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学习三国故事的时候,讲到刘禅的时候,都是读作“CHAN”,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字的音变成了“SHAN”有人说,不就是一个音嘛,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念啥都成,只要知道是这个人不就好了其实不然,这里面其实隐藏着一篇大文章,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古时候的名将刘禅的禅怎么念刘禅的禅到底应该怎么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古时候的名将刘禅的禅怎么念?刘禅的禅到底应该怎么念

古时候的名将刘禅的禅怎么念刘禅的禅到底应该怎么念

我们小时候学习三国故事的时候,讲到刘禅的时候,都是读作“CHAN”,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字的音变成了“SHAN”。有人说,不就是一个音嘛,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念啥都成,只要知道是这个人不就好了。其实不然,这里面其实隐藏着一篇大文章。

讲这个字读作“SHAN”的,其主要的依据就是封禅的含义,预示着刘备从小就想当皇帝,以此来昭示刘备的不臣之心,说白了,就是贬低刘备,抬高曹操。殊不知高人自然有其高洁之处,我们可以看看《三国志•先主传》中“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这说明刘备自小就有着不凡的志向,这才能在乱世之中,挺身而起。故此,《先主传》最后评曰也写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明明白白地讲明了刘备是一位大英雄。

说回到这个“封禅”,主要就是说刘备的义子刘封和亲生儿子刘禅名字的叠加,就是封禅。说到这个“禅”字,其意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帝王把帝位让给他人。指中国上古五帝时代实行过的一种特殊的王位继承制度。相对于父子相继的继位制度,“禅让”制度是指“逆父子相继的继位制度”。“禅”指“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那么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禅让制度是个早已经被淘汰的制度,与子承父位的封建制度完全相悖的,那刘备怎么会去继续这个制度呢?

首先说,刘封本来叫作寇封,给了刘备后改了姓,没有改名。至于说刘禅的名,虽然起于后,但是我们前面说了,既然“禅让”这个制度已经是被淘汰的制度了,那刘备又怎么会梦想延续呢?这个“禅”字我们现在很多人都理解错了。禅本来在古文中通“蝉”,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意思。所谓禅事,就如蝉(蚕)与蛹,鸡与蛋,因缘使然,轮回变化,无有先后,无有始终,不同时空,不同体态,终是其宗!而推行这个理论的第一人是咱们的老祖宗之一,尧帝。只是过了若干年后,随着印度佛教的传播,借用了禅的概念进行传播。才有了佛教的定义。所以说到这个字,首先是咱们汉人的首创,然后再是印度佛教的同化。其最主要的宗旨在于无论是禅变,还是禅让,不管是咋变或让位与谁,终是其精神之延续。这才是这个字在咱们汉语中的真正含义。这也就能理解并明白刘备为什么要给刘禅起这么一个名的涵义了。就是希望刘禅可以将自己的这种精神延续下去,也正如《三国志•先主传》对刘备的评论是“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刘备这一生绝对是越挫越奋的典型,穷苦人家孩子逆袭的典范,纵观他的一生,终于使人相信什么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有人说,刘备将两个儿子的名字起做“封禅”,不就是明明白白说明自己想做皇帝嘛,至于说恢复汉室,不过也就是其个人野心而已。封禅的意思的确是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但首先,难道刘备给自己亲生儿子起名字还要根据一个义子的名来做延续吗?这完全是讲不通的。更何况,刘备一直以复兴汉室为己任,不管其动机如何,最起码始终以这个目的来号召天下志士的,又怎么会如此明明白白地昭告呢?

再就是我们可以看看刘禅的字,叫公嗣,嗣字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我们都知道,古人在取名、字的时候,一般字是名的补充或者是相近意思的。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刘禅的意思就是继承刘备的精神,那么这里的“嗣”就更明白传递了这个意思。再就是嫡长子,也就是刘备明确地告诉大家其位置的传递者是谁了。刘封无论功劳再大,顶到天也就是王爷而已,除非刘备的子嗣都没有了,那么才有可能坐上王位。

再说封禅,那也不是谁想封就能封的,西汉太史公在《史记·封禅书》中给出了帝王封禅所必需的条件:即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帝王在当政期间,只要具备二者任何一个条件即可封禅,但二者之间有着某种隐秘的联系,帝王贤明、天下太平、天降祥瑞三者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依附的关系。《史记·封禅书》载有春秋时期齐相管仲论封禅一段话,说齐桓公称霸后想行封禅之祀,管仲反对,认为古代封泰山、禅梁父的有七十二代的帝王,著名的有无怀氏、伏羲、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等十二个,都是受命之后才举行封禅仪式的。他们那时候封禅,有嘉禾生出,凤凰来仪,种种祥瑞不召而至。桓公自知没这么大的福气,只好放弃了封禅的妄想。根据《史记》记载,秦汉时期举行过封禅的只有两个人,即秦始皇和汉武帝。汉朝直到终结,也不过就是又多了一个汉光武帝而已。

刘禅生于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刘备正寄人篱下,北有曹操虎视,身侧有蔡瑁、张允等不相容,当此之时,还有闲心欲要封禅,岂不是自寻死路吗?此等言语即连吕易之流都不敢如此满嘴胡沁,可见这等人无知到了什么地步,不过是搏眼球罢了。所以这个刘禅的“禅”字的正音应该念做“CHAN”,而不是那些无知的所谓的专家所说的“SHAN”。大家记住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