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的一曲「敖包相会」唱出了草原生活的美好,成为传唱不衰的经典。不仅因为它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满足了人们对北国草原诗意生活的美好憧憬,更是因为它用最朴实的旋律表现了人们心底对纯洁爱情的渴望。

「敖包相会」出自1953年中央电影局东北电影制片厂(即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摄制的故事片《草原上的人们》。它由徐韬导演,海默、玛拉沁夫、达木林联合编剧,乌日娜、恩和森、朝鲁、树海等主演。它获得了1949-1955年中国文化部优秀故事片三等奖

草原上人们插曲(草原上的人们一曲)(1)

它不仅仅是关于美好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部富于时代特色、反映建国初期草原生活面貌变化的时代影像。

时代背景

草原上人们插曲(草原上的人们一曲)(2)

本片改编自玛拉沁夫1952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被老舍称为“文坛千里马”的玛拉沁夫是蒙古族知名作家,草原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草原上人们插曲(草原上的人们一曲)(3)

故事讲述的是建国不久的50年代初期的草原上,互助组长、青年团团员、劳动模范萨仁格娃(乌日娜饰)同草原好猎手桑布(恩和森饰)美好地相恋着。在大家醉心于新社会的生产建设时,贼心不死的特务宝鲁仍旧潜藏起来、暗中搞破坏。

草原上人们插曲(草原上的人们一曲)(4)

在经历了割绳放跑羊、投毒嫁祸萨仁格娃、草原放火等一系列阴谋后,萨仁格娃与其他公安人员终于将敌对分子彻底消灭。

草原上人们插曲(草原上的人们一曲)(5)

作为建国初期的电影,它不仅展示了一幅齐心协力建设家园的画卷,电影最细心之处在于把握了草原人们的心理——渴望美好的工业化生活

这在电影的开始便有详尽的细节刻画,例如萨仁格娃言语之间所提到的“定居游牧”、“电灯”、“机器割草”便是最好的时代写照。新中国成立初期,各行各业都要面临革新,本片重点刻画的便是牧民互助组。

草原风情与反特元素

草原上人们插曲(草原上的人们一曲)(6)

同长春电影制片厂后来的其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诸如《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类似,《草原上的人们》亦是对边疆风土人情的一次美好记录。

草原上人们插曲(草原上的人们一曲)(7)

故事发生在广袤无垠的北国草原,所以电影里自然不会缺少“牧民”、“蒙古包”、“那达慕大会”、“草原风暴”这些独特的草原元素,亦有“羊毛毛衣”、“牛皮皮鞋”这种当时时兴的草原象征性物产。

草原上人们插曲(草原上的人们一曲)(8)

与此同时,本片亦有着反特故事片特征,例如潜在的敌人宝鲁从头到尾一直在进行着破坏、故事情节发展的很大一部分线索即是对“幕后真凶”的搜寻。

草原上人们插曲(草原上的人们一曲)(9)

在风暴来临之际,宝鲁潜入羊圈割断绳子放跑牲畜的细节也是影片详加刻画的情节。只是比起后来的《铁道卫士》之类的反特片,本片的惊险元素远没有那么浓,很多时候影片的基调颇为明朗,亲朋好友间的谈笑使得影片不显晦暗。

爱情母题

爱情,是亘古不变的母题。

在同期电影中,也不乏表现爱情的优秀之作。例如《沙漠里的战斗》,张园主动示爱温锡莹,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时代女性开放的爱情观——敢于主动表达、主动争取。

草原上人们插曲(草原上的人们一曲)(10)

本片的女主角亦是时代新女性的典型,不仅是敢于接受新观念的劳动模范、积极分子。对待爱情,她亦是敢于言说。不似传统的女性那般含蓄,她可以在男主示爱后主动骑马追上前去,亦可以主动立下誓言。

草原上人们插曲(草原上的人们一曲)(11)

小马驹长齐了牙的时候,我也要等你。

如果说《沙漠里的战斗》张圆的角色是一个受过较好教育走在时代前沿的知识分子,那么本片中的女主角萨仁格娃更多的是劳动人民心中的淳朴与赤诚,她有着草原女性的豪爽与大方。

草原上人们插曲(草原上的人们一曲)(12)

值得玩味的是,恋爱双方都会觉得自己不够完美,草原好猎手桑布便想通过更努力地劳动来争当模范分子。这也是符合各个时代的双方心理,总希望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敖包相会

(王树理)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

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

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

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

(吴秀云)

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

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

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哟

你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

电影有着十七年电影“每片一歌”、“一片多歌”的特色(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之于《冰山上的来客》)。这些歌曲往往意蕴悠长,有着比电影更深远的影响力,记住旋律往往比记住情节更容易。

就本片而言,「敖包相会」本身就是一个构思完整的艺术作品,它有着可以脱离电影独自呈现的艺术魅力。

一曲「敖包相会」不仅唱出了草原生活的美好,更是唱出了人们深藏于心中的对爱的渴望。

上半段通过对月夜景物的描写烘托男主对女主的期待,而下半段更是用“雨水”、“花儿”比照,表现女主对男主的爱意。对仗的歌词配上“比兴”的妙用,对于一向喜爱文字艺术的中国人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通俗易懂的词汇更使得歌曲有着老少咸宜的影响。

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不管生活方式如何改变,对美好纯粹爱情的憧憬是不变的

草原上人们插曲(草原上的人们一曲)(13)

(值得一提的是,敖包不是指蒙古包,它是指用木、石、土堆成的“堆子”,通过电影里男女对唱的这一场景,我们可以清楚看到)

草原上人们插曲(草原上的人们一曲)(14)

如果说电影还因为较强的时代感使得年轻观众有距离感,歌曲中所展现的对爱情这一普适性母题的描绘便更能抓住观众的心,同时这也是为何如今记不起电影情节却对歌词念念不忘的原因。

如果说《草原上的人们》是一部当时的代表性佳作,「敖包相会」更是一首历久弥新的经典。

© 本文版权归 宿夜花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下方附上更多经典电影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