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地炫技再燃烧到底(理智地炫技再燃烧到底)(1)

文 | 张可驹

如果你认为,在舞台上的某些曲目安排并不合理,你又为何要去听呢?这几年,我欣赏宁峰演出的两场“不合理”的独奏会,却都属于自己印象最深的观演经历。其中一场,是2019年年底,他在上交主厅演出巴赫的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另一场就是今年9月10日,小提琴家在上海音乐厅演出的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

两套巨作,都是一场拉完。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样的安排是绝对“不合理”的,哪怕你告知作曲家本人,他们恐怕也只会目瞪口呆。无论在这些作品问世的年代,还是其后的一个或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它们基本都只是被零散地演奏。一方面,这些作品开拓小提琴的技巧功能,对演奏者的技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连续演奏的难度并非相加,而至少是相乘。另一方面,听众的接受度也是问题。分量叠加所带来的负担,并非人人都能接受——大多数听众并非来见证一位演奏家的自我挑战,而是想要领略音乐本身的美。

如今,全集式的独奏会与室内乐已经铺天盖地,品质却是泥沙俱下。真正能驾驭这么演奏的人,极少。宁峰却是其中之一,巴赫六首“小无”,帕格尼尼“24首”让你感到:这原本未必合理的设计,在这样极小概率的人身上,就是合理的。

理智地炫技再燃烧到底(理智地炫技再燃烧到底)(2)

宁峰的整场演出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本文的标题:理智地炫技,再燃烧到底。帕格尼尼的音乐自带狂热的气质,演奏者却不能一味进入自我的狂欢。宁峰演奏中的冷静在于两个方面:第一,面对这场不断冲刺般的“长跑”,他为每一曲都精心计算了体能和音乐表现的强度。听过他在现场以更放手一搏的姿态演奏部分作品,但此时,宁峰首先以每一首的完成度为考量;第二个方面,恰恰就是当宁峰良好地完成每一首之后,就有一种持续高能,且一直燃烧到底的效果。

帕格尼尼对每一首随想曲的难关设计是相当清楚的,宁峰演奏的完成度与音乐魅力的渐进,在这些作品中也是统一的:他呈现良好的完成度之后,强烈的魅力就随之出现。宁峰所做的却还不止于此,或者说,他将我们带向完成度的深层——音质、音准、音量、发音的颗粒性,对种种复杂技巧的抽丝剥茧,妙就妙在各方面的完成度没有短板。他并不在某些方面做得特别突出,却也不在某一方面做出妥协。正如他并不狂飙速度,却也不减慢速度以巧妙“换档”为自己减负;并不刻意突出发音的字字珠玑,对音符颗粒性的呈现却让人难做苛评。

宁峰并未特别渲染强烈的音响表现,而是将他一贯温和迷人的音质,同刺激性的音响做了充分的调和;连顿弓不必火花四射,快速换把无需闪电式的刺激,只要前者每“字”到位,流动畅快,后者在不妥协的速度中从容不迫,稳准随心,各自所承载的超技魅力就自然被逼现出来。一言以蔽之,帕格尼尼已经告诉演奏者该怎么炫技,只要能在一个技巧的高度上完成,便会充分为音乐服务,也就是让人热血沸腾地一炫到底。但要实践这个过程,深厚的超技功底和事先的、临场的冷静控制,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宁峰显然是名副其实的帕格尼尼专家,他不仅限于技巧的完成度,而是进一步流露超越硬技巧,深入整套作品全局的眼光。“24首”当中,帕格尼尼其实是从不同的方向,构思技巧与音乐融合的效果。宁峰的专家手笔,恰恰在于对作曲家每一方向的考量,都给予充分的关注、实践。

处理音乐性最丰富的几首,如第5、第9、第13和第24号,宁峰多少是以演奏动人的小提琴小品的思路来拉,而非仅仅“没有忽视”炫技之作的内涵。帕格尼尼在某些作品中追求特殊效果,如第6号与第14号,前者是结构复杂的和弦持续推进,后者强调进行曲般的强劲节奏感。第6号有着“神秘”的别名,宁峰却通过阴郁的音响效果,提示出该作超越时代的风格。那种打破常规性的歌唱之美,而渲染带有撕裂状态的音乐情感,如果跳脱“帕格尼尼”的背景,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现代的。

尽管宁峰表现整套作品偏理性,在此却不介意将此曲的超前效果大为突出,比他在唱片中更注重音色美的处理冒险不少。同样,刻画第14号的进行曲节奏,小提琴家也有豪爽的气势。需知,在那样持续的冲刺之中,节奏感的把握是非常突出的技巧。如果没有游刃有余的控制力,在如此极限状态下持续把握节奏的稳固,继而刻画种种微妙韵味,是根本不可能的。理智是框架而非局限,为了原作的需要,宁峰并不会拘泥于“安全地带”,正如表现第19号中“很快的快板”,他绝对是拿出了敢死队般的气势。

理智地炫技再燃烧到底(理智地炫技再燃烧到底)(3)

可即便如此,小提琴家拉到最后一首随想曲时,依旧让我感叹:还真是轻松啊!居然拉得这么信手拈来?帕格尼尼的作品结束后,宁峰并不意外地演出了巴赫无伴奏的慢乐章,然后让人震惊的事发生了。有听众半开玩笑地喊,要他加演恩斯特的超级难曲——《舒伯特“魔王”变奏曲》。宁峰说:好,那就再来一个,“魔王”。说实话,我怀疑全场除了他自己,没有一个人相信他会真的这么加。就完成度来说,宁峰的基本水平依旧挺立,这样的现场,一生听一次也足够。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