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荷锄桃花庵前,看着满地凋落的花瓣,紧绷的皱纹才有了一丝舒展。
牡丹只为花开,桃花却为结果。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下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一首《桃花庵》,道尽唐寅一生。
好友张灵绘唐伯虎像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
生于明朝成华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享年54岁;
生肖虎,双鱼座;
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没事就会自己取个号;
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
明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双鱼座是集合了十二星座所有优缺点的一个星座,非常浪漫,脑袋里充满着幻想,在知性与感性的冲击下,往往能成为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而唐寅属虎,老虎不合群,做事比较猛,规则性很强。
老虎加双鱼,构成了唐伯虎同志极冲突的性格,并在他一生中显现。
正当少年时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唐寅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是年庚寅,所以取名为寅,生肖为虎,字伯虎。
唐伯虎祖上也是官宦出身,做过晋昌郡守,受封为晋昌公。宋皇佑年间(1049-1053年),祖上因为言谏触怒朝廷,被贬至淮河以南,唐氏家族才在南方落户。唐伯虎自曾祖父始三代单传,至伯虎这代有了兄妹三人,伯虎有一弟一妹。
唐伯虎父亲是开酒馆的,也就是现在的啤酒屋,生活也还不错,但是“士农工商”,“商”的地位是很低等的。小酒馆人流庞杂,市井之所,唐伯虎从小顽劣,每天跟送外卖的、赌钱的、斗鸡遛狗的混在一起,让他老父亲很着急。
为了家族荣耀唐伯虎父亲唐广德就送唐伯虎去读书。唐伯虎也是争气,从小读书就厉害,属于那种调皮顽劣但考试总是第一名的人。十六岁那年他第一次参加县里科举,一击而中,被誉为“童髫读书第一人”。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到明朝才真正高潮。明朝创造了八股文,这一创造影响了后续几百年。八股文写时有规定的字数,一般不超过五百字,用排比句和对偶句,很折磨人,但是写好了却锦绣满篇。
当时考试分为四级,第一级是院试,考取者称为童生,考生从十几岁到六七十年龄段都覆盖,只要是活着都可以去考。在考试中考到高等才能是秀才,考到一二等才能去参加下一级考试,称为“录科”。考中了秀才就有了读书人的身份,也就是地位晋级了。读书人地位有他的特权,见到县长可以不下跪,还可以免除徭役。第二级是乡试,考中叫举人,头名叫“解元”;第三级是会试,第一名叫会元;最后一关叫殿试,这才出进士,第一名叫状元,此为三元。
大画家沈周听闻天才唐伯虎的消息,快速收唐伯虎做了徒弟。所以,唐伯虎的画系出名门。唐伯虎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独树一帜,自成一路。他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花鸟则空灵写意,寥寥几笔,意境空远;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不少春宫图出品。
唐寅 步溪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做了沈周弟子后就结识了另外一个师兄弟,同为“吴中四才子”的文徽明。唐伯虎在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吴门四家”,文徽明的父亲当时是本地知县,很欣赏唐伯虎。
