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读书日,今天你开始阅读了吗?

不二大叔说过:“通过阅读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可以走自己不曾走过的路,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不读书,你的语言会变得乏味,你的思想会变得平庸,我们的人生需要阅读。这是一种整理和更新自我的方式。”

现在读书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把读书当做终身爱好,孜孜不倦地去打磨它。不断建立属于自己的阅读系统,拓宽知识的宽度和广度

读书日遇到生活的无限可能(每天都是读书日)(1)

记得在小学四年级前,我几乎没有什么阅读量。后来有一天,学校转来了一个新的班主任,他任教我们的语文老师。这位老师自己开了一家书店,并以身作则鼓励自己的学生要多看书。

我们平时都叫他陈老师,他在班级成立了读书角,倡导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好书,这样大家就可以共享图书资源了。同时,陈老师也会经常带店里的书来班级,就在这样的读书氛围下,我慢慢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有一次我去陈老师店里买书,这本书是他在课上推荐的《昆虫记》,一向积极主动的我兴致勃勃买回来看。碰巧买书的时候被陈老师撞见了,他在课堂上点名表扬了我,陈老师的鼓励也促使了我阅读的兴趣和动力。

当时没有太多电子产品的干扰,比较容易进入读书的状态。于是,我在那个环境下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还记得我的第一本启蒙哲学书叫做《苏菲的世界》。书中有三个问题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我带着这几个问题相继读了诸多经典文学名著。

读书日遇到生活的无限可能(每天都是读书日)(2)

我被《钢铁是怎么炼成的》里保尔.柯察金身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打动,我为《红与黑》里的故事感到叹息和悲伤。由于当时我年龄较小,人生阅历还不是很丰富,对书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是那么深刻,不过大体上带给我的都是正面的能量磁场

渐渐地,我发觉读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不仅能够与作者进行灵魂上的对话,还能进入作者所设计的精神世界里,跟随主人公一起经历多姿多彩的人生。

即使上了初中,我依旧喜欢阅读。我的初中班主任仍然是语文老师,在她的影响和激励下,我坚持自己的初心,保持一定的阅读量,用读书丰富自己的阅历和学识。

也许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让我形成一股内驱力促使自己阅读。平时上课午休的时候,我偶尔会去图书馆看看书。而周末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去当地图书馆,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来,去认真挑选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籍,然后一页一页地翻阅,那种“心流”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你会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忘却心中的烦恼和杂事。

读书日遇到生活的无限可能(每天都是读书日)(3)

来源:Pexels

图书馆对我来说,是自我“充电”的最佳场所。这里格外安静,你可以在这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看完了这本书,还可以换下一本,读书累的时候做做手写笔记,起身去书架周围转转,过一会儿又精力充沛了。有好几次我去图书馆都待到了日落时分,一缕光辉倾泻在书桌上,仿佛是从书中折射出来的光芒。

至今,我去图书馆的借书卡还保留着。这张卡记录着我的青春岁月,也记录了我阅读的点点滴滴。

后来到了高中时代,我的学业变得繁忙起来,看课外书成为了一种奢侈。即使如此,我还是会挤出一些时间来看书,这时候阅读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享受,也是慰藉心灵的方式

读书日遇到生活的无限可能(每天都是读书日)(4)

那些所谓的没时间,大多是给自己找的借口。上大学后,课业不那么紧张了,但是自己却懈怠了阅读。去图书馆的次数微乎其微,大多时候都泡在实验室里学习编程。看的书籍也基本是跟本专业相关的,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看书也变得功利起来了。

其实功利性地去读书,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这说明我们更加明确自己想要的东西,更加了解自己读书的目的。因此,无论是专业书籍也好,还是方法策略型书籍也罢。只要你阅读了,对自身成长有帮助,都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作家帕斯卡.基尼亚尔说过:“在读书中有一种期待,它并不寻求什么结果。”倘若能放下功利心去读书那是最好的,如果还没找到读书的激情和动力,那就继续探索,总能找到的。

我也是在今年重新找回读书的动力。前几年督促自己要多阅读,每年立下要读多少本书的flag。但是鸡血打得再足,还是会有提不起兴趣的时候。一方面是我们的内心变得浮躁了,另一方面是我们还没赋予读书真正的意义。

直到上个月,我重建读书社群。开始坚持每天做晨间分享,有时候分享读书的金句,有时候分享个人书单或读书笔记。我发现这种输出分享可以促进我的阅读输入,从而推动我去阅读更多的书籍。而且在这样不断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中,还可以帮助我形成有效的正向闭环,然后利用这种闭环赋予自己和他人能量。

读书日遇到生活的无限可能(每天都是读书日)(5)

这种不断记录的方式也让我建立一种仪式感,每当回顾自己每月、每年读过的书籍时,我感到很充实和富足。在各自媒体平台所输出的一篇篇阅读笔记,也折射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

就这样,我逐渐找到了读书的动力。时常复盘自己阅读过的书籍,并以文字的形式分享出去。当我所写的文字能引起共鸣或带给读者收获的时候,我感到无比开心和满足。

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心得,不仅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实践,或许还能帮助到别人,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除此之外,我真切感受到读书影响了我的心态和气质。一方面读书帮助我不断完善思维认知系统,打开我的格局和眼界;另一方面阅读是我写作的灵感来源之一,它启发我的思考,驱动我的创作。

也正因为我的潜意识告诉自己:读书对我真正有帮助,无形之中就产生一股神秘的力量,促使我不断从书中汲取营养,久而久之就会爱上阅读,把读书当作终生爱好来培养。

读书日遇到生活的无限可能(每天都是读书日)(6)

那么当有了读书的动力时,就会开始思考要读什么书?如何有效读书?读书受时空限制吗?

关于书籍的选择,一切取决于自己。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书,有些书投入的时间成本比较低,能够快速规避错误,获取增长点。而有些书需要我们反复阅读,在生活中实践加以验证,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随着读的书越来越丰富,渐渐能形成自己的一套阅读系统,对阅读过的或想要读的一些书进行分门别类,也会更加了解自己的读书喜好和方向。

比如当某个阶段特别想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时,我就会集中精力去阅读跟这方面有关的书籍。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那么反之会发现,同样面对一件事情,50个作者可能会得出50个观点看法。书毕竟是别人写的,我们不能盲目跟从,还是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和思维体系。

读书日遇到生活的无限可能(每天都是读书日)(7)

至于读书的媒介有很多,纵使在"刷屏时代"也不应该影响我们对读书的态度。无论是随手可读的纸质书也好,还是安装在各终端的电子读书软件,都能帮助我们打开读书的新世界。

再者,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科技的快速发展,读书的体验也会变得越来越有意思。

因此,我们不必被读书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只要有一颗想阅读的心,听书何尝不是一种选择呢?

既然这样,那不如从今天开始,挤出碎片化时间来阅读吧。可以是自己通勤等公交地铁的时候,可以是在候机楼等待检票入舱的时候,也可以是在自己排队等候缓解焦虑的时候,也可以是在睡前决定放下手机的时候.......阅读五分钟也好,半小时也罢,都是成长进步的开始。

感谢你阅读到这里。祝你踏上美妙的阅读之旅!

如果你有想推荐的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非常感谢你的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