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安全感(52个生态车站提升职工幸福指数)(1)

“现在我们每天都能吃到自己种的可口蔬菜!”“车站里有花园,有果园,生态环境真是太好了!”职工们高兴地说。“人改变环境,环境改造人。通过‘三园’建家,队伍的凝聚力更强了!”站长们更是由衷地说。

沈阳车务段位于沈阳市和平区总站路100号,营业里程754.8045km,管辖京哈线、哈大高铁线、沈吉线、苏抚线、于虎线、沈山线、沈大线等11条线上共计52个车站。其中二等站9个、三等站16个、四等站27个。每个车站,都是郁郁葱葱,五色缤纷; 每个车站,都是田园画音,景色优美;每个车站,都是果实饱满,秀丽多姿。一个个既具备乡土气息,又充满文化意蕴的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繁华中不失宁静,生态车站建设的生动实践,让职工充分感悟到幸福生活的真正品质和内涵。

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安全感(52个生态车站提升职工幸福指数)(2)

他们先期在浑河站召开“三园”建设现场启动会,各站干部参观了揽军屯、浑河站,现场听取两个站经验介绍。通过观摩学习,以线划片,确定10个示范样板车站,先行一步,以干为先,重点打造,引领全段。特别是让职工积极参与进来,从方案设计到现场施工,群策群力,上下联动,培养和激发“主人翁”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安全感(52个生态车站提升职工幸福指数)(3)

全员参与真给力

团队精神是全面真实反映企业个性和职工精神风貌,使之成为凝聚、激励职工爱站如家、奋发向上,促进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这个段集干群韬略,融职工智慧,铸沈车精英。针对各站打造特色中的实际需求,他们在全段范围内广招良才组建维修组,共有木工、瓦工、电工、水电焊特长职工5人。哪里有需要,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大青站职工冯世海善于研究,动脑动手,高温太阳下,铺边石、做拱门、刷栅栏,忙的不可开交,被大家誉为“沈车大工匠”。大成站职工汪涛在参加东陵站建设中,每天骑自行车往返3个小时,不顾腰脱疼痛连续工作。

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安全感(52个生态车站提升职工幸福指数)(4)

他们邀请沈阳农业大学专家授课,在提高“三园”品位上下功夫。修建甬道6750延长米;在昌图、营盘、瓢儿屯站设景观石26块;在马仲河站安设景观小品一处;在毛家店站移设景观雕塑一处;在田义屯、安民站栽种花篱150延长米;瓢儿屯站栽种地锦1200延长米5000株。昌图站借力高站台施工,通过机械倒土平整出2亩小菜园。今年,仅前甸站就新开垦小菜园380平方米,总面积达1100平方米;小果园总面积达966平方米。

在“三园”建设中,从平整、春翻到播种、施肥;从补苗、除草到灭虫、浇水养护、田间管理,职工都是利用待业及休息时间主动参与。这个段领导班子成员、科室党员干部对所有车站分工包保,带头义务劳动。先后组织科室干部集体参加浑河、东陵、辉山等站义务劳动16次320人次;高铁三站共同会战铁岭西站20余天。通过科室与车站、车站与车站、班组与班组、干部与职工间协同作战,提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团队意识。

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安全感(52个生态车站提升职工幸福指数)(5)

一站一景真壮观

企业文化创建的核心在于教育人、塑造人、鼓舞人,这个段把培养职工优秀的企业意识,弘扬企业精神为重要内容,通过“三园”建设这一载体,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

沈阳最美火车站隐居东陵。这里,百年古松环绕,候车室与长廊80多年前便是飞檐翼角、斗拱彩画、朱柱彩顶,却鲜为人知,堪称沈阳最美的火车站。2005年老站舍停用,2006年启用新站舍,位于老站舍东侧。这里,站台上19块来自职工提炼的《站训》,直观醒目,入脑入心;东陵站渊源历史,风格厚重。辅以120组内植海棠和香草吊兰的鞍式花盆,打开微型喷头犹如仙境,令人流连忘返。这里,有“怡箐园”“怡韵园”“怡馨园”,“三园”遥相呼应,各具特色,由职工自己设计的木门、稻草人、“合力”“家园”花卉等,新颖别致,每处都责任到班组到人头,实现自制、自管、自用。

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安全感(52个生态车站提升职工幸福指数)(6)

传承雷锋精神的瓢儿屯站。这里,是雷锋生前经常做好事的火车站。今年以来,车站干部职工全员参战,平菜地、铺通道、摆条石、种草坪等,共义务献工260人次4000小时,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轮廓清晰,规划整齐,辅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红色基调,成为激励职工的主旋律。这里,雷锋精神处处体现。“小菜园”旁,醒目的“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雷锋“四种”精神熠熠生辉。入园处,雷锋朴实的经典语句,“雷锋日记”雕塑等,与候车室里矗立的雷锋像、雷锋精神教育展室,以及“共产党员号”集体相得益彰。这里,雷锋精神在“三园”建设中闪光。站长杨浚锯条石、铺通道、打水泥地面,支部书记崔秀福搬板、端灰,60岁的副站长赵成文每次都参加劳动,调车长卢波义务献工最多,客运员李斌当班休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被誉为大力士的调车长李文平,一个人搬起200多斤条石,肩上、腿上都是血泡。他说,“看到党员干部这么卖力带头,咱没有理由不使出浑身力气干活啊!”