唐伯虎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府学附生。苏州府府学就是现在的苏州中学,北宋范仲淹建立,此间出了十几位状元和数百位进士。
做秀才后社交圈子扩大了,艺术家的天份充分的释放,每天饮酒作诗不亦乐乎,形骸放浪。他父亲唐广德一看不行,得让他有点管束,在他十九岁时候就为他娶了一房媳妇。自此唐伯虎果然有所收敛。
弘治七年(1494年),在唐伯虎二十五岁这年,他的父亲中风去世,他母亲邱氏在老伴走了后悲伤难抑,也跟着去了;接着妹妹在夫家病逝;妻子在产后热盛而亡,只有三天的孩子也跟着母亲去了。一年之中至亲之人接连离世的打击让二十出头的小青年悲痛万分,不能自已。
农业社会,靠的就是劳动力。为什么读书人少,因为读书可能家里多了个不干活的。如果要参加科举,路上就走数月,一去就是几年,没有经济实力确实供不起。
唐家光忙着办丧事,加上主要劳动力父亲去世,家道逐渐没落。唐伯虎意志消沉,整日借酒消愁。
好友祝枝山看不下去了,苦口婆心的规劝。祝枝山比他大个10岁,是明朝书法大家,称为“当世第一”,草书尤其厉害,他还是个县长,但无意官场。他们俩是好朋友,经常泛舟江上,对酒当歌,吟诗作赋。
在祝枝山的规劝下,唐伯虎重新端正了态度,准备科考。
时间一晃而过,唐伯虎二十六岁已经有了白发,作诗一首叫《白发》:
清朝搅明镜,元首有华然。
怆然百感兴,雨泣忽成悲。
忧思固逾度,荣卫岂及哀。
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
凉风中夜发,皓月经天驰。
君子重言行,努力以自私。
结尽尘缘弘治十年(1497年),唐伯虎参加录科考试期间与好友张灵宿妓喝酒。提学御史方志十分厌恶这种行径,唐伯虎在录科考试中名落孙山。后来苏州知府曹凤爱惜人才,苏州的名士文徵明的父亲文林,沈周、吴宽等为唐伯虎求情,方志才同意“补遗”让其参加乡试。
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伯虎参加乡试时,受主考官梁储的欣赏,唐伯虎中应天府乡试第一 ,成为了唐解元。在唐伯虎的《领解元后谢主司》一诗之中写道:
壮心未肯逐樵渔,
秦运咸思备扫除。
剑责百金方折阅,
玉遭三黜忽沽诸。
红绫敢望明年饼,
黄绢深惭此日书。
三策举场非古赋,
上天何以得吹嘘。
乡试三年才有一次,而且名额有限,比今天的省文科状元难考多了。乡试过关的就是举人,举人是有资格做官的。说有资格是候补,只有当官的死了,才会补录。而举人能够参加第二年的会试。江浙那地方是文人荟萃之地,能在那个地方脱颖而出,是不得了的,祝枝山也考了五次才中举,更别说范进了。
唐解元继了何氏为妻。
但他并没有收敛,变本加厉的流连欢场。他的朋友排队过来规劝,祝允明对唐伯虎说:“夫谓千里马,必朝秦暮楚,果见其迹耳。非谓表露骨相,令识者苟以千里目,而终未尝一长驱,骇观于千里之人,令慕服赞誉,不容为异词也。”意思是:是千里马不是看样子,还要看他的内在,别给点颜色就开染坊。
文徵明写信给唐伯虎:我父说"子畏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吾儿他日远到,非所及也。"就是文徵明父亲评价唐伯虎:这孩子挺有才,但是人太轻浮,恐怕将来一事无成。
但唐伯虎并没有把朋友的规劝放在心上,他回信正是那篇《与文徵明书》,信中的意思是: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焰火。你看我不顺眼,就别理我,反正我也不爱理你。
态度十分嚣张,对文徵明的劝告不但不领情,还要与文徵明断决关系。可见也是一疾世愤俗的愣头青。
第二年,唐伯虎进京参加会试,亲朋好友皆来为他践行。妻子何氏很殷勤,以为凭着她夫君的才华必然一举高中,前程似锦,自己也将妻凭夫贵。
祝枝山等小伙伴也来了,还带来了两位淮南名妓——沈九娘和徐素。枝山让徐素弹琵琶,沈九娘唱吴歌,为解元公壮行色。这是唐伯虎第一次见到沈九娘,他虽然惊叹于青楼之中竟然有这样美丽而又有才华的女子,但并没有想到,沈九娘会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
