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第54卦卦辞(周易考古35民为贵)(1)

泰 小往大来,吉,亨。

坤上乾下。坤王则乾胎。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蔡沈《书经集传》:“此禹之训也。皇,大也。君之与民,以势而言,则尊卑之分,如霄壤之不侔;以情而言,则相须以安,犹身体之相资以生也。故势疏则离,情亲则合。以其亲,故谓之近;以其疏,故谓之下。言其可亲而不可疏也。且民者,国之本,本固而后国安;本既不固,则虽强如秦、富如隋,终亦灭亡而已矣。”

泰、否二卦说的正是君民之间的关系:乾为君、坤为众(《说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君谦居民下,以民为上则“泰”;人君骄居民上,以民为下,则“否”。

《淮南子·人间训》:“圣人行之于小,则可以覆大矣;审之于近,则可以怀远矣。”人君行小覆大,谦居民下,以民为上,则万众亲附,故曰“小往大来,吉,亨”。亨,会聚也。

周易第54卦卦辞(周易考古35民为贵)(2)

否之 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乾上坤下。乾王则坤废。

《说文解字》:“否,不也,从口从不。方九切。”否之:否定之。《尚书·周书·无逸》:“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其口诅祝。”《书经集传》:“否,俯久反。”“为人上者而使民心口交怨,其国不危者,未之有也。”乾为君、坤为众(《说卦》),人君骄居民上有失民心则民否之,故曰:“否之。”“之”字当与“否”字连读。否,马王堆汉墓帛书作“妇”,海昏竹书《易》占作“负”,音近通假,“妇”、“负”皆当读作“否”。否,俯久反。旧读pǐ,谬,当读fǒu。

匪人,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非人”。非人:不仁。《礼记·中庸》:“仁者,人也。”《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礼记·哀公问》:“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淮南子·氾论训》:“乱国之君,务广其地而不务仁义,务高其位,而不务道德,是释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乾为君、坤为众,乾王则坤废,君失民众,不仁,故曰“非人”。君失民众,国不安定,故曰“不利君子贞”。贞,定也。君失民众,民心违怨,其令不行,事倍功半,故曰“大往小来”。

否、泰二卦卦名与卦辞均可对读:君骄居民上,民否之,危;君谦居民下,民载之,泰。不仁,不利君子贞;爱人,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小往大来。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否、泰二卦同样反映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周易第54卦卦辞(周易考古35民为贵)(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