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我们从小学时代就已经背诵了,也知道了它是一首抒写久离家乡,当重新回来之后感叹人事沧桑的感怀诗。

哪个年龄段的小孩能称之为儿童(儿童相见不相识)(1)

我翻了许多唐诗宋词的选集,也搜索了网上的一些解释,大多都把“儿童相见不相识”中的“儿童”解释成现代汉语中的“儿童”了。这也不奇怪,在古代诗词中,“儿童”一词出现的频率也是很多的,除了贺知章的这首《回乡偶书》之外,至少还有:

唐代诗人白居易《观游鱼》: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宋代诗人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代诗人叶绍翁《夜书所见》: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清代诗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等等......

哪个年龄段的小孩能称之为儿童(儿童相见不相识)(2)

这些古诗中的“儿童”都是指现代的儿童了,也就是小孩子。“儿童”一词在先秦典籍《列子·仲尼》中就提到:“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这个“儿童谣”就是现代的“童谣”。由此可见,古代的“儿童”和现代的“儿童”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小儿”、“童儿”、“童子”、“小孩子”等。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的“儿童”当作小孩子来解释,也没有什么毛病,或者本来就是这个意思。

但我总是觉得很奇怪,一群小孩子在村头玩耍,见到一个毛发皆白,老太龙钟的老人走进村子来,小孩子们围过来嬉笑着询问他:老爷爷您从哪里来呀?这不是很正常的吗?太正常了,因为一个陌生人来到了他们中间,难免不引起他们的注意,问询一声再正常不过,但把这一场景写入诗中,就觉得不太正常了,因为它反映不出世事的巨变和人事的沧桑。

哪个年龄段的小孩能称之为儿童(儿童相见不相识)(3)

如果换作另外一个场景:一群上了年纪了老人坐在村头的树下乘凉(或者围在墙下晒太阳)、聊天,大家聊得正在兴头上,看到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老人,拄着拐杖慢慢地走进来了,这个老人就是贺知章,贺知章来到他们的面前,正想问一下他们,那些老人们却微笑着反来问他:客人你是从哪里来啊?贺知章是认识他们的,他们都是自己开着裤裆时候的玩伴,一起玩泥巴,一起捉迷藏,他们叫阿猫阿狗,叫阿三阿四,而今大家都坐在一起晒太阳了,他们都不认识自己了,贺知章的心中自然会升起一种悲凉和慨叹,这才是这首诗所描述的人世沧桑的变化啊!

由此,窃以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儿童相见不相识”里的“儿童”,并不是指小孩子,而是指“儿童时候的玩伴”,把儿童时的玩伴笑着走过来问询自己是从哪里的这一场景写入诗中,那种人世巨变的苍凉之感油然而生,相较于与小孩子们的对话显得更加强烈了。

哪个年龄段的小孩能称之为儿童(儿童相见不相识)(4)

古人写文章用字极度简约,像“妻子”,就是妻子和儿女的意思,“秦时明月汉时关”,就用了互文,意思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秦汉时期的关,另外还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主人下马客在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等,如果没有明白古人的意思,按照现代人的方式来理解,自然会减少很多韵味。“儿童”专指小孩子未尝不可,而另外延伸到“儿童时候的伙伴”,却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你以为“儿童相见不相识”中的“儿童”是哪一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