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是云筝,专注女生自我成长。云筝一直有偿征稿,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私信“征稿函”,查看云筝的征稿信息。私信“投稿”,可查看100份投稿资源。

本文作者:云筝

得益于初级会计的延考,憋了好久没看书的习惯忍不住想要捡起。

本打算在5月考试前暂时不要看书了,之前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但是每天只有初级会计和英语的生活不免有些乏味。

于我而言,阅读和倩女幽魂手游是永远的快乐调剂品。

闺蜜喵小姐给脑子空空的我出谋划策,提议要不要写一写问答式的时间管理文章。

感谢喵喵的好意,但是我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因为不知道问答式怎么写。

无意中看到作者纪元的《哪有没时间这回事》,问答式不方便写,也许时间管理之早起篇可以稍微写写。

每一个早起的时光(看完哪有没时间这回事)(1)

01.要快乐地早起

最近在培养的习惯是早起。

说起来惭愧,去年还写了一篇如何早起的文章(2022年,我想做一个早起型人,8个无痛早起的小方法分享给你),但是冬天太冷,加上目标不强,又放弃了。

最近为了学习初会和编辑公号,环顾一天的时间安排之后,发现还是早起来操作最好。

早上那一段无人打扰的静谧时光,大概是一天里头脑最清醒的时候。

晚上的产出效率低得可怕,还不能好好陪陈宝贝玩耍。

很多人对早起的概念,都是“早起来跑步、健身、学习、看书”等等,给早起之后安排了一系列需要耗费心力的事情。

殊不知,“早起”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于晚睡党来说,要让他们改变作息,那更是难上加难。

没有一颗苦修心,实在难以长时间坚持。

读完《哪有没时间这回事》这本书,第一个收获就是:早起既可以是手段,也可以是直接结果。

很多人都把早起当做是手段,结果都死在“早起”这一步。连早起都没有做到,何来早起之后的任务呢?

不如先把早起当结果。

把早起当结果,只要在自己安排的时间段起来了,你就能堂而皇之地给自己一点及时奖励。

纪元老师在书里写道:

早起后是要逐渐进入状态的,开始时并不是那么清醒。

早上醒来之后,脑子还不太清醒时,我会拿起手机先玩会倩女,等到了起来的闹钟响了再起来。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介绍了早起的2个闹钟:wake和up,两者间隔3分钟。

我安排的wake和up闹钟,间隔半小时,为了自己能完全清醒并且下床。

所以我把wake闹钟设在4点,up闹钟设在4点半。

中间的半小时,可以眯一会,当做大脑清醒的缓冲;也可以玩会游戏,当做醒来的及时奖励。

(之前一直以为玩游戏是早起的奖励,原来“醒来”这一步我就已经给自己奖励了呀。)

Wake和up闹钟每天都可以是活动的,按自己的需要来定,不一定要固定在4点。

中间的间隔时间也是灵活的。最近这几天已经改成4点20和4点半,间隔10分钟。

我们都知道,早起不是目的,早起之后用来自我提升才是目的。

但是人都是有惰性的,把早起设计得好玩一点,才能有后来的自我提升机会啊。

看完《哪有没时间这回事》,我只想当一个快乐的自律er,才不要当苦行僧。

每一个早起的时光(看完哪有没时间这回事)(2)

02.把晚上的活动安排到早上

纪元老师早起的契机,是他晚上想看电影,太太无意中一句“明天再看吧”让他顿悟,为什么不能早上起来看电影呢?

把晚上想干的事都挪到早上,既不影响作息,又可以把事情都做了,岂不是两全其美?于是他就美美地睡去了。

看到这一段,我也突然顿悟,原来早起还能这么玩呀。

有些人喜欢在晚上趁着夜深人静学习,或者偷一把时间玩乐。

有很多人鼓励下班后2小时进行学习提升,如果你没结婚,下班后的时间都是自己的,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如果你结婚了,那下班后2小时的高效增值时间,很难控制。因为你的时间不止是你的,还是家人的,得付出一些时间陪伴家人和孩子。

但早起是每个人都可以控制的。

无论你身处何方、结没结婚,早起那一会,既不用陪孩子(如果孩子才一两岁,可能需要),也没人会来打扰你。

我们不妨学习一下纪元老师的做法,转变一下思维,把晚上安排的事情都挪到早上去。

谁说早起不能用来在游戏世界里大杀四方?

谁说早起不能用来酣畅淋漓地看一场电影?

谁说早起不能用来刷刷短视频?

这些杀时间“利器”,放到早上未尝不可。听上去我们浪费了宝贵的早起时间,但是这样做,起码早睡早起做到了呀。

如果做不到用早起时间来进行自我增值,必须舍弃一点的话,那我宁可先舍弃“自我增值”,先保证早起。

哪怕这一段时间起来,我都在“浪费”时间玩游戏,但是已经先做到了第一步“起来”,等到哪天想看书或者学习,只要去看书或者学习就好,不需要再进行“早起 学习”这样的组合习惯了。

想要自我增值的小伙伴,可以把“早起 玩乐”到“早起 自我增值”的这段时间,看做是一个缓冲。

时间长短看个人性格。

我是每天挂着倩女,然后写作。因为还做不到一直不停地写。

把倩女的界面缩小,写作间隙偶尔撇几眼就行,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也不算太打扰。

而且因为又玩又写,还让我挺开心的。

早起可不止“苦修”,还适合“及时行乐”哟。

每一个早起的时光(看完哪有没时间这回事)(3)

(Purple小姐姐每天五点多就开始在世界频道喊队伍)

03.早起不是困的原罪

白天犯困是综合原因产生的,并不是早起直接导致的结果。

夏天下午普遍比冬天下午更让人困倦,所谓“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便是如此。

很多人觉得早起废一天,因为起得太早,上午还没过完就没精神了。

纪元老师在书里给出了答案:

困倦感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是你的身体在试图告诉你该休息了。困不是问题,困的时候挺着不休息才是问题。

大约每隔4小时,人就会迎来一次低潮,这就是该休息的时候了。早起只会影响“波谷”的位置,而不是它产生的原因。

正是这段话让我毫无顾虑地早起了。

怕疲倦,那就安排休息时间。

纪元老师说他会安排在8点左右小憇18分钟,中午和下午也会安排时间休息。

对应4小时疲倦机制,我安排自己8点半上班前小睡15分钟左右,午休小睡一会。下班后就没时间休息了。

这两天我发现,自己的波谷位置大概在10点半左右。

看来4小时也不太绝对,大家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规律。

每一个早起的时光(看完哪有没时间这回事)(4)

(才发现早间的7点多敲了个0 - -)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让我收获很多,即扫除了一些自律上面的障碍,也转变了一些思维。

4月底坚持到现在,早起还不到2个礼拜,还处于“艰苦绝卓”的培养时期。

但是,只要坚持适合自己的方法,相信早起一定不再是难题。

借用伊心的言辞,早起写作是独属于我一个人的“英雄主义”,是独自在“山洞里练功”。

希望小伙伴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英雄主义”,找到自己“练功”的方法。

每一个早起的时光(看完哪有没时间这回事)(5)

往期内容:

正确的自律,让人上瘾

内心的充实感,是我们给予自己的

这是一条通往个人IP的捷径

作者介绍:

云筝,喜欢各种小习惯,专注个人成长、自律精进和读书写作。每日精进一点点,跬步也能至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