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咸宁日报-咸宁网赤壁市委九届十一次(扩大)全会通过了《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市行动计划》,确立发展目标:到2025年,赤壁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市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赤壁市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赤壁市高质量发展之变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赤壁市高质量发展之变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赤壁市高质量发展之变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来源:咸宁日报-咸宁网

赤壁市委九届十一次(扩大)全会通过了《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市行动计划》,确立发展目标:到2025年,赤壁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市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赤壁市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城镇化率在全省、全国相对比较高,城乡差距相对比较小,赤壁市具备率先建设湖北省高质量共同富裕示范市的基础条件。”赤壁市委书记董方平客观分析了赤壁目前具备的基础。

赤马港街道夏龙铺社区是村改社区,位于赤壁市生态新城和赤壁高新区之间,随着近年赤壁市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已成为赤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许多村民住进还建小区,在家门口厂区上班,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全方位为群众服务。城镇化率的快速提高,让更多的群众享有高品质城市生活。

到2020年底,赤壁市主城区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0%以上。今年上半年,赤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5元,同比增长2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89元,同比增长26.4%。

为适应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解决赤壁市城镇小区幼儿园配套和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教育问题,赤壁市今年就建成了5所公办学校(园),9月开学季同时启用,增加学位4500人,城区义务教育资源进行了划片调整和化解大班额合理配置。改扩建46所乡镇寄宿制学校、12所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同时按照学位数开展新招录教师和“招硕引博”,扩充优秀师资资源工作,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共同富裕,前面有一个“高质量”。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市中,赤壁市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解决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10月13日,赤壁市最后一条城乡公交线城区至神山开通,至此,赤壁市全面完成全域公交服务体系建设。从长江岸边古战场到茶道源头羊楼洞,从陆水三峡试验坝到到随阳山万亩竹海,从新加坡上市的猕猴桃基地到俏销欧亚的青砖茶基地,都能看到公交纵横驰骋的“身影”。公交像一条银线,串起了赤壁经济版图上的一颗颗“珍珠”。一条条公交线,就如同是流动的音符,将赤壁日新月异的发展描绘,将人民群众的幸福书写。

车行鄂南幕阜山深处,明亮的柏油路在翠林间蜿蜒。赤壁市金峰村驼儿潭竹器厂,就落在路旁一处坡角平地上,背后是茂密的竹林。金峰村三组村民马桃春在这里工作每月可以拿到4千多元工资。丈夫买了辆农用三轮车拖运楠竹,夫妻二人一年收入10来万元。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这个赤壁市唯一的深度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路铺到村民家门口,进山路延伸到每座山林,自来水流进家家户户。村里大力发展竹器加工、基围虾养殖、光伏发电等集体经济,培育了一批养殖大户。

实现高质量共同富裕,离不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赤壁市探索县域创新发展新路径,大力开展赤壁市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等科技研发和服务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把项目的“根”留住,形成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

维达力是赤壁市“三块产业”中“一块屏”的龙头企业。去年起,赤壁市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和维达力合作了4个项目。去年12月,深圳显示屏推介会上,他们联合研发的玻璃染色技术受到各界关注,研发成果属于前瞻的原始创新,这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未来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

赤壁市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引进的创新型科研人才团队,以及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硕士等人才,根据赤壁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立研究课题,帮助企业解决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和创新科研人才引进难问题。目前,该院承接了多个科研项目,聚焦“一块屏、一块砖、一块布”,涉及茶叶加工、光电器件、环保材料、生物医学等产业,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经济建设一线。

(通讯员 吕蓉)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咸宁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