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到“X美发”的时候是在送阿晴上学的路上。

人真是奇怪的生物。以前她的店就在我小区门口,每天路过很多次,也就是打个招呼,点头之交而已。后来我搬家,她的店也被拆了,在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下甚至后会有期的想法中的偶遇了,反而觉得这缘分来的珍贵。

再后来,我老公和两个孩子就成了她的忠实顾客。

她老笑我瞧不起她,一家四口,三个人的头发给她剪,就我的不给她剪。

我说他们能接受你的五毛钱特效,我不行,对于发型还是有点追求的,哈哈。

所以她的客人主要是小孩/老人/和对发型要求不太高的男士。

小孩一次15块,大人一次20块。

理发的时候偶尔会分心,但总体还算是认真,仔细的。

有一阵,我老公就在公司附近那边理发,图个方便。她以为是自己的技术不行,为此跑去学习精修鬓角线,买了个超薄电剪,还专门为他设计了发型,叫我转告老公务必来体验下。

老板娘大概四十出头吧,本地人。

经常穿的一身黑,瘦瘦的,高颧骨有点显老。一双大眼睛很爱流眼泪,每每讲到心酸处大眼睛总是失控。倔强的高跟鞋不离脚,这个对于一天要站十几个小时的人来说,没点真功夫是来不了。

一个女人开的理发店(那个开理发店的女人)(1)

小朋友剪头发时候的表情是这样的

娘家也算是“理发世家”。老爸理发多年,她跟姐姐和弟弟都在十几岁就被送去理发店做学徒,后来一起开理发店。

结婚后本打算在家安心带孩子,无奈老公不给力,没有钱花,日子过不下去。于是独自带着孩子出来,重操旧业,自立门户。

从女儿几个月到现在已经初中了,这其中的多少辛酸泪,我想都不敢想,也是我绝对承受不住的。

有时候我带孩子去剪头发,她也会说我,就带个孩子还搞得这么憔悴。如果是我老公说这话,我肯定原地爆炸,但是她的嘴里说出来,我多少有点无力反驳了,哈哈。

两个孩子经常在排队的时候跑去看附近冰店老板做冰(供酒店/海鲜店的那种),机器一响,冰末飞奔而出,夫妻两口子一个铲冰,一个装袋。两个孩子看的津津有味,百看不厌。有时候上学路上经过的时候,我们还经常猜老板这时候有没有在做冰。这个通常都是我赢得多,因为她俩还缺乏常识:冬天用冰少,夏天用冰多。

一个女人开的理发店(那个开理发店的女人)(2)

列队观摩-认真的很

我自己也很喜欢这一段路上绿树成荫的感觉。特别是夏天,从二环拐进来,会明显感到凉快不少。路边树下经常有附近店老板摆的茶桌,浓浓的生活气息,很惬意的感觉。

一个女人开的理发店(那个开理发店的女人)(3)

晚上又换装文艺风,如梦如幻的夜市。

排队人多的时候,看的出老板娘还是蛮紧张的。一个个打招呼,告知下还要等多久,请客人坐下来等,生怕客人等不及走掉了。

对我这样的老客,价格从12块涨到15块的时候也会半开玩笑式的问我会不会生气。小心翼翼的维系着每一位客人。

平时聊天大大咧咧的人,涉及到生意的时候,那种谨慎和不安又让她判若俩人。

她平时也爱跟客人讲自己的遭遇。

从老家带孩子出来后,前夫一直没管过孩子,也没有联系过,直到孩子要读书,需要上户口。打了N多电话,对方一直不接,实在没办法,去妇联求助才算把电话给打通,那天刚好是情人节。

自己开理发店赚的钱,怕前夫来讹,分了三份:老妈,姐姐和弟弟,请他们收着。结果,弟弟还把那10万块钱给吞了。

偶尔有客人进门直接就问:给不给摸? 有一次客人讲话实在难听,她怼了回去。客人直接把店给砸了,报了警才算了事。

以前租的店环境很差,她跟女儿住在上面阁楼,夜里老鼠横行。怕女儿被咬到,她经常半夜里起来跟一只肥硕的大老鼠对视,她说那老鼠都不怕她的(福州的老鼠和蟑螂确实很大)。后来为了女儿的健康,还是咬牙租了一套商品房。

后来那边被拆了,新店位置和环境好多了。但这边理发店也多,有时候甚至为了揽客,不惜被同行KO也要去拼一把。

你看,她就是这样,一面哭诉社会的不公,一面兢兢业业的维持着生意,养大女儿,还买了房。

有人说,她像个祥林嫂,絮絮叨叨跟客人讲自己的悲惨经历,博取同情很不体面。可实际上,生活的飓风袭来之时,微小如尘埃的我们单单是随风而动,顺势而为就已经用尽全力,诚惶诚恐了,哪里还有精力去管舞姿优美不优美呢。

晴澜茶坊,80后全职妈妈一枚,混迹于鼓楼西湖公园一带。

每次快被情绪的潮水吞没时,向外看,向远看,总能托起我,慢慢上岸。

同在福州的你正经历着什么,有没有想要跟我分享的人或事,很期待你的留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