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大豆

今天看到了这么一组图片,很悲愤!

鱼翅为什么那么便宜(可能是这个世界最荒唐的骗局)(1)

鱼翅为什么那么便宜(可能是这个世界最荒唐的骗局)(2)

鱼翅为什么那么便宜(可能是这个世界最荒唐的骗局)(3)

鱼翅为什么那么便宜(可能是这个世界最荒唐的骗局)(4)

这虽然是几年前的图片了,现在看来依然触目惊心!要知道每一片都是一条鲨鱼的尸体啊!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这部片子,或是有多少人看过这部片子——《OCEANS》。记得这部片子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引起了一片哗然。

鱼翅为什么那么便宜(可能是这个世界最荒唐的骗局)(5)

印象很深的是影片中有一部分拍摄到了捕杀鲨鱼的过程。其实,捕鲨有多种方法,但大部分渔民最喜欢用的是网捕,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捕到鲨鱼,幸运的话,还可以捕获海豚、海龟、鲸等高价值生物……

撒网过后,渔民一般就不需要做过多的动作,只需静静地等待自己的猎物上钩即可。

鱼翅为什么那么便宜(可能是这个世界最荒唐的骗局)(6)

在捕获鲨鱼的过程中,渔民大多是将入网的鲨鱼打捞起来,而后将鱼尾、鱼鳍、鱼鳃等值钱部位切下后,便又随意地扔回海里,让其自生自灭。

鱼翅为什么那么便宜(可能是这个世界最荒唐的骗局)(7)

鱼翅为什么那么便宜(可能是这个世界最荒唐的骗局)(8)

鱼翅为什么那么便宜(可能是这个世界最荒唐的骗局)(9)

鱼翅为什么那么便宜(可能是这个世界最荒唐的骗局)(10)

鱼翅为什么那么便宜(可能是这个世界最荒唐的骗局)(11)

失去了鳍的鲨鱼便等于失去了一切生还的希翼,要知道鲨鱼的密度比水稍大,如果它们不能在短时间内保持高速游动,就会沉入海底。而失去了鳍而沉入海底的鲨鱼并不会立刻死亡,但会因失去游弋能力窒息而死,或者被其他鱼类捕食。

这样毁灭性的命运,比直接猎杀他们更为可怕。

▊ 霍夫德镜头下的杀戮

英国自由摄影师埃里克斯•霍夫德曾前往日本最大的捕鲨业核心气仙沼市,拍摄下犹如地狱般的鲨鱼削鳍工厂。在他的笔录中,2009 年,这里一共捕杀了31500 吨鲨鱼。据霍夫德披露,产自这里的鱼鳍,主要销往中国香港、上海等地。

尽管霍夫德在几年之前曾经追随绿色战争组织前往日本拍摄过好几回渔民捕鲸的画面,但这次拍摄的鱼翅工厂最让他感觉恶心和反胃。

他曾在笔记中写到,天天凌晨,早起的游客簇拥至渔港码头,观赏无独有偶的“血腥”景观——“猎鲨取鳍现场秀”。这批游客,有一部分人被宫城县崎岖的海岸线所吸引,前来享用这种美妙的徒步游览;而另一部分人则是海鲜迷,前来寻觅令他们味觉为之一震的新颖海味……

鱼翅为什么那么便宜(可能是这个世界最荒唐的骗局)(12)

而与之相呼应的,则是在这个“鱼翅工厂”里工作的劳工们,他们的一天则是从凌晨5点末尾开始。破晓时分,他们通过货车将外地渔民捕获来的鲨鱼搬运到工厂内。那是个灯光明亮、面积宽广的空旷空间。工人的第一步工序,就是“尸体分堆”。那些纯熟的工人,先用刀子划开鲨鱼的肚子,掏出心脏,鲜红的血迹疾速沾满工人们的双手,鲨鱼的心脏差不多跟人的拳头一样大,它们被扔在一个镂空的塑料桶里,越堆越高,四面饥饿的大乌鸦正盯着这些血淋淋的食物。

鱼翅工厂的运作,犹如地狱般恐惧,已不足以用词语来形容。

然而,是什么?让这些深海里的“猎手”变成了被人捕杀的对象?甚至乐此不彼?!

