时,将用人权、资产配置权、生产和研发创新权、考核评价权及薪酬分配权等五大类关键权力下放给专业化公司(平台),总部主要通过派驻专职董事、监事行使股东权利,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决策和业务运营。

方向:

“瘦”不是目的,“肌肉”才是

那么,到底该如何看懂这场影响国民经济的改革呢?央企路向何方?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发现,“十三五”规划中,涉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包括:

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

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国企改革列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2016年第一任务,就是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简称“三个一批”)。

两部分内容相加,央企改革的方向基本可见,即通过创新、重组和清理的手段,要把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作为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指导意见》的重要配套文件的制定出台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已相继制定出台了14个专项意见或方案,还有8个正在履行相关程序。

在此基础上,下一步将加快落实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试点。“成熟一户,推进

一户,按市场化思路来推进兼并重组,从而解决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同质化发展等问题。”国资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了下一步的做法,将继续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加大集团层面的兼并重组,推动强强联合;推动专业化重组,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进一步强化同质化业务整合和细分行业整合。

重组的是不是能够达到瘦身健体的目的呢?以港中旅为例,战略重组后,港中旅和国旅的例子,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旅游央企。知名旅游专家刘思敏分析称,减少央企数量,整合资源,强化龙头,合并同类项的做法,是近年来国资委定的方向,目的是为了使行业更好发展,且更有利于监管。但这种战略重组是行政层面的合并行为,并非市场竞争的结果,行政上的“拉郎配”,能否让两家企业文化差异较大的公司发挥合并后的正效应,仍有待观察。

国家有多少部级国企(打算动一下几百万亿的盘子)(1)

资料丨国资委网站、新华社、“国资小新”公众号、澎湃新闻、中国证券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