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之极(闻恶耗肝胆寸断)(1)

闻恶耗悲伤欲绝

春天的早晨,窗外小鸟叽叽喳喳乱鸣。宋秋萍与几个小姐妹约好,今天准备去太湖边的鼋头渚,观赏那满坡盛开的樱花。

湫萍收拾好包裹,背在肩上,此时,茶几上的座机铃声突然响起,抓起电话,听得话筒里传来亲家母急切的声音:"秋萍哪,出大事了!建昌家里火灾了,建昌和晓文都烧伤了,现在正在烧伤医院抢救,你快釆看看吧!"

从亲家母急促的话音中,宋秋萍明白了她的意思:是自己女儿晓文夫妇两家里发生了火灾,两人被烧伤,现在正在医院抢救。

女儿女婿烧伤了?天哪!秋萍心里一阵绞痛,脑袋一阵晕眩,她摇一摇头,定下神,跑进房间里,拉开抽屉,找出一张银行卡,转身冲出门,冲出小区,冲到马路边,伸手拦着过往的出租车。

由于早晨上班时间,出租车都有客,急得秋萍连连跺脚,急中生智,她跑到不远处的十字路口,流着眼泪,对一名执勤的民警说:"警察同志,我女儿女婿被火烧伤了,正在医院抢救,我就是拦不到出租车,你能帮我拦一辆汽车,怕晚了我……″

见秋萍满脸焦急,警察出手,很快就拦下了一辆出租车。秋萍千恩万谢上了车,十几分钟后,赶到了市烧伤专科医院。

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之极(闻恶耗肝胆寸断)(2)

医院抢救室外,建昌的父母和弟弟,焦灼地等候在门外。宋秋萍冲上去,抱住亲家母呜呜哭了,边哭边问:"他们怎么了?怎么会火灾的?”

亲家公上来,劝慰说:“亲家母,你不要急,建昌和晓文正在里面抢救,不会有事的。究竟怎么会火灾的,要等消防部门鉴定后,才会晓得。愿老天爷保佑他们两个!"

两个烧伤病人在里面抢救,他们的亲人在外面揪心哭泣。连续抢救了十三个小时,秋萍她们在外面不喝不吃不睡,盼着医生能带来好消息。

当抢救室里的医生,从里面走出的一刹那间,病人家属的企盼目光,一齐投向他。

医生用沉重地语气说:“经全力抢救,由于他两烧伤实在严重,各位亲属进去看一眼吧。实在对不起了!"

宋秋萍从医生的语气中,知道事情不妙,没等医生说完,她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秋萍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旁边几个要好的小姐妹陪着。其中一个说:"秋萍,你总算醒来了。我们两个得到消息立刻赶来医院了。秋萍,事情既已出了,你一定要想开点……″

宋秋萍心里一阵绞痛,泪水再次涌出眼眶。女儿女婿就这么去了?她忍着痛楚,说:″我女儿现在在哪里?"

小姐妹说:″在医院冰库里。等你挂完这瓶水,我们陪你去看一眼。"

秋萍叹了口气,喃喃自语:"怪我……怪我!他们说喜欢住老房子,我就答应和他们调了,如果我不答应,肯定不会发生这种事。怪我,都怪我……"

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之极(闻恶耗肝胆寸断)(3)

秋萍所说的老房子,是她爷爷造的一幢木结构二层楼房,座落在运河旁边,飞檐翘椽,木门木窗木墙板。

女儿结婚时,在一个高层住宅小区买了一套新房,女婿是一家服装公司的设计师,他说喜欢临河的房子,又是古建筑,住在这种房子里,能让人产生什么创作灵感。

经不住女儿和女婿的央求,秋萍同意自己去住电梯房,把老宅子让给女儿住。

女儿是她生命的全部,她要什么,自已都会满足她的,何况调换一下房子。

直到现在,秋萍还不清楚女儿她们家里是怎么起火的?那房子木门木窗木墙板,遇上火,那火势可想而知。

挂完水,秋萍觉得人精神好了些,在小姐妹的搀扶下,去了医院尸体冷藏库。

在冷藏库门口,管理员极力劝说秋萍,不要进去看自己的女儿了,他知道,冰屉里那具面容黑焦的尸体,定会让门口这位妈妈,伤痛欲绝的。他再三劝说,示意秋萍身边的几位姐妹,也帮着一起劝说。