当年京城会试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东阳。两人都是饱学之士,试题出得十分冷僻,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其中惟有两张试卷,不仅答题贴切,且文辞风骚。主考官程敏政非常高兴,有些反应过度,像收过钱的样子。于是谣言沸沸扬扬传开来,说是二人贿赂主考官,预先得到试题。加上徐经、唐伯虎二人不知收敛,行为举止高调哗众。俩人之中,徐经家境挺好,他伙同唐伯虎每天邀人喝酒吹牛,言语之中那是舍我其谁,换了今天,就是喝酒后少于一个亿的买卖不谈。读书人中越传越神,连俩人怎么勾兑的程敏政都描绘了出来。户科给事华眿便匆匆弹劾主考程敏政鬻题,就是提前泄露了试题。明孝宗敕令程敏政毋阅题,其所录之卷,由大学士李东阳会同其他试官进行复审,结果证明徐、唐两人皆不在录取之中。这时候,谁敢录取他们俩位那是不想混了?但是流言还不止,为了平息舆论,朝廷又派锦衣卫查核,但最终并无真凭实据。搞这么大动静总得有点交代吧,最终以徐经进京晋见程敏政时曾送过见面礼;唐寅也因曾用一个金币向程敏政乞文,送乡试座主梁储为由,削除了他们俩的仕籍,发充县衙小吏使用。
朝廷以送礼之名将程敏政罢官还家。华昶因奏事不实,也被降职处分。其实是政治斗争。主考官为老师,参加过这届科举即为门生,学生提点东西去拜见一下老师,也无可厚非。《明史·程敏政传》云:“或言敏政之狱,傅瀚欲夺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尔后这次事件三人,程敏政、徐经俩人皆由此而亡,此是后话。
唐伯虎裹在政治斗争之中,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发充县衙小吏,并终身不被允许再考取功名。唐伯虎深以为耻,坚决不上任。
此时,我深度怀疑唐伯虎活着就是来渡劫。
朝廷少了一位官员,人间多了许多诗画。事物总是两面的,唐伯虎做官,未必能做一个好官,也未必能名垂千古,但是作为艺术家,唐伯虎却做到了个中翘楚。
变故后,名声全毁了,读书人就讲究名声,或者说面子,这是失节的事情,家乡的读书人恨不得将他开除。为了散心,唐伯虎去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游玩。唐寅离开苏州,坐船到达镇江,从镇江到扬州,然后又坐船沿长江过芜湖、九江、庐山、黄州、看到赤壁之战遗址。唐寅的《赤壁图》便依此所画。后又南行入湖南,再入福建,漫游武夷诸名山和仙游县九鲤湖。玩足了9个月,囊中已謦,只得返回苏州。唐伯虎画作中以山水最为得意,想必跟身行万里路,胸中满丘壑有很大关系。
回到家后,续弦何氏本是小姐身子,在唐伯虎遭遇变故后非但不安慰,还喋喋不休。加上家中也没钱用,唐伯虎又倨傲,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还作诗明志,就叫《言志》: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这何氏天天张牙舞爪,唐伯虎老虎生肖也不是白生的,一番吵闹后何氏收拾细软回娘家了,临走时,她留下两句话:“若待夫妻重相聚,除非金榜题名时。”后来何氏收到的是唐伯虎一纸休书,唐伯虎也是被逼的。
卖画换点钱就纵情山水与酒色。这段时间是他仕女画的高产期,也是春宫图的高产期。相传《鸳鸯秘谱》、《风流绝畅图》等春宫图册就是此时所画,但是大多数已经失传。想来这东西也没法传,收藏的人死前都把它烧了,要不后人看见还要不要脸。
明作家陈继儒所辑着的《太平清话》中指出唐伯虎写有与妓女嬉戏的记录,书名《风流遁》。《太平清话》云:唐伯虎有《风流遁》,数千言,皆青楼中游戏语也。画春宫图为了生存,或许也是无声的呐喊,对不如意生活和虚伪官僚社会的讽刺。最厉害的是他的春宫图还出口了,增强了民族融合。
相思红豆图 藏处不详
一首《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道不尽万般愁绪: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伯虎的仕女图多形单影只一人入画,好像也在说他自己。
顾影自怜,他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得了抑郁症,治疗许久才好转。
九娘沈九娘是苏州名妓,端庄文雅,才艺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九娘钦慕唐伯虎已久,如今看到唐伯虎这番模样,就悉心照料和从心灵上关怀他。等到亲友们劝唐伯虎再次续弦,但他心中已经有了沈九娘的影子,再也容不下别人了。
