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出版界传奇人物莫提默.J.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

告诉我们读书的最高级是主题阅读。读者在分析阅读的基础上,以某个主题为引导而展开阅读的模式。

主题阅读通常包含五个步骤:找到相关章节,和内容达到共识,厘清问题,界定议题,分析讨论。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1)

下面我以《水浒传》李逵的人物形象做一次主题阅读分析。

01

主 题 阅 读 具 体 步 骤

第一步,找到李逵在《水浒传》中的主要章节。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2)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五十二回 李逵打死殷天锡 柴进失陷高唐州

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苑 李逵元宵闹东京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骂饮差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第九十三回 李逵梦闹天池 宋江兵分两路

第九十四回 关胜义降三将 李逵莽陷众人

第九十五回 宋公明忠感后土 乔道清术败宋兵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第二步,仔细阅读这些章节,寻找和我观点合拍的内容和论述。

第三步,厘清问题。大部头著作,尤其经典名著,可分析的主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阅读的基础上梳理清楚。本文我主要分析李逵的人物形象,所以李逵的行为举止、言谈话语都是我研究的视角。

第四步,界定议题。李逵的形象,众说纷纭。

有人对他褒奖有加,认为李逵“天真浪漫、粗鲁、蛮横、朴诚”。叶昼说:“李逵者,梁山泊第一尊活佛也,为善为恶。”李逵是“真人”、“妙人”、“趣人”。

有人对他大肆指责,认为他善恶不分,黑白颠倒,认为他是流氓成性、杀人恶魔。

我将本文的论证主题定为:李逵人物形象的多重性。

第五步,分析讨论。本环节就要进入论证李逵多重性人物形象的实战环节,也是我阅读效果最大化的呈现。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3)

02

分析李逵多重性人物形象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李逵的形象呢?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过的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了呢?

孔子的话告诉我们分析了解一个人的基本方法。李逵的性格有善有恶,而个性的塑造又离不开故事情节。

下面我们不妨运用孔子提供的方法,结合故事情节,对李逵的多重性格做一个全面客观的分析,给李逵一个准确的定位。

李逵这一生,做了很多事,说了很多话,粗鲁蛮横又天真朴诚,多重性格活灵活现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社会背景、家庭背景、生活工作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养成,李逵当然也不例外。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4)

一、李逵多重性格养成的原因

1、社会背景

“当时南宋偏安,中原失陷在异族手里,故当时的人有向往英雄的心理,南宋政治腐败,奸臣暴政使百姓怨恨,北方在异族统治下受到痛苦更深,故南北民间都养成一种痛恨恶政治恶官吏的心理,由这种心理上生出崇拜草莽英雄的心理”。(胡适《水浒传考证》)正是基于这种社会背景,才会有李逵式的草莽英雄的出现。

2、家庭背景

李逵在第三十八回出场,戴宗的介绍让我们初步认识了李逵,李逵出自贫寒农家,未接受过封建文化的熏陶,更谈不上有深刻的思想、远大的抱负,他爱打架,爱喝酒,耍酒疯,会拳脚,在乡里被称作“铁牛”,因打死了人逃乡在外,一直流落在江州,多年不能回家。

按现代的眼光来看,李逵是一个凶悍的街面混混。因为缺少了正面的引导,少了一个符合他心意的领路人,所以他才有只顾个人痛快,不管他人感受的狂暴举动。

3、生活和工作环境

有人说,李逵与宋江的生死不渝的交情来源于宋江的江湖名声和十两银子。这种说法很片面,李逵之所以到死都随着宋江,是因为宋江改变了他,约束了他,是一个符合他心意的领路人。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5)

李逵虽说是一个粗人,但他同样需要一个价值的标尺,一个能确认他存在意义的精神之父。而宋江做到了这一点,他就是李逵的标尺,李逵的依托。

当宋江出现在李逵面前,李逵是何等狂喜、兴奋,宋江送给他银子,带李逵喝酒,当戴宗奉劝时,宋江笑说:“我看这人到是个忠直汉子”。对李逵的鲁莽,宋江一味微笑着认同,并欣赏他,爱护他,约束他。

世间能有几人这般真心实意地对待粗鲁蛮横、杀人不眨眼的李逵呢,答案是唯宋江一人。

李逵在宋江等众多好汉的管束下,也加倍小心,任意率性的性格有很大收敛,渐渐的变成了一个除暴安良的好汉。虽然其中还是不免有残忍,但他的残忍却有了具体的指向。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6)

二、李逵未上梁山时的性格

他未上梁山时主要做了这样四件事:第一、结识宋江,宋江赠银,李逵赌博。第二、李逵斗浪里白条。第三、劫法场。第四、活剐黄文炳。

1、结识宋江,宋江赠银,李逵赌博 和李逵斗浪里白条

第三十八回这两处情节中处处有李逵的粗暴、蛮横、耍泼、使赖,这是许多读者看后的第一感觉。然而我们通过现象看本质,会引发出这样的思考:原本是那样一个无知无识,无人教养的乡间汉子,他有可能象儒人雅士那样说话吗?

