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是会上瘾的顽疾,人一边想远离它,一边又在其中乐此不疲,循环往复……

这几日我算是尝到了懒惰带来的苦果,想要写的文章积压成山,但却都流于构思或标题,一篇也没有动笔。而我现在要写的这篇文章,本计划于6月30日发布,为自己上半年的读书与学习作一个总结,但一晃已经十几天过去了,自己却似乎将这件事忘了一般,迟迟没有动笔又不知在忙些什么,自我安慰的理由也是层出不穷……拖延和懒惰,无形中已在摇摆和挣扎中给了我极大的痛苦与恐慌,但我却丝毫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而就在昨天,心烦意乱之际翻开了金一南所著的《苦难辉煌》,虽只翻阅了十几页,但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牵引着我一直如饥似渴地读下去,我也终于想起来,啊!一无是处、喜爱拖延的我还是有救的,至少,现在我还爱读书!那么我为什么不立刻把今年读过的书向朋友们分享一下呢?

镇定思痛之下,我也终于拾起了七月前要写的这篇文章——《2022已过半,分享我读过的25本书》。

时间很奇妙,在2022年的上半年,我刚好读完了25本书,数量不多,但对我来说,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因为在这25本书中有一些哲学书籍,这也是我首次去接触这个门类,而这些书予以我深刻的思索与自省,让我对于如今无比内卷的工作与看不到未来的生活有了一丝明悟,虽然依旧不很清晰和明朗,但无疑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使我不至于迷失自我。

话不多说,还是继续分享我读的书,半年来我读过的25本书如下:

1、1月30日——2月8日,读完《谍战上海滩》

2、2月9日——3月2日,读完《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3、3月26日——3月29日,读完《人生海海》

4、3月31日,读完《被讨厌的勇气》

5、4月5日——4月6日,读完《人生由我》

6、4月19日,读完《茶馆》

7、4月12日——4月20日,读完《西洋伦理学史》

8、4月20日,读完《人生值得》

9、4月24日——4月25日,读完《幸福的勇气》

10、4月19日——4月29日,读完《毛选(第三卷)》

11、4月29日——5月5日,读完《毛选(第四卷)》

12、2月8日——5月6日,读完《理想国》

13、5月6日——5月7日,读完《月亮与六便士》

14、3月31日——5月17日,读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15、5月18日,读完《毛选(第五卷)》

16、5月8日——5月18日,读完《伦理学原理》

17、5月23日,读完《会饮篇》

18、5月21日——5月25日,读完《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19、5月27日——5月30日,读完《谈美》

20、5月30日——6月5日,读完《最好的告别》

21、6月5日——6月14日,读完《中国哲学简史》

22、6月14日——6月15日,读完《苏东坡传》

23、6月18日——6月23日,读完《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

24、6月23日——6月24日,读完《在峡江的转弯处》

25、4月6日——6月28日,听完《双城记》(有声书)

(注:这些书开始读的时间不一,顺序按读完的时间排列)

2022值得看的书单(分享我读过的25本书)(1)

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上半年的“收获”,发现偏科的情况还挺严重,比如1月份就只字未读,2月份也仅仅是读了一本小说。再比如5月份与6月份进入阅读高峰期,最高一个月竟能读小十本!

回头望去,我猛然发现这与我今年工作的跌宕起伏也是有关系的,比如说一月、二月为什么几乎没有读书,那时正是我收入的高峰期,也刚发了年终奖,手里边有点积蓄就开始忘乎所以;而从三月开始,因为新一轮疫情的影响,收入骤减,自己更是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但同时心中也有一丝盼望:说不定下个月就好了呢!

但3月如是,4月亦如是,5月更如是……

我有些急躁了,更加地焦虑不安,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急需找一个宣泄口来抚平内心的空虚,于是我开始不停阅读,不给自己以胡思乱想的机会,同时也拾起荒废许久的写作。

在阅读的过程中,在不断阅读哲学书籍的基础上,我发现自己的焦虑在逐渐减轻,心里似乎也有了一丝明悟,虽然我说不上来是什么,但总归重新拾起了面对明天的勇气。

接下来,我就把读过的这些书的感受分享一下,与诸君共勉,也希望能给想读这些书的朋友一丝参考。

《谍战上海滩》:这本书读起来尚可,但与改编的电视剧《伪装者》相比就逊色了不少,书中缺少矛盾冲突与跌宕起伏,对于看过电视剧的人来说,再看这本书,便感觉缺了不少味道。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群众出版社的经典译本,情节更是引人入胜,但因为篇幅实在太长的缘故,读的时候思想很容易抛锚,而且能感觉到自《最后一案》后,小说的内容虽依旧精彩,但却少了一丝惊艳,可能是因为作者不是出于本心创作的缘故。总的来说,福尔摩斯系列是非常值得去阅读的一部作品,历经百余年而长盛不衰,足以见其巨大的魅力。