管理员说:″阿姨,您还是不要看的好,看了,会更加伤心。您就把您女儿美好的形象,永远藏在心里,都好啊!她现在的摸样,您见了,会、会令您把她美好的形象遮掩掉的。阿姨,我求您了,不要进去了!″

宋秋萍经不住几个人,苦口婆心地劝说,蹲在地上号啕大哭,其实,她心里也怕看到女儿烧伤后的惨像,女儿生前是那么温柔漂亮,她想像女儿现在定是面目全非,要是去看了,不心痛死才怪。

几个小姐妹,把秋萍劝回病房,尽量用语言去劝慰她,其实,她们晓得此时任何语言,对一个痛失女儿的母亲来说,都显得苍白无力。

第二天,秋萍女婿的弟弟来医院看望她,并带来了房子火灾的原因:原来是隔壁的租赁户,煤气罐泄露煤气引起的火灾。

由于两家的房子墙壁是木板墙,起火是在午夜近十二点,隔壁家的人中班下班后,开煤气灶烧东西吃,不想煤气罐的气管老化,泄气引起了明火,木板墙瞬间被点燃了。当时,晓文夫妻两个,都已熟睡,住在楼上来不及逃生,就此双双丧命火海。

女婿的弟弟告诉秋萍,隔壁人家倒没有人伤亡,只是家中东西都烧掉了。对于这次火灾,消防局的人也作了定论。

秋萍听了,幽幽地叹息一声,说:″命,这都是命中注定的。我要犟着不跟他们调换房子,他们两个就不会出这桩事情!"

说着,泪水又涌出眼眶,女婿的弟弟见了,忙安慰说:"阿姨,凡事人算不如天算。好在我哥哥嫂嫂他们,临死前没有多大痛苦,消防局的人说了,哥哥嫂嫂是昏倒在房门口后,才过的火,他们先是被烟雾熏昏后,才没有逃出来。那该死的东西,半夜三更烧什么东西吃,害已害人!自己到没有被烧死,害死了人家。该死的东西!……"

秋萍让他不要再骂了。问:″你爸爸妈妈情况怎么样?

"不吃不喝,像痴了一样。一切事情,都由我在跑进跑出。阿姨,火化那天,你去不去?"

秋萍想了想说:"去,最后见晓文一面了,无论如何要去。"

女婿的弟弟说:"阿姨,到时我会开车来接你。你在医院好好休养几天,不要多想,我们活着人,还要活下去。"

宋秋萍躺在床上,心里如空的一般,只有女儿身影在她眼前,在她心里闪现。无穷的痛楚,一阵阵揪扯着她的腑脏。

女儿三岁时,原和自己一个单位的丈夫赵佐尽,因单位在兰州设了一个办事处,派他去任办事处主任。

她和女儿两人在家,冷清清地过日子。

谁也没有料到,一年之后,赵佐尽和办事处的女会计卫琴搞在了一起。卫琴二十五岁,赵佐尽三十六岁,秋萍闻听这件事情后,去厂部质问领导:在兰州设立办事处,为什么要六个男人中,派两个女人,这不是无事造事吗?

厂领导解释说,派去的是两个会计,业务的需要,谁会料到,平日一副老实人相的赵佐尽,会搭上比他小九岁的卫琴?

厂领导说准备把赵佐尽调回来,把他们两个分开。不料,赵佐尽刚调回来,卫琴也扔下工作回来了,像是藤缠树一般,缠着赵佐尽不放了。

秋萍不知自己的男人有多么好?会让一个离婚过一次的女人,对他死心塌地?眼看自己的婚姻难以继续,她和赵佐尽离了婚,女儿晓文归她,赵佐尽净身出户。

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之极(闻恶耗肝胆寸断)(4)

离婚后,秋萍与女儿相依为命,加上父母的帮衬,女儿慢慢长大了,中学到高中。到考入大学,一路走来,其中甘苦,只有她这个做母亲的知晓。

好不容易盼到女儿大学毕工作,直至成家结婚,秋萍就盼着女儿生个孩子,让自己享受一下当外婆的乐趣。岂料想,天有不测风云,女儿女婿会丧生于一场火灾中,这,这让做母亲的,怎么去接受?

