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判词,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宝玉赏梅一时倦怠,欲睡中觉,秦可卿迎他到她的房中,且看宝玉看到“正册”的头一页是什么?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是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题上四句: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红楼梦结局宝钗是谁赎出来的 高鹗续著的红楼梦黛玉宝钗的结局(1)

我们都明白,停机德是《后汉书》的典故,乐养子之妻劝勉丈夫用心读书求取功名之事,这里借此赞美宝钗贤淑之德行。

“咏絮才”也指的是海棠社宝钗做的这首词,“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这里其实暗示了宝钗志向不俗,她不是深闺怨女,也不是小家子气的人,一旦借得春风,她自然能够一飞冲天,扶摇直上九万里。不过也有人说是指黛玉的诗文之才,但我喜爱宝钗的词,就想着也许是指宝钗。

红楼梦结局宝钗是谁赎出来的 高鹗续著的红楼梦黛玉宝钗的结局(2)

最后两句非常关键,玉带林倒过来读就是林黛玉,而且黛玉有玉,金簪不肖说指的宝钗,而且宝钗肌肤似雪,埋在冬天的雪地里,是何等凄冷,寒彻骨头。

黛玉的死其实非常明显,玉带林中挂,暗指的是林黛玉是上吊而死的,冷月葬花魂,什么时候的月亮是冷的呢,古人喜欢这个冷字,都爱用在秋天,苏轼有云: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所以是在秋天,秋天是阴森寒冷的,夏天酷热难耐,黛玉那么爱美,爱惜自尊也绝不会如此。只有在走投无路之下才会选择上吊死亡。古代皇帝中,明朝的崇祯帝也是上吊而死,至今歪脖子树名气甚大。所以这里也有映射之意。

红楼梦结局宝钗是谁赎出来的 高鹗续著的红楼梦黛玉宝钗的结局(3)

贾府被查抄是什么时候呢?也是在秋天,所以非常可能的是什么呢?是黛玉死在了贾府被查抄的前后,她由于受不得屈辱以及自尊迫使,选择了这条路,而且是在凄冷的,花朵开得正好的夜里寂然死去。

黛玉因为宝玉他娶,夜里呕血而死,显然是不符合常性的,首先判词没了用处,再者黛玉绝不会因为宝玉一人就选择放弃生命,她是颇识大体的人,初到贾家时,就由于礼节等问题,怕稍有差池惹得贾府人笑话林家。另外,贾母特别爱黛玉,比对其他三个小姐还要好几倍,她不会让自己的外婆失望难堪,最后,她是大器之人,宝玉即使他娶,她一人独守青灯也是使得的,为何偏偏选择这条路,实在不通。只有关系到家族生存颜面的时候,黛玉才会在众多原因的累加上走上这条路,所以说贾府被抄的时候,黛玉一定还没死。

红楼梦结局宝钗是谁赎出来的 高鹗续著的红楼梦黛玉宝钗的结局(4)

宝钗这个角色,是贾府里我最喜爱的姑娘。年少的时候喜欢那种我自犹怜的美,成人时倒对健康丰腴之美更加推崇。而且,宝钗有种众人都没有的那种达观,这在几处都可以看到。海棠诗社写诗,宝钗的诗词立意永远是浑厚深远的,且她比黛玉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大局观。

宝钗亲对邢岫烟说,你看我从上到下可有这些富丽闲装。贾母也说,你宝姐姐生来是个大方的人,头里他家这样好,他也一点儿不骄傲;后来他家坏了事,他也是舒舒坦坦的。如今在我家里,宝玉待他号,他也是那样安顿;一时待他不好,不见他有什么烦恼。

红楼梦结局宝钗是谁赎出来的 高鹗续著的红楼梦黛玉宝钗的结局(5)

这些地方都暗示了宝钗以后的生活是失了富贵的。高鹗续著里面没有写宝钗最后的境况,但有这么样的哥哥拖累,贾府又没有往日的辉煌,贾政又是不善庶务的,很难独撑起大旗。为何是雪里埋,宝钗死去的时节是在冬天,宝玉走的时候也是在冬天,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宝钗是穷困潦倒而死的,而且宝钗死的时候,宝玉是没走的。另则,宝钗死后,是谁埋的她呢?只能是宝玉,为何如此说?薛姨妈那时候应该已经不在了,薛蟠杀人,判了斩监候的时候,薛姨妈的身体已经开始抱恙,儿子如果真的死了,薛姨妈时日无多的,只会留下宝钗。那么宝钗又是怎么死的呢?她身体很好,唯一不好就是要常年吃冷香丸,这冷香丸配制成功完全在巧字上,薛家里,所有的一切都不巧了,那么她的冷香丸正巧配制难齐也无任何奇怪之处,而且她的药方也是一个癞头和尚给的,奇怪吗?不奇怪,癞头和尚来领宝玉走的时候,宝玉刚刚埋葬完宝钗。

红楼梦结局宝钗是谁赎出来的 高鹗续著的红楼梦黛玉宝钗的结局(6)

宝钗的性格处处透露着她将来的一生,就算不富贵,也是有福之人,她和黛玉不同,她有应变之能,而黛玉宁死不折,所以她绝不可能在贾府被抄后还能带着腹中胎儿贫困度日,只有一死,才是正解。另择,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宝钗有孩子一说,实属难以理解。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痴情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最后,曹雪芹写的书,很可能是完本,但是由于存放或者借阅遗失,或被有心人眛了。曹雪芹写的话,肯定会给主要人物很清晰的交代,可惜了,什么也没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