这年中秋,他去看望九娘,看到了九娘的一把团扇,就在上面题了一首诗: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唐伯虎又要结婚了。
与娼妓的结合必然为世人所不齿,兄弟因此失和分家。但是唐伯虎是什么性格?从不为世俗所扰,三十六岁那年,他娶了沈九娘为妻(不是秋香),是年,九娘三十一岁。
婚后夫妻二人卖了旧房并搞了房贷买下了桃花坞一套闲置宅子,这座宅子曾是宋代枢密章粢的别墅,虽然已经荒废破败,但环境清幽,一湾溪水房前流淌,几棵野桃几株垂柳,好生一幅写意山水画。要在今天,就是叫“水岸别墅”了。
夫妻二人都喜欢桃花,就在园子里种满了桃树,取名“桃花庵”,唐伯虎也自号为“桃花庵主”。 别以为桃花庵是什么豪宅,其实也就几间茅屋,檐下悬着雅致的室名“学圃堂”、“梦墨亭”、“蛱蝶斋”等匾额。陋室铭就是文人心性高洁,不落俗套,那时的钱没有今天这般地位高,对于他们,确实不如几篇好文章。
桃花庵修好那年,沈九娘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桃笙。夫妻二人相濡以沫,过着平凡而快乐的日子。唐伯虎曾为沈九娘写过这样一首诗:
镜里形骸春去老,灯前夫妻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夫妻甚为恩爱。
此时的唐伯虎,找到了生命的寄托,生活如闲云野鹤。他常邀请祝枝山等好友吟诗作赋,挥毫泼墨,“日般饮其中,客来便共饮,去不问,醉便颓寝。”(祝允明《唐子畏墓志铭》)。
他的仕女图都有九娘的影子。中间也不断有达官贵人登门拜访,但唐伯虎不肯弯腰,日子颇为艰苦。又逢苏州水灾,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也就没钱买画。生活全靠九娘勉力支撑。
终于在唐伯虎四十三岁那年,九娘操劳过度,抛下他和五岁的女儿撒手人寰。自此,唐伯虎没有再娶,他写过一首《扬州道上思念沈九娘》的诗,真挚沉痛,催人泪下:
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
杨柳晓烟情绪乱,梨花暮雨梦魂销。
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
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
相思成河。
南柯一梦正德九年(1514年),四十六的唐伯虎突然收到宁王朱宸濠的帖子,邀请他做谋士。对于唐伯虎这是一个振奋的消息。他从青年时期被“会试泄题案”牵连,失意仕途,但哪个读书人不想从学识上证明自己的价值。宁王的召唤是对他实力的认证。
唐伯虎感觉自己到了事业的上升期。但是文徵明劝阻他不要去,说了好些理由,最终什么都阻止不了一颗骚动的心,唐伯虎飞快去了南昌赴任。
宁王朱宸濠是朱元璋的五世孙,宁康王朱觐钧庶子,初封为上高王,因朱觐钧没有嫡出,朱宸濠才袭封了宁王。宁王德不配位,举止轻佻。 正德二年,宸濠先后贿赂太监刘瑾及太监刘瑾及佞臣钱宁、伶人臧贤等人,恢复宁王一系已裁撤的护卫,畜养亡命,随意杀逐幽禁地方文武官员和无罪百姓,强夺官民田产动以万计,并劫掠商贾,窝藏盗贼,密谋起兵。又企图以己子入嗣武宗,取得皇位。这宁王搞出来的动静越看越像个土匪,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唐伯虎在跟宁王的接触中,察觉到了宁王的谋反意图,此时如果直接离开宁王府,将会引起宁王警觉,招来杀身之祸,但是如果不走,或者也有与宁王合谋嫌疑。
唐伯虎发挥了艺术家的天分,“佯狂使酒,露其丑秽”。在大街上醉酒裸奔,并且告诉大家他是宁王的谋士。
消息传到宁王耳里,宁王派人核实,只见唐伯虎一身邋遢,一丝不挂在大街上癫狂。宁王丢不起这个人,于正德十年三月,将他赶走了。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宁王借口明武宗正德帝荒淫无道,集合号称十万大军造反。四十三天之后被王阳明大败,与诸子、兄弟一起被俘,押送南京。
唐伯虎逃过一劫。
从此,他的心彻底死了,了断尘缘,不再有任何幻想。
两年后,唐伯虎皈依佛法,自号“六如居士”。“六如”取自《金刚经》里著名的“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每天读书、喝酒、画画,自得其所。又年老体衰,没什么劳动力了,甚至常靠向好友祝枝山、文征明俩人借钱度日。其间有著名书法家王宠常来接济,他儿子娶了唐寅唯一的女儿为儿媳,成了唐寅晚年最快乐的一件事。
