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000字,读完需要7分钟,可能有点长,但图多有趣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1)

不同年龄段的人,看电视根本看不到一块儿去,在家里抢过遥控器换台的人,对这一点都深有体会。

岁月带来的审美隔离,几乎无法调和

但是,有一部国产剧,却能让60后、70后、80后安安静静的围坐在电视机前。

它一播出就创造了89.4%的收视率神话,重播3000余次,“霸屏”三十余年。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2)

它是你寒暑假固定出现的老朋友,狂补作业时熟悉的背景音。

也许你从未连贯看过25集,却能听到一句台词,就知道讲到了哪个故事。

它就是聊过无数遍,但怎么说都不会厌的

——86版《西游记》。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3)

01

“美人群像,身姿摇曳,顾盼生辉”

这是观众对86版《西游记》最直观的感受。

女儿国国国王、嫦娥仙子、杏花仙子、玉兔精、万圣公主、老鼠精、玉面狐狸、蜘蛛精、白骨精、高翠兰、殷小姐......

为了还原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杨洁导演几乎用遍了当时中国最好看的女演员们。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4)

尽管经费和时间都极紧张,《西游记》的选角却始终非常严谨。

宝相庄严的观音大士——左大玢↓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5)

性感纯真的老鼠精——常青↓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6)

娇嗔可人的玉面狐狸——郑益萍↓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7)

灵动妖娆的万圣公主——张青↓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8)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9)

国色天香的女儿国国王——朱琳↓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10)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11)

清冷自持的仙气、

妩媚入骨的妖气、

温柔缱绻的人间烟火气。

各有特色,美的别致。

她们来自各地的歌舞团、文工团、京剧院、昆曲剧院,个个都有歌舞功底,身段优美。

“杏花仙子”王苓华,上海歌剧舞剧院的专业舞蹈演员↓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12)

“高小姐”魏慧丽,京剧花旦,师从俞砚霞、李玉茹等多位名家↓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13)

“玉兔精”李玲玉,在北京红旗越剧团接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攻小生徐派↓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14)

天宫的仙女,走路身姿要有仙子的仪态↓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15)

地上的妖精,眼波流转之间活色生香↓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16)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17)

即使是伴舞的无名仙女、出场惊鸿一瞥的小腊梅精,都是盛世美颜↓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18)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19)

有几位主要的女性角色,不仅美,而且“来头”很大。

邱佩宁,被称为“最美嫦娥”。

她1958年出生在北京,诞生于军人世家,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舞蹈专业。

86版《西游记》中,嫦娥的服饰、妆面以淡色为主,唯有眉间和朱唇一点亮红。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20)

显得她孤高清冷,充满写意之美。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21)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22)

嫦娥在天宫玉帝宴席上献舞一幕,演员的出尘之姿,再加上舞蹈功底的加持,让观众过目难忘。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23)

杨春霞,中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被称为“上海第一旦”。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24)

她饰演的白骨精,不怒自威,阴狠狡诈,颇有女王范儿。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25)

明明塑造的妖精形象深入人心,她却多年来禁谈参演西游记一事。

因为杨春霞原本对“白骨精”的角色非常抗拒,她是以饰演“女儿国国王”为交换条件才进组的。

最后,杨洁导演还是为了呈现效果而没能兑现承诺。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26)

杨洁在自传《敢问路在何方》中遗憾的写道:

关于她演女儿国国王的事,我却不得不食言了。

因为女演员是无法改变形象的,我不能让观众误以为女王是白骨精变的呀。

我违背了当初的诺言,不知道杨春霞是不是还在为此恨我?

这段话带着浓重的的自责、苦涩和无奈。

这不禁让人想起86版《西游记》极尽艰苦的拍摄条件,和剧组有如“九九八十一难”的坎坷历程。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27)

02

“同行闲言碎语、专家指手画脚、经费永远短缺。”

这是拍摄期间杨洁导演要面对的主要困难。

《西游记》作为国内第一部古装神话剧,拍摄时间长达六年,边拍边播。

剧中镜头全部为实景,首开了电视剧出国拍摄的先例。

天竺部分的戏取景自泰国↓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28)

虽然作品备受观众热爱,但是伴随名气而来的,是批评、不解和争议。

有媒体发文抨击,说《西游记》配乐中引用的电声乐器太“洋”,不行。

还有报纸表示,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唱法太通俗,不行。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29)

如果不是杨洁导演的坚持和反抗,今天我们就听不到片头那段经典的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biubiubiubiu~”了。

毕竟,只有变幻多端、又酷又潮的音乐,才配得上《西游记》神鬼莫测的剧情。

也只有不拘泥于“民族传统”,才能拍出这一个上天庭、下地府的神话故事。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30)

除了明面上的批评,剧组还要应对来自背后的“小报告”。

这些指责,大都指向了《西游记》长达六年两个月的拍摄周期。

其实,86版《西游记》的“难产”,主要有三个原因:

