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长城,沿阴山而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一线;而燕国长城,也在内蒙古境内,位于今赤峰、通辽一带。燕赵长城,是历史上最北面的长城。

战国时秦国长城,则在南边,大致沿着现在陕北与内蒙古边界。

秦国灭六国,升级为秦帝国,燕赵长城遂成为秦帝国长城。

位于内蒙古腹地的长城,远在山西、河北以北,与山西、河北无关,直到明朱棣夺位后,汉族的北方边界大幅度后退,因此,山西、河北境内这才出现了长城。明长城大规模修建于明中期,在山西、河北境内,也是沿山而建,共有三道长城。

河北十大长城排名:说说山西河北的外长城(1)

三道长城

以北京为核心,为了护卫北京,针对西北的鞑靼、瓦拉,明建成三道长城,图中:红线为外长城,黄线为二道长城,绿线为内长城。

内长城沿军都山、太行山修建,起点是北京城正北的“北京结”,终点是山西黎城县东阳关。

河北十大长城排名:说说山西河北的外长城(2)

北京以北长城

图中,北京以北,长城的四处著名要地,自东向西,分别是:古北口、慕田峪、居庸关、八达岭。

其中,古北口、慕田峪,位于外长城;八达岭、居庸关,位于内长城。

八达岭是居庸关的前哨阵地。

内长城有“内三关”,自东向西分别是: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皆位于河北境内。

二道长城,起点是山西灵丘县牛邦口,终点是偏关丫角山,与外长城汇合,已到山西北部黄河之滨。

二道长城有“外三关”,自东向西分别是:雁门关、宁武关、偏关,皆位于山西境内

河北十大长城排名:说说山西河北的外长城(3)

东为内三关,西为外三关

雁门关,位于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的雁门山,是忻州定襄盆地的北大门。北宋时期,雁门关是宋辽激战争夺的要地。

不过,这也就是在宋明时期有用,而赵秦汉唐时期,北部边界在更北边的内蒙古腹地,那时雁门离前线还远得很。

河北十大长城排名:说说山西河北的外长城(4)

雁门关位置

偏关,西临黄河,有四道边墙,纵深很深,防守极为严整。外长城与二道长城在偏关汇合。偏关是护卫京城的三道长城最西边的关口,因此称为偏关,再往西,是陕西,那就是西部了,已经远离京城了。山西、河北,都是京城的外围省,再往外,就比较遥远了。

河北十大长城排名:说说山西河北的外长城(5)

长城偏关堡垒,黄河对岸就是内蒙古

至于山西、河北的外长城,最著名的则是:河北的张家口、山西的杀虎口。出了这两个关口,就是内蒙古了。实际上,外长城一线,就是内蒙古与明时期汉人的分界线。在明时期,明与鞑靼时战时和,这两个关口经常担负通商要道的职能,杀虎口,又称西口,“走西口”,就是这里,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经由此地。

燕山是横贯河北北部的山脉,东到山海关,因此,北京以北、以东的外长城,基本沿着燕山一线修建。

河北十大长城排名:说说山西河北的外长城(6)

北京以北、以东的外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