假若他要是文诌诌的说出之乎者也来,我们不得笑掉大牙啊。因为那样做不符合他的身份、性格,在这里作者用了明贬实褒的手法,想要写他的憨直却写他使乖说谎。

明明赌博输了,却对宋江说:“我有一锭大银,解了十两小银使用了,却向这主人家挪借十两银子去赎那大银出来,便还他,自要些使用。怎奈这鸟主人不肯借我,却待要和那厮放对,打得他家粉碎,却被大哥叫了我上来。”

此地无银三百两,真是可笑!第一次见面,李逵便赚了宋江十两银子,拿去再去赌博,之所以在赌输的情况下,一反以前愿赌服输的性格,就地掠了银子,又抢了别人赌的十两银子,就是想在宋江面前长面子。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7)

在这处极力描写他的“不直”,以反衬出他的“直”。全然一个无赖耍性的孩子。

为了让宋江喝上鲜鱼汤,李逵又挺身而出,为宋江讨活鱼,到了江边,只因渔船主人未来,不能开仓取鱼,李逵就搅闹放了渔船上的鱼,打了渔人,由此引出了和浪里白条张顺的打斗。简直是胡搅蛮缠、不可理喻的莽汉。

李逵是一个奇特的角色,他有很多缺点,但正是这些缺点给了读者一个真实的李逵。这些缺点和天真、率直、心直口快的优点联系在一起,让人不觉得他可恨、可厌,反倒觉得他的一言一行却是那么可笑、可爱,具有浓郁的戏剧色彩。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8)

一个心无城府,心直口快,胡搅蛮缠,胡打乱闹的粗野莽撞汉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2、劫法场和活剐黄文炳。

在这两场戏中,李逵的残忍性格特点暴露无遗。假若李逵的蛮横,粗野尚可理解的话,那么残忍屠杀,手段毒辣的行为又该如何解释呢?

我们来看第四十四回,江州劫法场。晁盖等人救了宋江,只见人丛里那个黑大汉,抡两把板斧,一味的砍将来,晁盖等却不认得,只见第一个出力最多,杀人最多。

晁盖便叫道:“前面那好汉,莫不是黑旋风?”那汉哪里肯应,抡着大斧只顾砍人。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推倒掀翻的不计其数。那江州军民百姓哪敢近前。

这个黑大汉一直杀到江边来,血溅满身,自顾在江边杀人。百姓撞到的都被他打翻,砍下江去。晁盖便手持朴刀大喊:“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那汉哪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一通乱砍。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9)

第四十一回李逵活剐黄文炳,先用剪刀从腿上割起,捡好的就炭火上炙来下酒。割一块,炙一块,无片刻时就割了黄文炳,之后李逵方才用刀割开黄文炳胸膛,取出心肝,拿来与众头领做醒酒汤。

在这两场戏中,李逵留给我们的印象最为深刻,特别是――嗜杀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10)

无论是可恶的黄文炳还是无辜的百姓,李逵都是手起刀落毫不手软。李逵杀黄文炳尚可理解,虽然手段极其残忍,那么砍杀老百姓呢?

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抛开这个情节,从社会的角度,全书的角度及作者安排李逵这个人物的角度考虑:李逵这一人物形象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11)

七十一回我们知道,李逵是“天杀星”下凡,他是杀戮的象征,罗真人曾说道:“这人是上界天杀星之数,为是下土众生作业太重,故罚他下来杀戮。”李逵的无法无天,正是揭露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以恶制恶、以暴制暴。

三、李逵上梁山之后的性格变化

不论是晁盖还是宋江,他们是梁山好汉“义”的化身,打的是替天行道的旗号,所以一再申明纪律,李逵的任性妄为,疯狂杀戮,受到了管束,并且以行为和语言引导铁牛走上抒发真性情、替天行道的绿林好汉之路。

李逵是在不断变化的,上梁山之后的铁牛又是一个什么形象呢?