▊ 几百年沉淀下的饮食文化

吃鱼翅是华人世界中一种特殊的饮食文化现象。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鲨鱼的食用价值,最早加工出的鲨鱼制品是鱼皮和鱼唇。宋朝时,鲨鱼皮和鲨鱼唇都曾名噪食界,梅尧臣曾获友人馈赠鲨鱼皮,写下了《答持国遗鲨鱼皮脍》一诗。

纵观古人吃鱼翅的历史,真正兴起是在清乾隆年间;到清末期时,鱼翅已然成为官员和大商人夸富的附庸,在技近乎艺的复杂烹饪过程中建立起了仪式感,渐渐从食材向“奢侈品”过度。但这时鱼翅仍然属于小众消费,过度消费现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过去30年里,全球鱼翅贸易量急直线上升,中国的经济繁荣导致对这种象征着身份和地位的食品需求猛增。尤其随着GDP逐年增长,富裕让鱼翅开始趋于平民化。

由此,一场惨无人道地大规模杀戮就此展开……

美国海洋环保组织Oceana曾统计,每年有约7300 万条鲨鱼被杀。在大西洋,大多数品种的鲨鱼在15 年内缩小了约80%,受冲击最严重的锤头双髻鲨致使缩小了90%。总体来看,大约460 种鲨鱼中有126 种正接近毁灭。

而作为“鱼翅重灾区”的香港近年来掀起一股“抵制食用鱼翅,保护海洋生物”的热潮。一直以来,香港被公认为鱼翅产业的中心。这里的鱼翅贸易活动十分活跃,专家估计世界各国所产鱼翅中多达80%在此周转。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香港并不是鱼翅产区。在当前渔业法律框架下,西班牙及其他欧洲国家才是香港鱼翅贸易最大的供货方。

客观地说,不仅是中国,新马泰等华人较多的国家,包括受中华文化影响较深的日本、韩国,都是鱼翅消费大国;随着这些国家的崛起,一个庞大的亚洲市场张开了贪婪的嘴。

其实这个问题与“中国人为什么爱吃熊掌”没什么不同,那就是世界上越珍稀的东西、越难以弄到的东西,就越要吃。所以古代饮食文化中有“八珍”之说,里头不仅有熊掌、猩唇、驼峰、豹胎,更有“龙肝凤髓”。

有人说,不至于这么严重吧?事实就是这么严重,以一种比鱼翅平凡得多的食材举例,东海黄鱼,30年前海里多的是,是中国四大经济鱼类之一;大家敞开去捕、敞开去吃,30年后一回头才猛然发现,想吃一条鲜活的野生黄鱼难上加难,居然已经濒危了,需要休渔和放养。同样的事情,正发生在长江鲥鱼和刀鱼身上。

在鱼翅中,最贵的当数天九翅,它由最大的鲨鱼鲸鲨或者次大的姥鲨之鱼鳍制成,北欧、印尼、中国均有产出,据说一个课桌面大小的天九翅价值在两百万以上

鱼翅为什么那么便宜(可能是这个世界最荒唐的骗局)(13)

鱼翅真的这么值钱吗?

1、鱼翅营销骗局1——营养价值高?

专家解读:鱼翅营养与牛筋相似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鱼类专家王存信教授指出:“鱼翅和鱼冻、肉冻相似,营养成分主要是胶原蛋白。”

其实,鱼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每百克可食部分鱼翅中约含83.5克蛋白质,的确是高蛋白食品。但其蛋白质却是一种缺乏色氨酸的不完全蛋白质,属于胶原蛋白,与同含胶质的牛筋、猪爪、猪皮的营养价值差不多。胶原蛋白中的氨基酸的构成不易为人体吸收,营养学家认为,与其吃鱼翅中的胶质蛋白,还不如牛奶中的白蛋白或瘦肉中的球蛋白营养价值高。

2、鱼翅营销骗局2——鲨鱼是世界上唯一不患癌症的动物?

