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里的元若什么时候喜欢明兰的(郡主答应元若娶明兰)(1)

元若考取功名后,第一件事就是希望求娶明兰为妻。郡主不仅没有阻拦,还表示特别赞同,且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如今也有了功名,也不算委屈了明兰。

郡主此时的态度比起之前可谓天壤之别。

从前在她眼中的盛家门第不高,虽有侯府嫡女为主母,但儿子也只是一个小官,虽然不至于看不起,但是要与对方结亲那是万万不行的。

元若喜欢盛家庶女,甚至要娶对方为妻这件事对她来说就是大辱。就像她在顾候家吃席面时意有所指告诉邕王妃那个笑话一样,虽有助明兰脱困之意,但也表明了自己是真看不上盛家门第。

知否里的元若什么时候喜欢明兰的(郡主答应元若娶明兰)(2)

如今元若虽成了鳏夫,名声也没有原先好听,但他考取了功名,又有国公府做后台,其实在身份上并没有减损什么,从他后来迎娶了高官之女申氏可以看出来,元若求娶空间还是很大的。

可郡主却说出不算委屈了明兰这样的话,我想排除了郡主内心对自己儿子那份亏欠的感情因素外,最大的可能性是郡主认可了盛家如今的地位,并感知盛家在未来一定有更好的前程。

与盛家联姻,利大于弊。

知否里的元若什么时候喜欢明兰的(郡主答应元若娶明兰)(3)

1

先来看看盛家的情况。

盛竑为五品京官,其实这官位在郡主前是没什么看头的。后来他的儿子盛长栢也高中进士成了新进官员,且与海家联姻,虽比过去有前景些,但对于郡主来说依然不算什么资本。

这样的盛家最多是新贵人家,但是比起稳居京都的高门大户还是缺少世家大族的底蕴。

世家大族往往是看不上新贵们的,两者就像名门与暴发户一样,即便他们财力不相上下,但是举手投足间那份高贵和眼界是很难被超越的。

顾廷烨这种靠自己真枪实弹获得身份地位的人尚且不被那些权贵们所接纳,何况才冒出尖没站稳脚跟的盛家呢。

总之,这样的盛家在郡主眼中还是稍欠了些,平日往来还可,结亲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后她选择了与她家身份匹配的县主,这里面虽然有被迫的不得已,但是比起与盛家结亲,我想郡主更愿意自己儿子娶县主为妻。

因为以她的身份必然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知否里的元若什么时候喜欢明兰的(郡主答应元若娶明兰)(4)

越是接近权利中心的人,越不可能向下寻找结亲对象,他们只会在自己的圈子里找相同的门户结亲。

同阶层的人关联越多,家族地位越稳固,享受的社会资源也越丰盛。所以,很多老钱们其实是喜欢排外的,毕竟资源和权利就这么多,要是被外人分走一瓢羹那就意味着他们就少了这一瓢羹。

2

盛家后来能够快速兴盛起来一是因为机遇,二是实力。

先来说说机遇这个事,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

从古至今,一个家族要想跨越原先阶层,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办到。假如想快速跨越阶层只有一个速成法门,那就是把握好机遇。

改朝换代之时是最好的一个机遇。

它更容易让人展现才华,所以很多英雄人物会在这个时期出现。他们不仅给自己立下不世之功,更让身后的整个家族提高了地位,跨越阶层。

那些有底蕴的家族大多是在这样的时期积累起来的。

顾廷烨的成功正是逮住了这个时机,成了朝廷新贵,盛家也如此。

当时新帝登基,整顿朝廷之际提拔了不少新人,盛长柏就是其中之一。

知否里的元若什么时候喜欢明兰的(郡主答应元若娶明兰)(5)

这就说到了实力了。

盛长柏是一个极有抱负和理想的人,他的能力很快就获得了新帝的垂青。

原著里,盛长栢官居一品,成为一朝宰相,盛家因此荣宠至极。虽然电视剧没有拍到盛长柏日后的前程,但从大家口中也能知道他官位亨通,是整个家族最有前途的人。

无疑,盛长柏是自身有实力又把握住机遇的人,他的成功有偶然也有必然。

知否里的元若什么时候喜欢明兰的(郡主答应元若娶明兰)(6)

3

有新人被提携,就会有旧臣遭冷遇。盛家是新人的代表,而齐国公府则成了旧臣的代表。

新皇登基之初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同时也违背了先帝的G策,惹得当朝太后十分不瞒,于是与新帝形成了抗衡。

郡主家虽然没有明显说站谁,但一个从小被太后先皇抚养长大的人,在别人眼里就已经被贴上了太后战营的标签,新帝自然不会重用国公爷。

郡主的身份因此变得很尴尬。

更让她忧心的是这个身份并没有给她带来更多的好处。先皇还在时,国公爷曾被邕王私禁,当时她求太后做主,但是太后并没有因为这个养女而去得罪邕王。

那时她就知道太后不会永远帮助她,在权利面前,她随时可以做弃子。

所以便有了元若被迫娶县主的事情。

知否里的元若什么时候喜欢明兰的(郡主答应元若娶明兰)(7)

4

这件事给郡主打击和触动都十分大,乃至于后面因为这些事情她像变了个人似的,性子没有了往日的厉害,收敛了很多。

她意识到:新帝登基,唯有站队正确才能让自己乃至家族稳当走远。

长处于权利中心都会有自己敏锐的嗅觉,她从朝堂诡谲气氛中嗅出一点,新皇与太后之间迟早有场恶战来定输赢。

此时郡主并不愿意站队太后的。在邕王劫走自己丈夫求助太后无门就明白太后根本没有实力赢过新皇。

所以,在这场硝烟到来之前,她虽然没有表达过自己的站立态度,但心底是属意于新帝这边的,只是因为身份缘故无法表明心意而已。

知否里的元若什么时候喜欢明兰的(郡主答应元若娶明兰)(8)

对比盛家,盛竑作为纯臣两边不挨,盛长栢得新帝看重着重培养。

这意味着盛家开始往皇权靠拢了,当然这一切没有明面指出。但是在官场上,宫里混过的郡主夫妇来说要看出这一点并不难。

他们敏锐感知到盛家未来的兴盛可期,前途不可限量。

郡主最终愿意接受盛家,是时局的变化,也是变相在向新皇低头示好。毕竟与盛家联姻就等于站队了新皇了。

与其说郡主接受明兰,不如说她接受了盛家的崛起。

至于元若是不是娶盛明兰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联姻的对象是盛家女儿就好。

可见,郡主并没有变。变是的盛家的地位而已。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