1、李逵探母

第四十三回,宋江下山搬父,勾起了公孙胜思乡的念头,连李逵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也情真意切的思念起老娘来。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12)

文中写到:“众头领席散,却待上山,只见黑旋风李逵就关下放声大哭起来,这个也去取爷,那个也去望娘,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我只有一个老娘在家里,我的哥哥又在别人家里做长工,如何养的我娘快乐?我要去取她来这里快乐几时也好。”至真的语言,至纯的哭声让我们感动。

李逵之所以饶过李鬼,就因为李鬼说家中有九十岁的老娘无人赡养,并送李鬼十两银子做本钱,置业以奉养老娘。后李逵杀死李鬼,因他假充孝道,恩将仇报。这充分表现了他对世间弄虚作假者的痛恨。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13)

李逵为了给娘亲报仇,深入虎穴,不畏猛虎,杀死四虎,如砍瓜切菜一般,诚诚孝心日月可见。后来李逵梦见老母未死,“呆呆的闭着眼,坐在青石上”,李逵向前抱住老母哭着说:“铁牛今日受了招安,真个做了官,铁牛背娘到城中去。”李逵日日思念老母,天真的以为自己当了官,要接母亲到城中享福。李逵的赤子之情,真是令人心酸。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14)

李逵对娘亲孝敬,对哥哥也满怀手足之情,他明知道哥哥要带人来捉自己,却不怀恨,反而留下一锭大银子,一方面打动哥哥,另一方面是让哥哥放心。体现了李逵天真的心机。

2、李逵戒性

第五十一回水泊梁山为引朱仝入伙,李逵杀死了朱仝看护的知府衙内。知府的小衙内生得端庄美貌纯真烂漫,由此朱仝大怒,与李逵结下了冤仇。

朱仝说:“若有黑旋风时,我死也不上山去!”表示出朱仝对疯狂杀戮的反对。李逵的这种残忍性格受到了来自同伙的愤怒,到了该戒性的时候了。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15)

第五十三回戴宗智取公孙胜,李逵斧劈罗真人。本回对李逵以及梁山好汉的暴力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李逵在这一回中吃尽苦头,为了救柴进、戴宗,李逵去蓟州寻找公孙胜。戴宗不让李逵吃荤,就是让李逵修心养性。李逵弄乖使诈,背地里吃酒肉,被戴宗察觉。

李逵每次使诈都会露出马脚,这正是他的可笑可爱之处。次日戴宗故意捉弄李逵,先是让他脚不点地的走了整整一天,又将他稳住,使无法无天的李逵,变得对他服服贴贴。

李逵简单粗暴的行为方式,有时候也会产生意外的效果。在饭店里李逵拍桌子,溅了同桌老人一脸热汤汁,从老者嘴中引出了罗真人的话头。在公孙胜家中,李逵假意要放火,公孙胜被迫现身。

然而多数情况下,这种方式会惹出麻烦,罗真人不允许公孙胜下山,李逵趁夜摸上山,劈了罗真人。第二天李逵才知道,劈掉的是葫芦。罗真人假称看在李逵的面子上,同意放公孙胜下山,李逵以为罗真人害怕他,不料却上当了,被投入狱中,受了一番磨难。

罗真人的目的在于让李逵明白,斧子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他告诫李逵从今以后要戒性,希望难以驾驭的暴力行为不要脱离忠义的引导,以免伤害百姓。

第五十四回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李逵蓟州之行收获不小,不但戒了性而且学了乖。“戒性”首先表现在一路十分小心服侍公孙胜。李逵是至性之人,不服便是不服,服便是十分服。

酒家没有素点心卖,李逵不再象以前那样冲小二发脾气,而是亲自去镇上买枣糕。看到汤隆使锤,李逵没有和汤隆动手厮打,而是以武艺服人,并想到汤隆是铁匠出身,山寨里正用的着。这些都是李逵戒性的表现。“

学乖”表现在下井救柴进之时。宋江见井深八九丈,只是垂泪,却没有想到亲自下去探看一番,还是李逵挺身而出,这是李逵的质朴。李逵怕别人捉弄他,称“去蓟州着了两道,今番休撞到第三遍”,则是他“学乖”处。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16)

李逵的这种表现,是因为他意识到以前的鲁莽行为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心中有负罪感,就像犯错误的孩子害怕受到责罚一样。