《人生海海》:这是我读的麦家的第一本书,之前并未读过他的谍战小说,反倒是在书中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情与感慨,人生海海,个人的命运曲折在时间的流沙中不过是沧海一粟,虽经不起一丝波澜,但是也要活出自己的滋味。

《被讨厌的勇气》:书中有关于阿德勒哲学的内容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书中有关常见问题的独特看法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别样的大门,书中的观点不一定是对的,但却一定能给人以思考,不拘泥于寻常,有时亦是智慧大道。

《人生由我》:世界首富、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母亲的一本自传,书中内容可能并不算经验万分,但却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为年龄而褪去自己的自由与骄傲,如果有想做的事情就立即行动起来,好不拖延有时会带来意外之喜,甚至将自己推向成功。

《茶馆》:看完话剧与电影之后我才看得原著,不得不说文字的精湛独到,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电影版的味道,其中内涵与张力甚至超出了原著,要知道文字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视觉的表现手法很难将其淋漓尽致地演绎,但毫无疑问的是,《茶馆》做到了。

《西洋伦理学史》:杨昌济先生的著作,初次听闻它是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剧中书生意气、风华正茂的奋斗青年仿佛具有无穷的感染力,同时也使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我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有关伦理学的内容,并且分不清伦理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所以读起来有些 吃力,有些地方更是不明所以,但文末杨先生有关学习、立志的论述对我深受启发,作为青年,就应该立志学习,以为国之建设贡献绵薄之力,方不枉此生。

《人生值得》:一本小书,闲来读读尚可,书中强调一切顺其自然,虽是作者一生的体会感悟,但未必适合所有人,争与不争,本就是一个充满辩证的话题。

《幸福的勇气》:《被讨厌的勇气》的续作,是阿德勒哲学思想的延伸,读起来尚可,但内容没有第一部好。

《毛选(第三卷)》《毛选(第四卷)》《毛选(第五卷)》:革命的灯塔与风向标,其高屋建瓴,深深值得一辈子去品味、揣摩、学习。

《理想国》:说实话,读了一遍没有读太懂,而且我心里亦清楚,今后必会再次品读巨著,与伟大的思想对话,书中由对话折射出的智慧光芒堪称不朽。

《月亮与六便士》:一边是舒适优渥的现实,一边是前路未知的梦想;俯身便可衣食无忧,抬头却需披荆斩棘。当面对理想与现实的抉择时,又有多少人能勇敢地、义无反顾地选择理想呢?即使理想毕生都无法完成。前路漫漫不平坦,敢于直面坎坷、追求梦想的,当真是真英雄。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人注定会死去,意识也终究会消亡,而对于失去意识的恐惧,是不少人都无法直面的问题,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即便不能保证百分百缓解,但是却能让你开始直面问题。

《伦理学原理》:依旧是被《恰同学少年》电视剧种草,但读起来很吃力,不太能悟透书中的内容。

《会饮篇》:爱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又是至美的呢?苏格拉底的深邃思考总会给人以启迪。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黑人南非大主教视角下的南非民主巨变,较之今日之南非,改革是否是成功的,我们无法贸然下定论,但南非的人民终究是站起来了,民族精神亦开始崛起。

《谈美》:美学入门经典著作,但奈何我是俗人,通读之后依然无法品味真正的美。

《最好的告别》:我本以为这是一本有关认知死亡的哲学书籍,但读了之后才发现是一本罗列老年生活的案例堆砌,读起来并无太多感觉。

《中国哲学简史》:整体较为全面,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但感觉对于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介绍较少。

《苏东坡传》:一部优秀的作品,一部失败的传记(详见早期文章)。

《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如果说爱智慧是一种罪,那么苏格拉底情愿坠入深渊。对于真理和智慧的求知永远都不应该停止。

《在峡江的转弯处》:起初我并不对此类网红书籍感兴趣,但读了之后发现,作者的真情流露甚为潮涌,文笔流畅、感情真挚,称得上是一本难得的回忆录佳作。

《双城记》:一部讲述革命的恢宏巨著,但是我对于主角达尔耐的天真和幼稚无法理解,卡顿更是真英雄。

……

25本书,有精翻细读,也有囫囵吞枣,因为自己不是一个勤学的人,所以看书的速度与质量始终上不来,再加上自己喜好拖延的毛病,更是加剧了恶性循环,今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让自己不至于坠入懒惰的深渊。

7月已近中旬,读书仍需继续,下半年要加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