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8月25日,印度小分队越过“麦克马洪线”,在朗久地区向中国边防部队开枪挑衅,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还击,战斗持续1个小时,2天后,印军撤出朗久。
麦克马洪线是1935年,英国殖民者伪造的一条中印边界线,尽管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承认过,但为了睦邻友好,中国仍暂时以这条习惯边界线来划界,但印军越过麦克马洪线主动挑衅,这就是在挑战中国底线。
1959年10月21日,印军派出武装分队,越过中印习惯边界线,向空喀山口方向侦查,与中国边防部队相遇,中国边防战士坚持不开第一枪,要求其对方退出中国领土,但印军多次开枪挑衅,中国边防战士被迫还击,双方互有伤亡。虽说我方对印军的入侵行为极为不满,但为了大局为重,中方还是释放了印军俘虏。
对于印军的入侵,中国政府一直保持着极大的克制和友好的态度,1959年12月26日,中国外交部再次向印度政府发出《备忘录》,建议两国总理举行高级会谈,以和平方式解决边境问题。
印度政府害怕继续拒绝中国建议,会在外交上处于被动,于是在1960年1月,邀请周总理访问印度。事实上,面对印军的挑衅,中方一直保持极极大的克制和诚意,并多次呼吁印方回到谈判桌上,此次的高级会谈,也是双方最重要的一次,会谈的成败,或将成为双方关系的转折点。
“尴尬”的欢迎仪式在周恩来总理到印度之前,印度人民同盟组织了几千人,到印度总理官邸进行了示威游行,并打出“决不放弃印度领土”和“侵略者滚出印度”的无耻标语。
这预示着,周总理此次访印,难以取得预想的结果。印度曾长期沦为英国殖民地,受西方影响很深,虽说独立后其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却继承了西方狂妄自大的毛病,我们可以这么来形容印度“没有帝国主义的命,却有帝国主义的病。”
印度总理尼赫鲁受到英国绅士风度的影响,也极其清高。印度军方曾有份文件,以武器装备的精良程度来评价他国军力,在印度军方眼中,中国军队是差劲的一个,他们甚至认为,印度士兵可以一当十。
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印度对中国军队的评价有所改善,却仍认为一个印度士兵,足以抵挡五六个解放军战士。一定程度上说,正是因为这种自大的态度,让印度人吃了不少暴亏。
1960年,4月19日,周恩来到达新德里,这是他第四次访问印度,而此次接待仪式是最简单的,来欢迎的人员只有十几个,但周恩来仍然微笑地走下旋梯。
周总理的心中也很沉重,对于冷淡的欢迎仪式他并不在乎,此次会谈的结果并非取决于中方,而要看印度的态度。在欢迎仪式进行中,一位年轻的女记者走上前来,用流利的汉语道:
“周总理,你还认识我吗?”
周恩来笑着说:
“大名鼎鼎的韦尔娜小姐,我怎么会忘呢?记得吗,咱们碰过杯,喝的是茅台,不过,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杯子里可是掺了不少矿泉噢!”
总理的幽默让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也正是由于《泰晤士报》记者韦尔娜的到来,周围的气氛才有所缓和。随后韦尔娜继续问:
“周总理,您的和平使命能完成吗?”
周恩来回道:
“尽力而为吧,办这样的事,一个诚意是不够的,需要两个...”