要说穷,其实也不穷,唐伯虎藏书画极多。藏书画印记有“南京解元唐寅”、“唐伯虎印”、“梦墨亭”、“学圃堂珍藏书籍”、“唐居士印”、“梦墨亭六如居士”等。更珍贵的是在其收藏的古籍中,有较多的亲笔题记,如“苏台唐寅子畏学圃堂珍藏书籍”、“晋昌唐寅醉中读”、“唐子畏梦墨亭藏书”、“吴郡唐寅桃花庵中梦墨亭书”等。
桃花开落又一春,嘉靖三年(1524年),唐伯虎病逝,终年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
生在阳间有散场,
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
只当飘流在异乡。
艺术成就唐伯虎性格使然,浪迹江湖。
诗书画为糊口之粮却也是个中翘楚。他的诗文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绘画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文学上,唐伯虎多为纪游、题画、感怀之作。
诗书画皆与人气脉相连。
唐伯虎早年作品工整妍丽,有六朝骈文气息。在泄题案之后,文风突变,大量采用口语,不拘成法。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诗作有600余首,《百忍歌》、《上吴天官书》、有为歌伎而作,《花酒》、《寄妓》。陈继儒《太平清话》记:“唐伯虎有《风流遁》数千言,皆青楼中游戏语也。” 书已失传,无以为证。
唐伯虎既有《画鸡》这样的信手拈来的诗歌: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也有《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这样情真意切的诗词:
红满苔阶绿满枝。
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
彩凤孤飞,彩凤孤栖。别后相思是几时。
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
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一首情词,一首情诗,一生情伤。
除诗文外,唐伯虎是个创作歌手。他尝试作曲,自古诗词皆辅音律,唐伯虎采用民歌,雅俗共赏,很利于传唱。
在绘画上,唐寅在山水画中艺术成就最高,其代表作品主要有《落霞孤鹜图》、《春山伴侣图》、《虚阁晚凉图》、《杏花茅屋图》。
落霞孤鹜图 上海博物馆藏
人物画上代表作品有《秋风纨扇图》、《李端端图》。
秋风纨扇图 上海博物馆藏
花鸟画上代表作品有《墨梅图》、《风竹图》。
风竹图 故宫博物院藏
书法上其风格丰润灵活,俊逸秀拔。代表作有《落花诗册》、《七言律诗轴》、《看泉听风图轴》。
落花诗册
唐伯虎撷众家之长,书画作品随着自身心境变化而改变,但最终却未臻化境,此为憾事。
1989年6月1日佳士得拍卖行在纽约举行了一次“中国重要古画拍卖”,排为第一号的是唐寅的《山静日长图册》,此画册为唐寅和王阳明书画合璧。开始就估价很高,达到1.5亿美元,但还是引起买家的热烈竞争,最后以高出估价3倍多的5亿美元成交。
山静日长图局部
山静日长图局部
2013年9月19日,纽约苏富比拍买公司举行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专场。一幅立轴《庐山观瀑图》以3亿美元起拍,经过120轮叫价,最终以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9亿元)的天价成交,刷新了唐寅书画拍卖的世界纪录,号称最贵国画。
也不知道九泉之下,唐寅作何感想了。
身后评说观唐伯虎一生,命运多舛,一生性格执拗、倨傲,虽宿妓贪酒,却性格真诚直爽,爱憎分明,在江湖而不江湖。
求仕途而不得,却心存挂念,将破不破。
天纵英才,独树或可成林,却旁枝太多。
就是这样一个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数千年历史里遗留了璀璨。
他是唐伯虎,我们的唐伯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