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东明在发掘、整理庄子文化遗存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很多潜心庄子研究的学者,开始把东明作为庄子研究的新探区。然而,历经2300多年,庄子遗迹被黄河水患和历史烟尘冲刷掩埋,真相似乎永远无法复原;但东明相继出现的庄子文化遗迹,在历史文献的佐证下,仿佛依稀勾勒出庄子文化之源的轮廓。

那么,东明有哪些发现?这些发现是否真的与庄子有关?《美丽中华行》本期节目,带您走进山东东明,探寻庄子足迹,拜访庄子文化之源。

庄子文化园(美丽中华行之庄子文化之源)(1)

2007年7月,山东省东明县小井乡裴子岩村,当地村民在田间作业时,意外发现地下埋藏着一通巨大的石碑,于是,村民们请来县里的专家,想一探究竟。后来从碑文上一看,万历辛亥年,明万历三十九年,是要重建明阳寺。大致就是东明周时为漆园,即庄周为吏处。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有影响的事件、人物和发生地,树碑立传、流传后世是一种习惯。近年来,东明境内多次出土石碑。1995年11月,东明城东7.5公里的陆圈镇裕州屯村,出土了一通清咸丰元年的石碑。碑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前有仙吏,后有王公,谁堪媲美,福山之风”。这里所说的仙吏就是庄子。一些老人回忆,据前辈人说,裕州屯村在清道光之前,一直叫漆园村,村南还有一座庄子观,“文革”时被拆除。

随后,东明县对庄子观遗址进行了发掘整理,又出土了清乾隆二十三年漆园村为纪念庄子在此为吏、得道成仙而立的“登云桥”碑。

截至到目前,东明已经出土的石碑13块,其中有11块是证明东明是古漆园。从县志上、州志上,以及大名府的府志上,都明确记载东明有古漆园。漆园城,明朝正德年间以前,叫漆园城,以后就逐渐变成漆园村了。这个村就是咱现在的裕州屯村。

庄子文化园(美丽中华行之庄子文化之源)(2)

仅凭几通出土的石碑和传说,来断定漆园在东明,是不足以令人信服的。要想找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我们还得从东明的历史入手。

庄子文化园(美丽中华行之庄子文化之源)(3)

东明县位于黄河下游、华北平原南部,地处山东省最西端,北、西、南三面与河南省交界,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根据历史文献我们得知,东明作为行政建制单位,始于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置东昏县;公元9年,王莽改东昏为东明,东明之名由此而来。随着朝代更迭,政权交替,东明之域的名称、区划和隶属关系也不断变化。自秦始皇统一至今的2200多年,今东明之域,分别由冤朐、阳武、离狐、南华、宛亭、济阴等行政建置,全部或部分管辖。这些古地名,为我们研究庄子与东明的关系提供了线索。

庄子文化园(美丽中华行之庄子文化之源)(4)

据《括地志》记载,漆园在冤朐县北七十里,换算成今天的长度单位,约为32.5公里。如果我们找到古冤朐的位置,它北边约30公里的范围,就是漆园的所在地。

那么,冤朐在哪里呢?

《元和郡县志》记载,冤朐东至曹州四十七里,换算成今天的长度单位,约为21公里。据专家考证,古曹州在今天曹县西北24公里的韩集镇东部。

《元和郡县志》还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参考坐标,“济阳故城在冤朐县西南五十里”,换算成今天的长度单位,约为23公里。据专家考证,济阳故城在今天兰考县东北20公里的堌阳镇附近。

根据这些线索,冤朐的位置应该在今天东明县马头镇东部。那么,马头镇东部以北30公里的地方,就应该是漆园所在的区域。从地图上我们可以发现,漆园所在的区域正是东明县陆圈镇。由此可见,陆圈镇裕州屯村是古漆园所在地的说法是有历史依据。

世代口述祖先的历史,辈辈续写先祖的荣耀。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有祖先崇拜的传统,认祖归宗意识已融入血脉。庄寨村民对庄子生平的描述与历史记载吻合,他们说自己是庄子后裔,并有族谱为证,我们认为是可信的。

在庄寨村北有一块高地,上面坐落着庄子观、庄子墓和南华山遗址。

庄子文化园(美丽中华行之庄子文化之源)(5)

据说庄子观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经过千年的洗礼,再加上“文革”时期的破坏,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座观,是零九年经过了修复和重建之后的观,规模虽然不如以前的大,但是依稀可以窥到当年的风貌。重建后的庄子观,不仅是纪念伟大先哲的圣地,也成为弘扬庄子文化的陈列馆。庄子观两边的侧殿分别陈列着与庄子有关的拓片、牌匾、原庄子观遗物和庄子文化墨宝。

庄子文化园(美丽中华行之庄子文化之源)(6)

目前,我国没有其他县市像东明这样,出土了大量有关庄子的石碑;也没任何村庄像庄寨村这样,成为庄子文化研究的活化石;更没有哪个地方像漆园和南华这样,经得起历史文献和古代地理著作的考量。庄寨周边30公里的范围内,民间不仅有尊崇庄子的传统,百姓对庄子认知度也远远超过其他地区。

漆园、南华、濮水、庄寨村、庄子观、庄子墓、惠子冢和民间祭拜庄子的传统,这一切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链条,证明庄子生活、思想和著书立说的地方就在东明——东明是当之无愧的庄子文化之源。

庄付阁(东明县人大主任 第75代庄子后裔):“我们一直致力于庄子文化传承和交流。2010年、2013年,我应邀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世界庄严宗亲恳亲大会,并在大会上做发言,当选为名誉会长。我们还成立了50名知名专家参加的庄子研究会,一大批研究成果汇集成册,出版发行;庄子故事成功申请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庄子志》填补了山东省“诸子百家”的空白;庄子墓被省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2007年、2010年,我们又举办了3次全国性的庄子研讨会,100多名专家到东明实地考察,《光明日报》《大众日报》《齐鲁学刊》等多家媒体,相继做了报道报道,对庄子故里在东明予以认定。”

在东明这个地方,庄子文化就是东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明县委县政府也一直认为,发掘、传承、保护、发展庄子文化,是东明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两千多年来,庄子已经成为东明县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人,已经成为东明县的一个名片、一个品牌,提升了东明县的知名度。东明县人民普遍尊重庄子,庄子文化也深深地融入到了东明县人民的血脉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