跟周恩来预想的一样,会谈十分不愉快,印方狂妄至极,认定“麦克马洪线”是合法的,不容讨论,并要求中国不仅要接受麦克马洪线,还必须承认阿克赛钦是印度领土。
很明显,印方没有丝毫诚意,并以强盗逻辑和中方会谈,在印方看来,抢了的东西就应该属于他们,被抢的反而成了侵略一方,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
对于印方的强硬态度,中方只能努力维持现状,但印度政府恬不知耻,并单方面要求中方停止对西段边界的巡逻,并保留自己“收复失地”的权力。事实上,由于“麦克马洪线”的存在,印度已经侵占了9万平方公里藏南地区,这已经让中国人民愤慨不已。
周总理和尼赫鲁的高级会谈,并没有达成什么一致性意见。
新德里子的弹打不倒我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周恩来以卓越的辩才,让各国记者体会到什么叫大国风范和总理风度。周恩来曾提议,让尼赫鲁一同参加记者招待会,一方面尼赫鲁的辩论才能远不如周恩来,另一方面,印度人害怕其强盗逻辑受到他国质疑,授人以把柄,所以印方拒绝参加记者招待会。
周恩来在政治、军事、外交上都有极强的才能,其辩才更是闻名遐迩,作为顶级外交家,他要在记者招待会上,对中国的立场做进一步阐述,让各国使团更好地理解中方对分歧的态度。
就当周恩来和陈毅要进圆柱厅的时候,韦尔娜出现在周恩来面前,关切地说:
“总理先生,有一些人准备不顾外交礼仪向您发难,您可要小心啊!”
周恩来礼貌地表示感谢。
随后记者韦尔娜继续道:
“总理先生,这不是招待会,而是射击场,您是唯一的靶子,上千只枪口都瞄准了你,你不能进去。”
我们有理由相信,韦尔娜应该是得到了相关不利于中方的消息,所以才善意提醒周恩来。
周恩来拍了拍韦尔娜的肩膀,镇定地说:
“放心吧,新德里的子弹打不倒我!”
当周恩来走向讲台之时,听到讲台下传出不和谐的声音“中国佬,滚出去!”很多印度人和印度媒体,已经被反对党的思想所控制,民族虚荣心空前高涨,大概除了英、美,他们瞧不起任何国家。
在回答问题前,周恩来喝了一口水,说道:
“有位朋友告诉我,在座有不少是战神鸠摩罗的子孙,准备好了炮火轰击我。我觉得,心里有火、有气,就应该发出来,我愿意承受。因为,我是你们的朋友。”
周恩来仍然保持不卑不亢,和十足的诚意,即便他清楚很多记者不怀好意,但仍愿意以理服人。
一个印度记者马上站起来提问:
“请问周恩来先生,中印边界的领土划分已经十分明确,难道还有什么必要再进行谈判、重新划分吗?”
对于这种无语的问题,周恩来耐心回答:
“如果你对中印边境的百年历史多做些研究,并倾听一下中国政府的呼声,我想,你是不会提出这种问题的。”
中国和印度的边境在周恩来此次访印之前,从没有明确划分过,这个印度记者明显是在无理取闹。一开场,火药味就弥漫开来。
一位路透社记者站起来:
“总理先生口口声声要靠谈判来解决问题,请问,原本属于别人的东西,你认为有什么资格和必要去讨论这东西的归属吗?”
周恩来严肃地回道:
“詹姆斯先生,在国与国的领土纠纷中,你刚才的比喻显然不十分恰当。如果一个强盗夺走了别人的东西,那么原物的主人不该向强盗讨还吗?”
詹姆斯恼羞成怒:
“你敢说印度政府是强盗?”
周恩来笑着回答:
“强盗有,但不是印度,而是英国殖民政策,中国和印度是朋友,而且应该是永远的朋友。”
在中国建国初期,印度一直保持和中国的友好态度,甚至一度成为中国和西方的传话筒,而当时中国已经树敌于美国,不希望和印度将关系搞砸,所以对于印度问题,毛主席和中央一直保持着克制和诚意,希望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对于这名英国记者,想必也应该清楚在朝鲜战场上,英军的第28旅、29旅被志愿军打得狼狈不堪,根本不是对手,难道他想通过这场记者招待会,找回些许面子吗?
很快,又一位记者站起来问道:
“总理先生,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吗?”
