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江岸边一片遮阳蔽日的柳树,黑瓦顶马头墙的老屋、院中的水井,屋檐边沉重沧桑的石磨、砍柴捉泥鳅的小伙伴、世代生活在这贫瘠土地上憨厚淳朴的乡亲、九华山头天门——大士阁,以及墙壁四周斑驳破损的天主堂钟楼……这一切,像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至今仍保留在我封存的记忆里。每当我接送孙儿去学校,一路上看到一些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孩子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过去与童年,眼前也仿佛浮现出童年一些零零碎碎的生活片断。

童年的记忆完整版(童年的记忆)(1)

童年的记忆完整版(童年的记忆)(2)

一次,做蔑匠的父亲带我去长龙山坡势较陡的山峰砍竹子,我爬到一半的时候怎么也走不动了,就对父亲说:“大(爸),我腿痛,实在没劲往上爬了,就在这半山腰随便砍一点吧。”

父亲说:“不行,这半山腰早被别人砍过多回了,哪儿还有多少竹子!只有到山顶竹子才会又多又好。”并一再鼓励道:“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只要不怕苦,有恒心,不半途而废,一定能成功。不信,你到了山顶,收获的不仅仅是你想要砍的竹子,而且还会看到你平时看不到的风景。”真的吗?当然真的!

在父亲的鼓励下,我撅着屁股一个劲儿地往上爬,当我气喘吁吁地爬到山顶时,果然和父亲一会儿就砍了四捆上等的水竹和桂竹。休息时我站在高高的山巅上放眼远眺,视野非常开阔,发现贫穷的家乡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非常美:鹊江嵌入长江的怀抱之中,就像一条无边的银河,绿荫环抱的江边小镇(大通)好似一条长长的绿带,房顶升起的袅袅炊烟时隐时现,清澈奔腾的鹊江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江里的小轮、拖驳和大小渔船来回穿梭,好一派繁荣的景象,金烂烂的油菜花点缀在绿油油的稻田里一望无垠,就像一幅美丽的油画。没想到,父亲一句鼓励的话语竟让我克服了登山的疲劳,得到了如此美妙的收获。

童年的记忆完整版(童年的记忆)(3)

父亲虽然是个穷蔑匠,大字不识几个,但他的言传身教却影响了我的童年,深烙在我的脑海里,乃至改变了我的一生。

一天,上小学四年级的我刚回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子牵着一条小狗站在门口要饭,我很不耐烦地用手推了推他说:“我家很穷,母亲有病只好忍着,自家都吃不饱,哪有吃的给你呀?”没想到我的言行,正好被心地善良的父亲看在眼里,他跑过来责备我:“你不能这样,小孩子要有德行,要懂事,人家这么大年纪,没有难处能上门吗?”说完,父亲就跑到房间从篮子里拿出积攒多日、用来换取油盐钱和母亲药钱的鸡蛋塞到这位老头子手上。从未吃过鸡蛋的我心疼得眼泪都掉了下来。事后,父亲教育我说:“人要多做点好事,多积点德,多帮助和接济有困难的人。”

现在,我那乐于助人的父亲早已驾鹤西去,但他留给我儿时的教诲就像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也许,父亲认为这些言行就是做人的起码标准和原则,并未觉得有多么高尚,但它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受益终生。

记得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上大学读书、经历文化大革命、直至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竞争中,我曾遇到过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和挫折,每当我想打退堂鼓或心灰意冷的时候,耳边总会萦绕着父亲富有哲理的话语,眼前不断浮现出儿时与父亲经历的一些事情。他仿佛在冥冥之中告之我不能灰心泄气,不能怕苦失志,不能半途而废,要有与困难挫折作斗争的信心、有敢攀高峰的勇气和独辟蹊径的精神。

这么多年来,正是凭着父亲教我的这些朴素、优秀的品质,使我在生活中学会了挑战和关爱他人,学会了逆境中生存,也使我从鹊江边小镇,走进了美丽的铜陵山城,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更使我在山城之巅看到了许多人生的美丽风景。

作者:何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