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前线客户端

抓落实也要有实招(抓落实就是实干)(1)

实干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实实在在地做。没有一点水分,没有一点虚假,没有一点做作,全身心地投入,全身心地努力,全身心地去干。实干是“不打诳语”,实干是挤干了水分,实干是全身心地落实。落实就是心无杂念,就是将计划、措施、政策等执行到位,落到实处。

落实的关键在实,实干的关键也在实。“实”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实”的本义有多种说法。一说“实”本义是富裕,家里有许多财物,由此引申为名词,指财富;“实”也作动词,指充满。一说“实”的本义是充满、没有空隙,由满引申为财富,后引申为种子、果实,再引申作动词,指结出果实。后来,“实”又引申为事实,还指实在、真实,用作形容词。“实”虚化作副词时,表示有确实、的确之义。

走实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贵在将出发点与落脚点落到“我为群众办实事”上。在群众中,有这么一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际干一干。”实就是这么重要,实干就是最好的落实。在群众眼里,从来都是“说得好不如做得好”。群众从来不仅看你怎么说,而且还看你怎么做。“说到做到,不放空炮”,才是落实,才是实干;只说不做,说到做不到,只承诺不兑现,就是不落实,不实干。

用实干体现落实,是对党忠诚老实、理想信仰坚定、对群众有感情的具体表现。实干就是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下功夫,用心思。“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有落实,党的政策和策略才有生命力,才有执行力,才有公信力。科学的决策、周密的部署、宏伟的目标,要落实到实践、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群众中,全靠领导干部带头实干。“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对领导干部来说,实干的能力,带头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团结群众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抓落实的能力,就是真落实的能力,就是干成事的能力。

抓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能力,就是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抓落实考验党性强不强,也检验能力够不够。抓落实,是最实的群众工作,因此,干实事,就要在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上下功夫。指出:“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

实事贵在突出一个“实”字。实是群众需要,实是群众满意。实是坚持群众标准,实是符合群众意愿,实是解决群众困难,实是化解存在矛盾,实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是清楚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盼望什么,实是清楚群众恨什么、反对什么、讨厌什么。清楚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所需所要第一手材料,实事才能办到群众心坎上,实事才能办到群众满意处。符合群众意愿地实干,才能取得群众支持,才能凝聚群众力量。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一文中这样写道:“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这就提醒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凭空想象,都不能不切实际地追求虚幻的东西,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保持自己初心,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将一件件实事摞起来,就是最好的抓落实,最有说服力的抓落实。“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走实新时代群众路线,必须不驰于空想,必须不骛于虚声,必须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实事、每一件小事。惟有做实干家,才能树立起抓落实的形象。

作者:梁新

编辑:梁齐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