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活了一上午,成绩就是这个:

回到家不会自己切换到wifi(最后的两米线怎么到达桌面)(1)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在问iN的桌子虽然不面对着墙面,但是依旧不耽误使用网络的原因了。

在家里弄网络,还是使用网线是最靠谱的一种网络连接方式,无线什么的干扰太过于严重。在iN这边有两个工作位置,一个是用来做模型的小工作室,这个小工作室有大量靠墙的设备,与是网络就在天花板内利用桥架送到工作点位。

还有一个位置就是书房了。

回到家不会自己切换到wifi(最后的两米线怎么到达桌面)(2)

这是一个相当尴尬的位置,书桌凭空摆放,只有右手边的位置靠着墙面,而真正的网络线路出口是在书桌对面的墙面上

回到家不会自己切换到wifi(最后的两米线怎么到达桌面)(3)

这个墙面后面是机柜的位置,由于要引过来的线超级无敌得多,因此就开了一个75mm口径的直通孔,大量的线材就可以从这个孔到达书房。这也是为什么书房这种用网络最多的位置反而没有墙面网络插线盒的原因。

由于iN的设备更新迭代很快,而且书房的设备很多,大量设备并不是仅仅需要传统的网线。这根线路管道中会引出传统网线、光纤、USB延长线、音频平衡线、视频同轴线、HDMI视频线……

也有点类似于之前部署在桥架上的线路:

回到家不会自己切换到wifi(最后的两米线怎么到达桌面)(4)

模型工作室还好办是有吊顶的,但是书房由于追求层高,就没有吊顶,只能在地面“盘”线了。这个方法其实在工程布线的时候也经常用,就是使用弧形线槽。

回到家不会自己切换到wifi(最后的两米线怎么到达桌面)(5)

一般来说大号的弧形线槽是可以做得很像踢脚线的,从视觉上并不会显得特别突兀。在内部是可以走十几根网线的。

说一个尝试,其实在很多人装修的时候,装修公司会给客户一个建议,说是网线、视频线等等线路要一线一管,否则是有干扰的。大可不必相信这件事。

在楼宇布线的时候我们常常是这样捆绑线路的:

回到家不会自己切换到wifi(最后的两米线怎么到达桌面)(6)

如果在家装的时候大家看到线路这样走是不是会崩溃呢?而在真正使用线路的时候,尤其是商用线路往往因为建筑物内只有一个线路路由通道井在线路量比较大的时候的确可以将所有的弱电线路捆绑在一起,并不会因为线路之间距离过近构成任何干扰。

所以在家里如果真的遇到了大量网线或者其他弱电线路需要汇集在一起走的话尽可以放心大胆的用iN的方式来过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