专家解读:吃鱼翅抗癌不科学

研究表明,软骨鱼类所患的50种癌症,其中有23种癌症是来自于各种鲨鱼。《鲨鱼不会得癌症》一书的作者最近向外界坦白,他得出有关鲨鱼软骨萃取物可以治疗癌症的结论仅仅是基于极其有限的几次实验结果。

近年来从国外又传进来了一种说法,说是鲨鱼不会得癌症,这是由于鲨鱼的软骨中含有特殊的“鲨鱼软骨素”能够防癌抗癌。市场上出现了用鲨鱼软骨制造的保健品,而同样属于鲨鱼软骨的鱼翅也跟着沾光,成为一些人吃鱼翅的借口。其实说鲨鱼不会得癌症纯属误传。2000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报道,他们从文献中找到40多例鲨鱼及其近亲得癌症、肿瘤的报告,其中3例还是软骨瘤。在1983年的确有研究表明在鲨鱼软骨中含有一种物质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口服它就会有效果。几项临床试验表明,口服鲨鱼软骨提取物对治疗癌症是无效的。

3、鱼翅营销骗局3——吃鱼翅,对身体好?

专家解读:鲨鱼体内聚积汞,多吃可导致不育

近年,根据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丹麦等国家的科研人员对一些鲨鱼鱼翅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发现鱼翅中含有大量的汞,食用后危害相当严重。尤其是孕妇,若摄入过多,不仅可导致流产、死胎,会影响幸存胎儿大脑和神经细胞的生长,使他们患上“先天性水俣病”。此病因多发于日本水俣湾而得名。轻者患儿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和脑的其他功能发育迟延;重则可导致幼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畸形,甚至脑瘫痪死亡。科学家还提醒,即使母亲摄入的汞不多,胎儿的发育也可能发生迟延。即便非妊娠期的育龄妇女,摄入多量的甲基汞也不利优生,严重的可导致不育。

对上述严重后果,绝大部分食客并不知情。研究认为,鱼翅之所以含有多量汞,主要来自鲨鱼的生活环境海水的污染。实验表明,水体中的汞极易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吸收率高、毒性较强、易溶于水的甲基汞。甲基汞能在水中迅速扩散,并在水生生物中逐级累积,而鲨鱼处于食物链最高层位,所以甲基汞会最终大量积聚在其体内。

鱼翅为什么那么便宜(可能是这个世界最荒唐的骗局)(14)

▊ 结语

据悉,世界各地已纷纷开展了“保护鲨鱼,拒吃鱼翅”的公益行动,并受到各界的纷纷响应。

然而,捕杀的行为却仍屡禁不止。

想起去香港时,总能看到展销在各大药店橱窗上的鱼翅。

大的、小的、好的、更好的、优质的、极品的……

当询问采购的药品时,老板便借机介绍了一下他们家里收藏的极品鱼翅,“咩都有的!吃这个,对身体好的!拿回家煲汤啦!”

而身边一个母亲装扮的时髦女人,拉着一个小男孩,旁边还跟着一个老人,她们手里提了几大袋子的“鱼翅”战利品。孩子问她,“回去是不是要煲鱼翅汤?”女人回答地理所当然,“当然啦!多吃鱼翅,对身体好!不然我买这么多干嘛?!”听完,男孩欢呼雀跃地跑出了药店。

老板嘟着嘴示意我看向她们,“你看,她们都买了好几万的鱼翅啦!”看着他莫名的笑意,我脑海浮现了那一场场血腥的屠杀。

而这……就是杀戮的开始。

鱼翅为什么那么便宜(可能是这个世界最荒唐的骗局)(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