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掩映不了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奈何不了岁月变迁。

虽然说,时光不会倒流,但在我的灵魂深处,有些往事却仿佛永远都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

一,“初识力马河,却让我彻夜难眠”

公元一九七六年十月二日,本人和四位与我有同样身份的本地区镍矿子弟,一同乘了一天一夜火车,再转乘汽车来到曾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座镍矿一一一会理镍矿(央企)报到。

我们这届被内招的职工子弟较多,而且大多都分佈在全国不同的地区,因此大家来报到的时间也不统一。

由于我们几位来报到的时间较早,另还有大部分远的还没有来。

所以,相关领导就安排我们先暂时回到父亲所在分厂住下,等候通知统一集中学习后,再进行分配到各分厂。

说实话,我们这几位从紧靠省城区域长大的年青人来讲,一下车看到单位的矿部机关所在地,望着周边大山俯瞰着这象“夹皮沟”一样的地理环境,就把这几天来的美好憧憬激动心情,一下驱的烟消云散,犹如一桶冰水从头淋到脚底一一一凉心透了。

谁知更失落的心情还在后面,当我再回到离矿部机关几公里外,父亲的所在工作单位冶炼厂,第一眼最深的映像就是这冶炼厂厂部一一一

回顾一下十八年前的时光(力马河畔消逝的流金岁月)(1)

虽然这张图片是近期拍摄的,但除了门前的野草是近几年丛生的外,房子的主体结构,却是当年冶炼厂用了三十多年的厂部办公室。

从右边数起,第一间是总支办公室,第二间是厂长办公室,第三间是技术组办公室……。

当年从这里进出办公的领导们,有的曾担任过朝鲜战争结束时板门店中方的谈判代表,有的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南下干部,还有更多的是在对中国冶金以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建设,并颇有科研技术成果的高级工程师们。

此时的我既纠结更困惑:

难道在这种如此落后的工作环境中,竟然每年能提前两个月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每年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金属量),当年竟能满足全国冶金工业建设中镍需求量的百分之七十?(这些都是当时招工时的同志给我们介绍的,后面的矿志资料上也有记载)。

想不到参加工作后的第一天当晚,对离家时对自己将来的生活美好憧憬荡然无存,躺在床上思绪万千:

难道我的未来人生将会与这大山深处伴随一辈子?难道我将来的家人和子女也在这里生活一辈子?

此时的我彻夜难眠,直至迷迷糊糊到天亮。

谁知在后面的几天里,一个接一个的困惑接憧而至……。

朋友!您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吗?请继续关注续集一一一“初入职场,重新审视自己”。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