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中,很多小伙伴最“喜欢”的题型便是逻辑填空,这个题型在国考中作为必考题占据最大的比重,而且错误率也是常年高居不下。最让人头疼的除了分析语境外,就是对于词语的辨析了。在被词语辨析折磨得“死去活来”后,很多小伙伴们心里都曾想过:“怎么有那么多的词语需要辨析啊!”
但与此同时大家是否想过另外一个问题:在我们博大精深的汉语中一共有多少个词呢?答案很显然是无数个。没有谁能够确定现代汉语究竟有多少词汇。根据现行的学术共识,目前现代汉语通用字共有8000字左右,但词汇的构成,其实是非常灵活的,只要符合语法规则,字和字可以任意组成词。词和词之间的差别,最明显的便是意思的不同,即便是近义词,他们的词义侧重点也不同。除了词义不同以外,两个词的语义轻重,感情色彩,甚至语体风格(口语、书面语)都需要我们在做逻辑填空时进行辨析。今天图图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种非常好用的词语辨析法——感情色彩。
词语是有颜色的,一提到“热情”,大家可能会想到红色,一提到“冷酷”大家可能会想到蓝色。而在言语中,有一种特殊的颜色叫做“感情色彩”。感情色彩是指词语中蕴涵着对人或者对事物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根据色彩的不同我们把词分为三种类型: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褒义词就是感情倾向积极的词,比如“成果”;中性词就是没有感情倾向的客观的词,比如“结果”;贬义词就是感情倾向消极的词,比如“后果”。我们做题时,首先需要判断文段语境的感情色彩是积极还是消极的,然后根据语境的感情色彩去匹配选项。如果文段语境是积极的,那么我们最好要选一个褒义词,反之,要选择一个贬义词。这个方法能够很快地帮我们排除错误选项。现在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感受一下。
文化是“人化”,同时又要“化人”。城市中的人一方面是文化形象的________和代言人,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行为举止诸方面都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形象;另一方面其行为方式又受到城市文化形象的影响,良好的文化形象会对人产生引导、规范和________作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载体 激励
B.体现 训诫
C.内涵 塑造
D.象征 制约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你选对了吗?其实这道题的第二个空就在考查我们的感情色彩,刚刚在做题的时候你发现了吗?根据第二空的前后文语境“良好的文化形象”可知,此空的感情色彩是积极的。对应选项,A项“激励”和C项“塑造”感情色彩偏积极,符合语境,保留,但B项“训诫”和D项“制约”感情色彩偏消极,不符合语境,排除。
如果小伙伴们能做到这,其实这道题已经很简单了,再看第一空。填入词语指代“城市中的人”并且能够和“代言人”形成一个语义并列,A项“载体”泛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城市中的人”是“载体”,搭配恰当,而C项“内涵”指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综合。“城市中的人”与“内涵”,搭配不当,排除C项。因此,选择A选项。到这里,我们发现感情色彩是不是非常的好用?
了解了这个知识点后,请小伙伴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在这如恒河沙数般的词汇中,哪种感情色彩的词最多呢?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其实答案是中性词,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实词包括名词、动词等其实都是中性词,比如“桌子、椅子、电脑、说话、唱歌”等等,都是客观的中性的感情色彩。所以,这也在变相的提示我们,如果我们在做题时发现选项中出现了有明显褒贬色彩的词的时候,这道题很可能会考到我们刚刚学的这个感情色彩知识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排除那些感情色彩与文段语境感情色彩不同的选项,我们要选的一定是感情色彩跟文段语境相符的,不要“黑白颠倒”了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