实拍取景地多、摄影器材短缺、特技制作困难。

在国内旅游的朋友,经常会看到景区用大字标注着“《西游记》取景地”。

这也成为了不少景点高调宣传的“卖点”。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31)

为《西游记》取景时,杨洁导演就计划将祖国的佛刹道观、秀丽山川,用西游故事串联、推介出去。

一是想以景托情,体现《西游记》中的“游”字,另一方面,也是想弥补特效的短板。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32)

为了这个目标,剧组踏遍了26个省,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跑了六七十个景点采景。

在三十多年前,国内旅游业还没兴起,九寨沟、张家界等景区尚未开发,只是一片景色秀丽的荒郊野岭。

山路陡峭,基础设施和物资匮乏。

主创人员只能在野外艰难跋涉,风餐露宿,几度遭遇生命危险。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33)

有他们的付出,这才有了《西游记》中那一个个风景如画、极度贴合故事的实拍场景。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34)

然而,剧组在前方吃尽苦头,后方的小报告也一个个打到了上头。

“国家不该拿这么多的钱让她去游山玩水!”

“怎么还跑到泰国、印度去拍了?国内没玩儿够,又跑国外玩儿去了?”

“谁拍电视剧会这么慢?绣花也绣出来了!”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35)

六年两个月,拍摄25集,确实不快,却有难以启齿的原因。

堂堂央视《西游记》剧组,却只有一台摄影机,一个摄像师。

设备限制,让剧组无法同时多角度拍摄,效率非常低。

唯一的摄像师王崇秋,是杨洁导演的丈夫。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36)

在“举报”压力下,上面专门成立了调查组进驻剧组,了解情况。

不仅没有预想的“滥用经费”,调查组反而觉得这剧组实在是太惨了:

演员们搏命拍着特技动作的危险戏,却只拿普通戏的钱。

师徒四人从威亚上掉下来都不是一次两次。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37)

猪八戒摔下来了...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38)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39)

每顿饭五毛钱经费,在当时已经相对繁华的广州地区,却连一小碗六个饺子都吃不起。

在野外实地拍摄时,几百上千的工作人员,有馒头咸菜就很满足,偶尔加餐几毛钱补助那就是“过年”。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40)

师徒四人上镜是主演,下来就要和工作人员一起搬箱子拉绳子↓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41)

为了省钱,恨不得一个演员掰七八瓣儿用。

“沙僧”闫怀礼,分饰8个配角↓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42)

唐僧迟重瑞,还兼职了井龙王、天庭文臣等角色↓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43)

省着省着,拍到15集时,剧组还是彻底没钱了。

杨洁被台里要求停拍,但是整个团队都不想放弃,大家想尽各种办法。

当时影视作品商业化还没有开始,台里又要求杨洁只能“贷款”,不许接受“投资”。

最后,还是“蜈蚣精”兼制片副主任李鸿昌,拉来了三百万贷款。

这笔钱来自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44)

但是,不幸的是,除了剧组人员的酬劳之外,外界的物价、景区票价都上涨了。

这些钱,勉勉强强只够拍完10集。

这就是86版西游记最终只有25集的原因,真的让人心酸。

03

在接受《时代人物》专访时,杨洁解释了她撰写回忆录《敢问路在何方》的原因。

“我写这本书并不是诉苦。

我就是想告诉人们,在那样一个时代里,我们这些人是那样工作的。

我忘不了那个时代,那是个以艰苦奋斗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为荣的时代,也是个开创的时代。

虽然我书里写的只是点点滴滴的记忆,但却是对那个时代的纪念。”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45)

一个时代,无论再如何缅怀,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但是一代人的精神,是可以传承下去的。

前几年的舆论焦点,大都集中于“流量明星”、“抠图替身”、“数字台词”等行业乱象。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46)

现如今,一部新剧的宣传,却会始于美术概念图的高水平、“服道化”的精细度。

有作品傍身、演技扎实的演员,会被大众真正认可。

无名小卒,也会因为亮眼的角色而被关注。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47)

徒有样貌没有演技的流量,在肉眼可见的扑街。

良心制作的好剧,也会赢得观众发自内心的赞誉。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48)

整个行业在进化。

优秀前辈们存在的意义,并不是用来衬托现状的不堪。

他们燃尽自己的青春,不计名利和代价,怀抱一颗初心。

非常单纯的,只为了做成一件事。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49)

他们既不是鞭策的工具,也不是拉踩的素材。

他们是漆黑海面上,温和照耀着的灯塔。

不需刻意彰显什么,只是在那里,就足够了。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50)

86版西游记居然还有这样的亮点(重播3000次霸屏三十年)(51)

参考资料:

《敢问路在何方》杨洁

《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杨洁

时代人物 “86版《西游记》导演杨洁去世,曾言拍《西游记》难比西天取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