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下)
(4)细胞质
细胞质(cytoplasm)是一种使细胞充满的凝胶状物质。细胞质包含有胞质溶胶及除细胞核外的细胞器。原生质是由水、盐、有机分子及各种催化反应的酶所组成。细胞质在细胞内有着重要的角色,就是用作“分子液”,使各种细胞器能在其中悬浮及透过脂肪膜聚集一起。它在细胞膜内包围着细胞核及细胞器。
细胞质是构成胞质体(cytosome 或 cytoplast)的物质,而细胞有生命的物质中,细胞核外面呈半透明胶状体的部分,总称为胞质体;有学者将胞质体视为细胞质。
①细胞质的元件细胞质是由离子及可溶的高分子,如酶、碳水化合物、不同的盐及蛋白质,以及大量的核糖核酸所组成。细胞质的水性元件亦称为透明质。
细胞质可以是凝胶状的或是液体,视乎环境情况及当时细胞的活动。在凝胶状情况,细胞质被命名为胞质凝胶,是一种固体质量。后者被称为胞质溶胶,是一种流动的液体。一般而言,近细胞边缘部分的是凝胶状的,而细胞内部的是液体。
细胞质中不可溶的成分是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过氧物酶体及核糖体等)、数个的液泡、细胞骨架及复杂的细胞膜结构(如:内质网)。它在植物细胞中亦帮助进行消化。
②不同生物的细胞质差别虽然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质,但是不同生物域细胞的细胞质都有着大为不同的特征。例如在动物界,细胞质占有差不多半个细胞的体积;但在植物界,由于液泡的存在,细胞质则只占有较少的空间。
③功能细胞质有着机械性的角色,负责维持细胞的形状及坚固度,且提供悬浮予细胞器。
它亦是重要的生命活动场所与一个生命不可或缺的化学物质储存室,这些化学物质涉及重要的代谢作用,如糖酵解及蛋白质生物合成。
(5)核糖体
核糖体(ribosome),旧称“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由一大一小两个亚基结合形成,主要成分是相互缠绕的RNA(称为“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简称“rRNA”)和蛋白质(称为“核糖体蛋白质”,ribosomal protein,简称“RP”)。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能读取信使RNA核苷酸序列所包含的遗传信息,并使之转化为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信息以合成蛋白质。在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地球上的两种具有细胞结构的主要生命形式,前者可细分为古菌、真细菌两类)的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存在。一般而言,原核细胞只有一种核糖体,而真核细胞具有两种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与细胞质核糖体不相同)。
核糖体在细胞中负责完成“中心法则”里由RNA到蛋白质这一过程,此过程在生物学中被称为“翻译”。在进行翻译前,核糖体小次单元会先与从细胞核中转录得到的信使RNA(messenger RNA,简称“mRNA”)结合,再结合核糖体大次单元构成完整的核糖体之后,便可以利用细胞质基质中的转运RNA(transfer RNA,简称“tRNA”)运送的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当核糖体完成对一条mRNA单链的翻译后,大小亚基会再次分离。
英语中的“核糖体”(ribosome)一词是由“核糖核酸”(“ribo”)和希腊语词根“soma”(意为“体”)组合而成的。
古菌、真细菌的细胞质中以及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核糖体,但它们各自拥有的核糖体在大小、数量及组成等方面上都有所不同。
①大小核糖体的中轴线比直径稍长。原核细胞中的70S核糖体直径约为20nm(200Å),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MDa;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中的80S核糖体直径则介于25nm至30nm之间(250-300Å),相对分子质量为3.9-4.5MDa,比70S核糖体大40%,真核细胞线粒体内的线粒体核糖体也比70S核糖体稍大一些。
