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咏竹》
这是朱元璋所作的一首诗,从这首诗便可以看出他的坚韧不屈,从小穷困缭绕、饱受压迫,但却成就了一番伟业是有原因的。
当然,从这首诗中也可以看出他的狠辣与铁血。元末明初,福建泉州一带有一个家族,朱元璋对他们非常痛恨。
称帝之后,洪武皇帝便对这个家族下了手,一纸诏令:“此家族男的代代为奴,女的世世为娼,不得登仕籍”。
那么,这个家族是谁呢?他们又做了什么事情,朱元璋为何对他们这么残忍?
放牛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出生在元朝末年,因为家中贫穷,再加上天灾不断,所以他的父母很早便去世了,朱元璋也成为了一个孤儿。
为了生活,他曾当过一段时间的乞丐,也在皇觉寺当过和尚。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和尚期间,朱元璋曾以“云游化缘”的名义,游历过淮西之地,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
游历三年后,他突然接到了好友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去参加濠州城郭子兴的义军。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便去了濠州,开始了自己传奇的军旅生涯。
在反元起义的战斗中,因为朱元璋表现出色,所以他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认可,认其为义子,还将自己的义女(马皇后)嫁给了他。
只是,随着地位的提高,朱元璋也看透了濠州城内部的尔虞我诈,这些军阀只为名、为利,根本没有太大的前途可言。
随后,他便带着自己的兄弟离开了濠州城,打造属于自己的权力班子。短短几年之后,朱元璋的军队便达到了上万人,至郭子兴去世时,他已经拥有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凭借着这股强大的实力,朱元璋在南方战场节节胜利,成功占据了南京城,并以此为根据地向四方扩充地盘。
同时,在刘伯温的建议下,他先后与陈友谅、张士诚展开了决战。最终,通过两场决定性的战役,他击败了这两位军阀,统一了中原的大片土地。
公元1368年,朱元璋以南京为都城,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大明王朝,一个贫苦出身的放牛娃,完成了到洪武大帝的转变。
建国之后,或许因为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吧,他对自己的背景没有底气,总是害怕身边的武将会篡夺他老朱家的天下。
于是,他便开始大杀功臣,即使有免死金牌也不管用。通过“胡惟庸案”、“蓝玉案”两个大案,朱元璋除掉了大部分的功勋,至今这两件事情都被人津津乐道。
其实,除了以上两件大案之外,朱元璋针对一个家族还制造了一场惨案。据记载,当时这个家族被判刑:“男的世代为奴,女的世代为娼”。
这个家族就是福建有名的富豪之家——蒲氏家族,只是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才会遭到洪武大帝的“特殊照顾”呢?这件事情还要从南宋说起。
蒲氏家族的故事南宋时期,有一个名为蒲寿庚的色目人,从中东来到中原经商。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便在福建泉州一带定居了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蒲家的生意越来越大,成为了泉州有名的富商,称霸一方。南宋末年,蒙古骑兵南下,蒲氏家族根本就没有家国情怀,直接选择了投降元军。
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蒲氏投靠元军,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他后来的做法却让人发指。
投靠元军之后,蒲氏仗着自己在福建一带的势力和影响力,开始与元军合作,不断大家反对元朝的义军、家族等,做下了很多害国害民的事情。
可以说,在元朝歼灭南宋残余部队的时候,蒲氏家族出了很大的力量,甚至还造成了多个残剧,只是慑于蒲氏的权势,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元朝统治时期,蒲氏仗着早年的功勋,又快速发展了近一百年,家族影响力也一度达到巅峰。可惜的是,元朝覆灭之后,大明王朝应运而生。
没有靠山,朱元璋对待“汉奸”又不手软,蒲氏家族的厄运到来了。当时,朱元璋不仅杀了蒲氏很多人,而且还下令:“以后蒲氏家族男的代代为奴,女的代代为娼”,惩罚不可谓不重。
朱元璋为何要那么做呢
回首往昔,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上,这种“汉奸”有很多,他们的下场也不都是如此。为何,朱元璋要这么针对蒲氏家族呢?只能说蒲氏撞到了刀口上。
其一,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他从小对商人的奸诈耳濡目染,可以说是恨透了这一群体。因此,在建国之后,直接将天下的职业分为“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
蒲氏家族是福建泉州有名的商人,而且他们在当地的口碑也不是太好,种种原因的交织之下,朱元璋不杀他们杀谁呢?
另外,大明王朝建立之初,虽然元朝的统治大部分被消灭,但依然有一些残余分子,这群人伺机而动,随时准备复兴大元朝。
蒲氏家族作为当年大元朝的鼎力支持者,自然会被朱元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而且这个家族在多次的反明活动中都有出现。
新仇旧恨之下,朱元璋便对蒲氏挥动了屠刀。另外,诛杀这个家族既可以震慑宵小,又可以收拢福建一带的民心,一举两得也是朱元璋想要的结果。
总的来说,朱元璋惩罚蒲氏家族,有这个家族自身“作恶”的原因,也有一些政治方面的客观需要,也应了一句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大明朝稳定之后,因为商人的地位低下,再加上蒲氏又曾做过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这个家族的背景很不好。
明朝时期,科举取士达到了巅峰,贫苦人家鲤鱼跃龙门的机会也多了。奈何,蒲氏因为早年的种种行为,无法参加这种考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便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古语有人:“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如果当年蒲氏没有投靠元朝,或者说没有“反戈一击”,或许这个家族也不会有这样的下场。
文天祥曾经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历史的场合中,任何东西都是身外之物,“一片丹心”才会让人流芳百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