总理回道:
“没错,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过于久远的且不说,至少在元代,西藏就已经是中国的领土。”
这名记者反驳道:
“您说的元代,距离现在时间太短了。”
总理继续说:
“中国的元代距离现在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如果看来,700多年都是时间短的话,那么到现在为止,美国也不过只有100多年的历史,这样的话,是不是美国就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呢?这显然是荒谬的。”
周总理的几句话,令这位记者顿时哑口无言。事实上,一定程度上讲,当时印度和其他一些记者,根本没有所谓的外交礼仪,问的问题大多歪曲事实、强词夺理,他们想要以刁钻、刻薄的问题让总理出丑,但周总理总能完美的化解,总理之辩才,由此可见一斑。
一名印度记者突然喊道:
“不管怎么说,你们是侵略者,是你们伤害了印度的感情,你们要滚出去。”
很明显,这位记者所说的话,早已超出了外交场合的限制,开始了胡搅蛮缠。
周恩来态度冷静:
“如果说伤害感情,我想反问一句,究竟是谁伤害了谁?去年我国在平定西藏叛乱时,明知道有些人在背后搞鬼,我们并没有责怪,而是采取军事行动前,电告贵国政府,保证对印度侨民提供保护。”
“在边界纠纷中,中国军队没有前进一步,连例行的边界巡逻也停止了,我们伤害谁了?可是印度政府呢?面对领土纠纷拒不谈判,至今不断派出军队在我领土内巡逻。去年4月,在贵国孟买,政府怂恿一批歹徒,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肖像贴在总领事馆的墙上,往肖像上抛鸡蛋、烂西红柿和砖瓦泥块。
“请问,这是什么?这不仅伤害了我们的感情,而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侮辱。”
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陈毅突然发言:
“够了,不要狡辩了,我只说一句,中国是受到了损害了。毛泽东主席有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谓予不信,皇天可鉴。”
陈毅被这帮印度记者逼得实在忍无可忍,但是,其说话的分量是众所周知的,陈毅不仅是外交部长,更是一位身经百战的统帅。
7分钟的掌声周恩来马上拿回话筒:
“请原谅,我的外交部长是一时愤慨所致,并非危言恫吓。”
从建国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长的速度是有目共睹的,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以极其差劲的武器,击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在100年多来,中国从未如此的团结和强大,正所谓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最后,周恩来说道:
“中印两国都曾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和蹂躏。中印两国应该友好、和睦。自家的事情好商量,绝不能让边界纠纷再继续扩大,以致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
浓烈火药味道开始消散,不论如何,周总理态度已经很明确了,中国友好的大门一直敞开着,决定双方关系的不在中国,而在印度。
韦尔娜突兀地站起来,严肃地问道:
“我还有一个问题,总理先生能够坦诚相告吗?”
周恩来回道:
“我想,我会尽其所能地回答你,你就问吧。”
韦尔娜笑吟吟地问道:
“据我所知,您今年已经62岁了,比我的父亲还要大8岁,可是,为什么仍然那么年轻、俊美,像个小伙子,能回答吗?”
在这个提问下,全场爆发出一阵畅快的笑声,之前剑拔弩张的气氛被一扫而空。周恩来有些无奈地看了看陈毅,很明显,陈毅都快要笑出声了。
“这样的问题,我可以不回答吗?”
跟之前唇枪舌剑相比,此时的周恩来,也有多少有点腼腆了。
答复周恩来的却是来自全场的“不行”,上千名记者用不同的语言,告诉周恩来,必须要回答。周恩来搓了搓手,说道:
“好,我回答,我只是按照东方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行生活的。”
总理说完后,场下爆发出浪潮般的掌声,掌声时长7分钟,周恩来以他的睿智、才华和风骨,令全场记者所折服。
总理传达了中国对和平的向往,也表明了我国的立场,中方已经将能做的全做了,剩下的就看印度政府了。
对于这次访问,印方无动于衷,并继续他们在边界的军事活动。既然高层会谈达不到预期效果,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兵戎相见了。
不论在多么复杂的外交场合,周总理都可以从容应对,并完美、周全地解决问题,总理以他非凡的才能和智慧,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文/九鱼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