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学生有谁(这群学生太壕陈道明点拨)(1)

文/黄鑫亮

盘点去年各大卫视真人秀,隔着荧幕就能闻到一股浓浓泡菜味,大半真人秀都是改编自国外版权,其中又以韩国真人秀为最,芒果台真人秀《一年级》大学季是少有的没有被腌制过的大白菜,为什么要关注这档节目,第一,它是我们的卫视原创校园纪实节目;第二,它是素人真人秀,尽管请来了明星老师,但这档真人秀的核心是学生们,不管是四位固定的明星老师或是每期都会出现的明星嘉宾老师,都是为学生做嫁衣,能够划归到素人节目。

《一年级》大学季之前就有《一年级》小学季,但我认为并不能称为《一年级》第二季,尤其大学季和小学季的拍摄、剪辑和架构都呈现了不同的思路,记得《一年级》小学季是紧跟着《爸爸去哪儿》播出,更多是利用被舍弃的暖宝宝余温来焐热,尤其从大胆突破格局而言,小学季与大学季更不能比,小学季里熊孩子出现的问题大多明星亲子真人秀里也都碰到过,而大学季则是把视角对准高墙之内的艺术类院校,显然有着娱乐之外的更多社会意义。

《一年级》大学季选择了上海戏剧学院,老师有班主任佟大为、副班主任袁姗姗、台词老师黄志忠、形体老师刘芸,通过招募选拔了八位旁听生,他们原本在网上已经有一定人气,也有的是行内新人,但是类型迥异、个性不一,四位明星则是麻辣老师,再加上外形条件上佳的正式生,这从雏形上就像是漫画里的热血学校,充满着师生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以及励志和成长。这里不再说真人秀的娱乐属性,更多说说真人秀鲜为人知甚至被人忘却的社会属性。

一:洗净艺术类学生的污名化。之所以艺术类院校学生或是艺术类专业学生会被“妖魔”,多半是因为外界与他们接触太少。高墙里的葡萄,总是会让不少够不着葡萄的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酸,在他们看来,艺术类学生既是天生丽质,也有过人学历,将来毕业收入又是常人十多倍,心理极度不平衡,才会编造或是扩大某些现实。实则从《一年级》呈现课程来看,他们也要上课,他们也要考试,甚至相比于懵懂的其他专业学生,他们更明确自己将来的择业处境,佟大为老师也一直叮嘱他们,将来能成为明星的是专业里的极少数,更多数人要成为其他人的基座,这就让艺术类学生更早明白社会残酷,而更多其他专业同学只是在吹牛皮和玩网游里得过且过。

二:不同国家培养娱乐行业机制不同产生的利弊。《一年级》大学季最后一期是韩国游学,韩国练习生专业素养可见一斑,韩国娱乐行业人才更多是通过公司培训,先是公司通过星探挑选,再是经过多年枯燥的练习生训练,接着公司优中选优组成团体出道。而中国娱乐行业优秀人才更多是出自专业艺术院校,韩国通过公司培训直接面向市场,而中国艺术类院校则是强调着德育与专业全面发展,尤其排练《如果爱》音乐剧那期陈可辛一番话言犹在耳,有人说人品好就戏好,可从业那么多年的他遇到了不少戏好但人品不好的演员,可见两者不成正比,这话就比较实在,但是我们艺术院校仍然要培养人品和戏都好的学生,这就又回到前面所说的,能成为明星的科班学生是极少数,他们更多是要从事娱乐边缘行业或是其他行业,所以这时人品好是对他们有助力的,不像韩国公司培训艺人,到了一定年纪,除了做艺人,其他都干不了,尤其是自媒体时代,艺人要有自己的思想才能收获更多粉丝,这是公司不能代替效劳的。

三:更多的大学或是正式生要不要施行甄别制。甄别制实质就是一场考试,只是考砸了要进行末尾淘汰,而不是像更多大学挂科再多只要新学年之前补考通过就行了。这让旁听生时刻都有紧迫感,尤其当情绪被其他因素所左右时也会影响甄别成绩,一旦有人被甄别,旁听生又要依依惜别,甚至会认为是自己比他多几分而使同学甄别自责,相较于当下大学里一派和气,甄别是能让学生增进危机感,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学生最缺乏的,甄别是不是能保证将来我们大学“严进严出”,值得更多教育界人士讨论。

四:大学生怎么看待情愫。万国鹏与佟梦实的追求从结果来看都是失败,有人会说这是节目为了追求效果而设置,个人倒不这么认为,你把八位年轻人放到青春洋溢的学校里三个月,一定会有人暗生情愫,只是像万国鹏和佟梦实表达了出来,有的人则会压抑心中,但你不能否认年轻人之间情愫的存在,大学生谈恋爱这种千年难题也经历过摇摆,几十年前大学生尚是天之骄子,他们父母或他们自己都让他们以学业为重,而如今渲染着剩男剩女大多父母又让自己孩子大学里就能寻觅了,有的父母甚至把大学当作一个庞大的相亲俱乐部,如果非给大学要不要谈恋爱给一个答案,只有给出答案才是错误的答案。

陈道明学生有谁(这群学生太壕陈道明点拨)(2)

五:明星们反哺也是实现他们价值的一种途径。《一年级》能通过芒果台号召力以及四位老师的人脉来请来明星,也能经由上戏毕业优秀学长们请来明星,可更多鲜上真人秀的明星愿意上《一年级》现身说法给学生们上一堂课,更多是他们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像陈道明的一番“上山论”,不仅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有用,更多人都会受益匪浅,“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赵薇也用她饰演小燕子形象来深入浅出的说理,佟大为满足学生职业体验更是给他们当了管家,明星实践里得出的理论往往会解读出学生们书里悟不出的知识。

《一年级》大学季留了邵明明和吕绍聪能不能考进上戏的扣,看来下一季仍然是大学季,不过如果能聚焦中学季将更胆大,中学里大家穿着相同校服,又是相同呆板表情,同时不能表现他们的恋爱,侧重明星的有番茄台真人秀《我去上学啦》,而倾向叛逆学生又回到了《一年级》团队作品《变形记》的老路,怎么找准角度更显节目组水准,建议能考虑职业高中,那里的学生更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