3、李逵双献头

第七十三回“双献头”充分表现了李逵的侠肝义胆,知罪责毫不推卸的坦荡胸怀。

牛头山强人王江、董海冒充宋江等人,抢走刘太公的女儿。李逵不明真相,回到梁山冲上忠义堂砍倒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还拿了双斧要砍宋江。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17)

虽然鲁莽到了极点,但我们不能不为李逵的行为喝彩。当初江州劫法场救宋江,李逵出过死力,现在却声称:“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打高唐州救柴进,李逵也出过力,现在也声称:“不怕你柴大官人还是米大官人,也吃我几斧。”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思想在李逵的心中扎下了根。

李逵头脑简单,心地善良,单纯,不会考虑各种厉害关系,表现出“童言无忌”、“童心无伪”的天真性格。一旦认定了某种道德观念,就会一直坚持到底。

甚至在梦中也会出现相应的行为。李逵梦中杀强盗救民女,梦中斩杀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贼,实际上就在表明“替天行道”的思想,已经成为了李逵的人生信条,李逵的精神支柱。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18)

正如书中诗云:梁山泊里无奸寇,忠义堂前有诤臣,留得李逵双斧在,世间直气尚能申。

4、李逵坚决的反抗精神

李逵是一个反抗的典型。他在乡里被称作“铁牛”,多半是忍受不了压榨,才“打死人,逃走出来。”

结识宋江前,李逵的这种反抗仅仅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局限于与个人的斗争。在结识宋江后,李逵的反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自觉了

李逵盼望造反,如大旱之望云霞。当宋江因为最后吟了反诗而出事的时候,戴宗和宋江都认为是了不得的大祸,李逵却认为:“吟了反诗打什么要紧!”

柴进的叔叔柴皇城,被高俅叔伯兄弟高廉的妻舅殷天锡欺辱,柴进认为有现钞丹书铁卷保护,满可以同他按条例打官司,李逵却根本不信这一套“条例”,“条例”若还依得,天下不乱了!我只是前打后商量!虽然是显得天真幼稚,但是他确实比较看的透,行动也来得很坚决

在这一点上,李逵同三阮、石秀、二解他们都有共同之处。但是他那种热烈的主动性更突出。劫法场成功,宋江建议大家上梁山泊投晁盖哥哥。没待宋江讲完,李逵跳起来叫道:“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吃我一鸟斧,砍做两节便罢!”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19)

宋江跪着求人们上梁山,唯独李逵却挥着斧头逼人上梁山。李逵在这里我们并不看作是动蛮,他只是觉得,这样好的事,干嘛还得让人求,岂不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正如他不理解什么叫做粗鲁,在他眼里,王法不值半文钱,皇帝既然也姓宋,可以轮流做的。

《水浒传》中花了大量的笔墨,充满热情的歌颂了李逵无比坚决的反抗精神。才上梁山,他就提出了打倒皇帝的口号。在梁山泊数他对皇帝的斗争最坚决。

“扯诏谤徽宗,痛骂皇帝的是他;破辽无功,提出再上梁山泊去的是他;喝了药酒仍然大叫“反了吧”的还是他。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20)

这种反抗的坚决性,使得李逵成为一个英勇无比、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

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曾说:“《水浒传》成功的塑造了许多起义英雄的光辉形象”,对他们所表现的强烈革命精神和光辉的思想品德做了热情的歌颂,

李逵是“这些起义英雄中间突出的代表”;“李逵性格核心是他强烈的革命要求和彻底、坚定的革命精神。

他是一团仇恨和反抗的烈火,是一般扫荡腐朽、黑暗势力的旋风”;“彻底、坚定的革命精神,是李逵成为招安的坚决的反对者”。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21)

至此李逵的形象已跃然纸上,

他是一个粗野蛮横又天真率直,口无遮拦的莽汉形象,

他是一个残忍杀戮又忠诚于替天行道事业的绿林好汉形象,

他是一个由原始无知的反抗到有目标的自觉反抗的农民英雄形象。

结语

以上就是我对主题阅读的理解和具体操作,我深深的感觉到: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

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伏尔泰

李逵的人物形象概括(李逵是什么样的人)(22)

参考文献:

1.施耐庵、罗贯中著,王同舟、郭皓政、陈文新评注,《水浒全传》评注本,崇文书局,2006年8月。

2.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册、第33~3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出版

3.姜楚华 ,《虚伪的野心家--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分析》,出处:人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