火化那天,女婿的弟弟开车来接秋萍,到得火葬场,秋萍忽见一个熟息的身影,前夫赵佐尽也来了。

按′原先的脾气,秋萍定要上前发飙,把他赶走。此刻,她心里只有痛楚,人也变得麻木了,在心里说:算了,让他看女儿最后一眼。她只当没有看见他,同亲家两人,说着女儿女婿平日里的好。

在向遗体告别仪式上,秋萍一次次扑向女儿,都被亲友拉住了。她竭声哭喊,引得前来送葬的亲朋好友,个个泪眼汪汪。

在悲伤的哀乐声中,秋萍见女儿躺在鲜花丛中,脸已经过化妆,还是那秀丽,像睡着一样。女婿也是一样,看不出他两人有什么痛苦的表情。眼前的景像,让秋萍的心里略宽慰一些

秋萍见前夫赵佐尽也是哭得眼泪哗哗,心里对这个背叛自己,现在也被卫琴背叛,成了孤家寡人的男人,不知怎么,会有那么丝丝同情?她在心里长叹一声:″唉,人的一生,真是捉摸不透!"

遗体火化后,女婿的骨灰,直接由家人送去公墓安葬。秋萍说要陪着女儿,便把骨灰盒带回了家里,每天焚香膜拜,和女儿隔空说说话。

进寺庙做义工晨鼓暮钟

一日,秋萍的姑妈来看望她,见她人瘦的不像样,就说:"你这样整天在家里不出门,想着晓文,会闷出病来的。"

秋萍淡淡地说:"随它便吧,死了又如何。″

姑妈听侄女这么说,知道她陷在失女的痛苦中,难以走出来。忽然她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说:″我有一个姐妹在夏藏寺做义工,要不你也去那里,只要把自己的退休工资交给庙里,安排你住吃,空闲在庙里做做义工,那里环境也好,清静,面向太湖鸟语花香。比起你这样一直闷在家里,要好多了。″

姑妈叭叭说着,秋萍心动了,每天在菩萨前祷告,也许能化解自己前世的孽业。她把女儿之死,看成是自己前世欠下了什么孽债,害得自己女儿轻轻就命归西天。

秋萍答应姑妈的提议,准备好换洗衣服,吃过饭,两人乘汽车到了离市区不远的夏藏寺。

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之极(闻恶耗肝胆寸断)(5)

夏藏寺,坐落在一个山谷平地上,三面依山,山门面朝太湖,离市区约有二十公里,有公交班车到达。

此寺风景幽静,登上山顶,洞庭丶夫椒历历在目。每年的农历初八,是夏藏寺的″浴佛节",都是附近太湖,五里湖一带的渔民,集中到寺里烧香拜佛。

后来,以捕鱼为生的渔民,都转行了进了工厂,寺庙里的香火慢冷落下来。

秋萍和姑妈到了夏藏寺,找到方丈,姑妈把秋萍的情况略说了说,方丈听了,双手合掌,说了一句:″阿弥佗佛!"后,把秋萍领到住的禅房。

一只房间,十平米左右,一张单人床,靠窗一张桌子和木椅子。房里有卫生间,淋浴。

在办理手续时,秋萍抱把每月四千一百块钱的退休工资卞,交给了寺庙里,作为居士义工,基本工作就是每天扫扫各个殿堂,情况视体力而定。

像秋萍这种居士义工,复藏寺共有十几个人,除三个男人外,其余多是五十岁以上的妇女。

在晨鼓暮钟声中,在和尚们诵经声中,秋萍的心里慢慢恢复了平静,人的生死,犹如日出日落轮回。

通过接触了解,在这寺庙做义工的人,大都是在生活中遭遇或经历过不幸的人,他们把悲伤、痛楚的心,交附给了寺庙里的菩萨身上,顶礼膜拜,希望能通过自己虔诚祈祷,化解自己的心魔。