②数量核糖体是原核细胞中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每个原核细胞中一般含有约15-18×103个核糖体;每个真核细胞中一般有106至107个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如未成熟的蟾蜍卵细胞)中核糖体往往比正常细胞多,其含量可达每个细胞约1012个。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不具有核糖体。
③组成核糖体都由rRNA及RP构成,是rRNA与RP的复合物,属于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简称“RNP”)。每个核糖体包含2-4条rRNA与60-90种RP。70S核糖体中,rRNA约占65%,核糖体蛋白质约占35%;80S核糖体中,rRNA与RP之比接近1:1;而线粒体核糖体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在这类核糖体中,rRNA约占25%,核糖体蛋白质约占75%。由于核糖体的核心成分是RNA(而非DNA),核糖体被部分生物学家认为是“RNA世界”遗留至今的痕迹。
④结构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与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十分相似,每个核糖体都由一大一小两个相互嵌合的亚基组成。根据改进自二位点模型(two-site model)的三位点模型(three-site model),核糖体中含有A、P、E三个与tRNA结合的位点。除以上三个tRNA位点之外,核糖体中还有结合mRNA及一些翻译因子的位点。(
⑤功能核糖体可以与mRNA结合,在多种翻译因子的辅助下读取其中的遗传信息,并按照特定的信息利用tRNA转运来的氨基酸合成具有特定一级结构的多肽。对该过程有重要作用的活性区域是由RNA构成的,所以核糖体也被归为核酶。
(6)拟核拟核(英语:nucleoid;意指“与核相似”,又译类核),也称核区(nuclear region)、核体(nuclear body)或染色质体(chromatin body)。
存在于原核生物,是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只有一个位于形状不规则且边界不明显区域的环形DNA分子。内含遗传物质。里面的核酸为双股螺旋形式的环状DNA,且同时具有多个相同的复制品。
实验显示,拟核的主要成分是占60%的DNA和少量RNA以及蛋白质。后两种成分主要是信使RNA和转录因子蛋白质。拟核蛋白质使核酸保持超螺旋结构,尽管在功能上与真核中的组蛋白类似,但实际上并不相同。
类核可于高倍数电子显微镜下观测,外表并不一定,但可明显与细胞质基质区分,有时还可见其中的DNA。若DNA经过福尔根染色(Feulgen stain)处理,那么将使类核可见于光学显微镜中。
(7)糖萼(部分原核细胞含有)等细胞结构。糖萼(也称为细胞外基质)是糖蛋白和糖脂覆盖物,其围绕在一些细菌,上皮细胞和其他细胞的细胞膜上。
大多数动物上皮细胞在其质膜的外表面上具有类似绒毛的涂层。该涂层由几种膜糖脂和糖蛋白的碳水化合物官能团部分组成,其作为支持的骨架分子。通常,在质膜表面上发现的糖脂的碳水化合物部分有助于这些分子有助于细胞-细胞识别(英语:Cell–cell recognition),通信和细胞间粘附。
糖萼是一种身体标识符,用于区分其自身的健康细胞和移植的组织,患病细胞或入侵生物。糖萼中包含细胞粘附分子,使细胞能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相互粘附并引导细胞运动。糖萼在内皮血管组织的调节中起主要作用,包括调节毛细血管中的红细胞体积。
鱼类表皮的粘液就是一种糖萼的一个例子。该术语最初应用于多糖基质涂层上皮细胞,但已发现其功能远远超出其范围。
①功能保护:为细胞膜提供缓冲,防止其受到化学伤害
感染免疫:使得免疫系统发现并有选择性地攻击外来生物
预防癌症:癌细胞上糖萼的变化能使免疫系统发现并攻击癌细胞
移植相容:是输血,同种异体移植,和器官移植中相容性的基础
细胞粘附:将细胞连接在一起,器官不至分解
调节发炎:血管内皮细胞壁的糖萼层防止健康状态下的白细胞粘连
受精:促使精子发现并与卵子结合
胚胎发育:引导胚胎细胞到达身体的指定部位
②细胞衣细胞衣是糖萼的一个子集,为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糖脂上的多糖侧链突出于细胞表面形成的结构,又称为糖衣。参与黏着、保护、识别等功能。
2.原核细胞的形态
原核细胞中具有多种形状。四种基本形状是:球菌(球形)、杆菌(杆状)、螺旋体门(螺旋形状)、弧菌属(逗号形状)。古菌 Haloquadratum 具有扁平的正方形形状。
3.繁殖细菌和古菌通过无性生殖进行繁殖,通常为分裂。虽然亦存在基因交换现象,但这只是基因水平转移,而不是一个基因复制的过程。即只是简单地在两个细胞之间传递DNA,如细菌接合。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