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安全感(52个生态车站提升职工幸福指数)(7)

打造哈大高铁现代文化的铁岭西站。铁岭西站是管内三个高铁站之一。“三园”占地面积共有7000平方米,其中“小菜园”5300平方米,“小果园”1500 平方米,“小花园”200 平方米。车站干部职工坚持高铁高速高品质的绿色发展理念,精心设计、自己动手、形成规模。这里,每一砖、每一瓦、每棵树、每棵花、每一颗菜苗,以及“三园”外白衬绿的“栅栏墙”等等,都倾注了大家辛勤的汗水。职工们不怕辛苦,自愿放弃休息时间参与“三园”建设。用职工的话说,“能吃到自己种植的绿色无污染蔬菜、水果,把车站建设的像花园一样美丽,再累也值了!”从站台上和列车里远眺,含有车站精神、安全理念等10个灯箱,格外引人注目;在整个“三园”中部,由职工自己用水泥浇灌的两个大字“家园”首先映入眼帘,职工自己建造的“悦心亭”,与现代化的站舍大楼遥相呼应,浑然一体,成为职工待休的好去处。

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安全感(52个生态车站提升职工幸福指数)(8)

规模种养、农家风格的大青站。大青站位于位于铁法市晓明镇,车站主动出击,与土地局确定地界,与派出所共同配合,将原来被地方老百姓占有的土地顺利收回,结合实际,划分区域,总体规划,形成规模种养,打造“农家庄园”。现有“菜园”13.66亩,其中大田玉米6.5亩、土豆3.2亩,时事青菜3.96亩16种,现养殖成鸡14只、鸡雏110只、成鸭7只、鸭雏120只、成兔13只。今年,新修建猪舍68.4平方米,配套的渗水井10.6立方米,垃圾场15.2立方米。果树有李子、苹果、葡萄、樱桃等400余棵。他们完全由本站职工利用休班时间自己动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到精。菜园从播种、间苗、侍弄、施肥、搭架至秋收,搭建玉米仓、建围栏,新建猪舍、挖渗水井,挖养鸭水池子,铺院内平过道,每天都能有10余人参加劳动,义务献工超过5000小时。站长乔民克服严重腰脱、血压高、眩晕症等身体状况,动员亲属参与劳动,多方求助收集到20多件农村老部件,建设苞米楼子需要木头、萎草,竟从90多公里外的农村拉回车站,看到影视基地拍完电影后所剩下的东西,通过朋友都给拉回车站重新利用。这里,不仅车站干部职工全员参战,同在一个院内的货运中心大青营业部干部职工也都积极参与。副站长陈野和在货运营业室的爱人经常一起在田间地头忙碌;运转主任刘松峰家住沈阳,经常吃住车站,把通勤时间用在劳动上。这里,部门之间、干群之间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体现的淋漓尽致。

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安全感(52个生态车站提升职工幸福指数)(9)

真种真吃真见效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快速、健康、稳步发展的基础,他们坚持推行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通过“三园”建设,真种真吃真见效,使这个段管内各站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在每个车站,小菜园不仅自给自足,职工还可以随时采摘可口的蔬菜带回家里,让家属品尝到绿色蔬菜,更是赢得家属一致好评,真可谓其乐融融。铁岭西站客运员李仁杰的爱人说:“没想到咱车站的小菜园样式品种这么丰盛!每回我老公带回来的各种蔬菜,都成了我家的抢手货,吃着真香,吃着放心!”如今在每个车站,“三园”建设既有大官屯、铁岭、沈阳东、开原等大站风范,又有文官屯、章党、清原、于洪、虎石台等站经典之作,还有揽军屯、旧站等“小站之家”特色。目前,全段共有52个车站共建小菜园5.3万平方米;小花园2.6万平方米,小果园8160平方米。真正实现了“百亩菜园、万米花园、2万棵果树”的一站一景目标,尤其是真种、真吃,真见成效,更实现了“建家、管家、爱家”的筑魂目标。

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安全感(52个生态车站提升职工幸福指数)(10)

天道酬勤,绿满车站。这绿色充满了生机、饱含着活力,这绿色蕴蓄着历史沧桑的沉淀,体现着现代文明的理念,随着生态车站的持续推进,沈车人用实干和激情绘就了一幅幅美丽画卷。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追求卓越的沈车人,必将在企业发展的新征程中,一往无前,再创新奇迹,再谱新篇章。

(刘洪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