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之极(闻恶耗肝胆寸断)(6)

秋萍和那些义工一样,每天到殿堂里,把殿堂打扫得清清爽爽,然后跪在蒲团上,面对观音菩萨,诉说着心里失女的痛楚。望着观音菩萨那慈祥的面容,秋萍心里感觉到暖暖的。

冬去春来,夏藏寺后面的山坡上,桃树绽放出朵朵粉色花蕊。桃红柳绿,春意盎然。

万紫千红的春色,使秋萍心里蠢蠢欲动,她想回家一趟,把晓文的骨灰盒安葬了,让她早去西方极乐,人死入土为安。

秋萍向方丈请了假,赶回家里。小区的邻居见了她,多说她脸上的血色好看了。人的精神面貌也很好。

走进家门,秋萍抱着女儿的骨灰盒先哭了一会,她的心里,已没有原先那种,痛不欲生的痛楚。只是有一种能和晓文,成为母女的幸福感。女儿啊,你既要走,妈妈也留不住你,但愿来世还做母女!

在女婿弟弟的帮助下,秋萍把女儿的骨灰盒,葬在了风景如画的灵山后花园。之后,秋萍把女婿的骨灰盒也迁移到灵山后花园,和女儿晓文合葬在一起。

逝者已逝,生者还要继续。由于晓文夫妻两,生前都买了家庭财产险,及人身意外险。保险公司赔付每人一百二十万块钱。

福利院领养孩子倾力抚育

秋萍拿到女儿的赔付款,一时忍不住,哭了。这笔钱总要派点用场?突然,她想去市福利院,领养一个孤儿,用女儿的赔付款,把他抚育长大。

不然,要女儿这笔赔付款又有什么用?自己每月的退休金近四千元,若领养了一个孤儿,定能保证他的生活所需。关键,自己才五十四岁,完全有精力、能力,及经济上的保障。

秋萍去民政局,把以上的想法,跟办领养手续的人说了。很快,她的领养手续被批准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之极(闻恶耗肝胆寸断)(7)

去福利院领孩子的时候,院长拿出一大叠孩子的照片,让秋萍挑选。

好似冥冥之中有约,秋萍一眼瞅见第一张女孩的照片,和晓文小时候长得十分相似。

从院长的嘴里得知,这个女孩,身心完全健康,是一个私生女,被异弃在一座公厕里,由于不是奶水喂养,体质较弱,容易感冒生病。女孩今年三岁,属狗,叫华英。

秋萍听了,说:"就是她了,我会尽力给她最好的,让她茁壮成长。"

院长让人把华英抱来,指着秋萍说:″小英英,给你找个新妈妈,好吗?"

女孩睁大一双黑亮的眼睛,望着秋萍,忽然开口喊了一声:″妈妈!"

女孩这一声″妈妈",把秋萍的心都融化了。她上前紧紧抱住女孩,再也不松手。

在给女儿上户口时,秋萍给女儿起名:晓文,也就是逝去的女儿名字。苍天有眼,让晓文又回到自己身边。

不知怎么,小姑娘和秋萍生活在一起,特别乖巧,黏人。秋萍带她去医院,做了一个全身检查,如有那里不好,就按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她还领着女儿,去宠物市场,买了一只狗回来。

小姑娘喜欢极了,甚至睡觉时都让狗睡在旁边。屋里,成天回荡着她那银鈴般的笑声。

晓文高兴,秋萍也沉浸在喜悦之中,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

痛失女儿的秋萍,己从痛苦深渊中挣扎着爬出。天见可怜,上苍又把一个女儿赐给了她。

秋萍望着和狗狗玩乐的晓文,在心里暗暗说:"女儿,妈妈一定会给你最好的!"

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之极(闻恶耗肝胆寸断)(8)

人这一世中,能结成母女缘分,是人生中最珍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