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坤明白,正因为任何人都可能会犯错误,所以那些大智若愚的人们最值得景仰他引用《诗经》中充满哲理的话语,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愚者人笑之,聪明者人疑之聪明而愚,其大智也夫《诗》云:‘靡哲不愚’则知不愚非哲也”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吕坤用人术:吕坤大智若愚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吕坤用人术:吕坤大智若愚守

吕坤用人术:吕坤大智若愚守

吕坤明白,正因为任何人都可能会犯错误,所以那些大智若愚的人们最值得景仰。他引用《诗经》中充满哲理的话语,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愚者人笑之,聪明者人疑之。聪明而愚,其大智也夫。《诗》云:‘靡哲不愚。’则知不愚非哲也。”

他强调立身要与人为善,行己要谨守“四端”,“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四端自有分量,扩充到尽处,只满得原来分量,再增不得些子” ,所以关键时候一定要有所取舍,“与其抑暴戾之气,不若养和平之心;与其裁既溢之恩,不若绝分外之望;与其为后事之厚,不若施先事之薄;与其服延年之药,不若守保身之方” 。

这里所说的“四端”,是指儒家所主张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被视为仁、义、礼、智之端。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吕坤认为,儒家先贤所倡导的这四种美德都有一定的限度,即便将其扩充到极限,也只能达到其自身的最大限度,再也无法增加新的容量,所以一定要谨慎坚守那些最重要、最基本的东西。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失误,或犯下一些错误,如何正确地对待过错,也是判断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是否积极和理想、目标是否远大的重要标准。

摘自《乡党有德泽教化:万历三贤话吕坤》,杨波 著,大象出版社2018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