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田川,一个正在大道努力探索之人。

关于谦虚,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

指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没有虚夸或自负,不鲁莽或不一意孤行。还指当一个人有信心地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之前,能够主动向他人请教或征求意见的习惯 。

那么标题所说的另一层含义又是什么意思呢?首先,在下是从道的角度进行理解的,若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有兴趣也可互相交流。

一、什么是谦虚?

关于谦虚的名言警句古今中外数不胜数。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泽东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谦逊是最高的克己功夫。——莎士比亚

谦虚温谨,不以才地矜物。——房玄龄

想必各位的大名大家都知道,但是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在乎并推崇谦虚?今天我们就从道的角度分析一下谦虚到底是什么。

别谦虚代表什么意思(谦虚的另一层含义)(1)

孔子像

道生一,一生二,二化阴阳,谦虚是低调、默默无闻,所以理应为阴,根据阴阳平衡来说还需要一个阳面,那么什么是这个阳面?是文化、是经验、是技能、是金钱,总之,高于别人的就是阳。

人心善妒,高一点点或许无所谓,高太多了会如何?会引起部分人的不满、嫉妒、甚至愤怒,怎么办?

此时就体现出谦虚的作用了,通过适当的语言或者行为让对方觉得原来不过尔尔,不管事实如何,至少心理得到了安慰,认为对方和自己相差不大,没必要嫉妒,所以我们可以得到这个结论:谦虚是一种自我保护。

别谦虚代表什么意思(谦虚的另一层含义)(2)

阴阳

二、什么人需要谦虚?

《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

前面已经提到,在高于别人的情况下需要谦虚,这叫阴阳平衡,那么不平衡会有什么后果?

三国之董卓,手握雄兵,目中无人,全天下有谁能入他眼,结局何等凄惨,要是他能谦虚低调一点,或许三国的结局又要改变了。

谦虚能改变的不仅是别人,还有自己。

三国时期,曹操拥兵百万,南下攻关,听了庞统的话,建成连环船,自以为得计,站在船上对酒当歌,踌躇满志,自以为必胜无疑,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棋差一招,最终败走华容道,若是有一丝谦逊,多一点点理智,想必也是另一个结局。

别谦虚代表什么意思(谦虚的另一层含义)(3)

曹操像

三、谦虚之后会怎样?

《彖传》:谦逊,亨通顺利。

前面说了不谦虚的后果,现在来说说谦虚的后果。

司马懿,晋宣帝、晋高祖、司马宣王。他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谦虚、低调、谨慎,一生都谨慎行事,有人说,司马懿是因为活得长,但是没想想他一生经历多少生死危机,若是稍微高调一点,恐怕早已身首异处,更别提建立国家。

别谦虚代表什么意思(谦虚的另一层含义)(4)

三国演义

阴阳平衡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当处境好时,应该保持低调,用以平衡别人的看法及保持内心的清明,这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自我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