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毛妈妈

01.导语

墨菲定律人生忠告(父母不懂边际效应递减规律)(1)

不久前出现这么一个让大家感慨的视频:在广州某医院,一名10岁男孩连续抬脚飞踹自己的亲妈5脚,伴随着怒吼情绪十分激动,原因是妈妈不让他玩手机,而他的妈妈竟然只是躲闪!

视频播出后一大片评论: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小男孩这样的行为肯定跟他的父母直接挂钩,绝对是平时惯出来的!”

“家长的溺爱导致的,教育问题,与手机无关。”

“家长平时一味宠溺孩子、纵容孩子,才会由语言冒犯上升到肢体侵犯,根本没有敬畏心,以后更别谈孝顺。”

墨菲定律人生忠告(父母不懂边际效应递减规律)(2)

白眼狼伤害父母

评论一边倒都认为是父母教育失败导致的,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都是惯出来的。”

很多父母都知道不应该从小惯着孩子、宠着孩子,不能没完没了地溺爱孩子,但是却不懂得寻根问底:为什么?为什么不能太宠溺孩子?为什么不能没完没了地满足孩子?

是啊,为什么辛辛苦苦养出来的孩子,最后竟然是对自己拳打脚踢的“白眼狼”?

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告诉你:父母不懂得其中规律,分分钟养出“白眼狼”不懂感恩的孩子。

墨菲定律人生忠告(父母不懂边际效应递减规律)(3)

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曲线

02.什么是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边际效应在经济学上有严格的定义,边际的概念是指增量对增量,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所以才有边际效应递增或者递减之说;边际是增量的意思,边际效应就是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能增加的满足。

经济学上的边际效应,就是投入或拥有得越多,到一定数额时,收益就会开始下降;这种规律也可以定位于人类的心理或是情感世界。

德国经济学家戈森曾提出一个有关享乐的法则: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乐感逐渐递减,由此演变出著名的“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墨菲定律人生忠告(父母不懂边际效应递减规律)(4)

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

小杰饥饿的时候需要吃4个包子才能饱,吃第一个包子可以让他直接缓解饥饿感,吃第二个、第三个包子的边际效应依次递增;

到吃第四个时,他已经完全饱了,已经到了最大值最顶点;

等吃到第五个时已经突破胃饱和度了,所以就产生负效用,直接吐了。

如果这时候继续让他吃第六个第七个,对他来说是痛苦的事情。

可以看出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就像我们初中学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当到达某个顶点时,不但不会继续增加,而是反向减少!

墨菲定律人生忠告(父母不懂边际效应递减规律)(5)

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父母的爱和给予对于孩子来说就像包子:在孩子刚来到世界时急需父母的包子,然后孩子慢慢长大,给予的包子越来越多,当到了孩子内心承受爱的顶点和最大量化值时,父母再不断给孩子包子就会开始出现负增长。

03.不是父母不懂得爱,而是父母不懂得什么时候边际效应开始递减!

之前网上传出有名的啃老族:一个加拿大名校滑铁卢大学毕业的上海学霸——48岁大卫,回国后居然不肯工作,天天无所事事呆在家里睡觉玩游戏,靠着82岁老妈的微薄退休金度日。

丁阿婆为了逼儿子去找工作,就到法院状告自己的儿子出赡养费。

律师却告诉她:就算胜诉,儿子要是依然不肯工作,法院也没办法。

墨菲定律人生忠告(父母不懂边际效应递减规律)(6)

啃老族对父母是拖累

丁阿婆懊悔不已:"我教育不对,样样包办,他从小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

大卫也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老妈身上:老妈的溺爱毁了他的前途。

丁阿婆给了儿子全部的物质保证,却没有在精神上培养儿子独立的性格。

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可以给他更多的爱保护他健康成长,但是到了他可以独立的时候,应该学会放手。

这个放手的位点就是抛物线的顶点!

如果父母不在这个顶点放手,孩子内心爱和感恩的量化值就会下降,变成亲情麻木,最后不懂感恩甚至怨恨父母!

墨菲定律人生忠告(父母不懂边际效应递减规律)(7)

父母宠溺过度导致孩子内心麻木

04.为什么会亲情麻木?什么是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表明的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

贝勃定律其实是从边际效应递减规律衍伸而来的,从而更好应用于社会心理学。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一个女孩和母亲吵架后赌气离家出走,一天没吃东西的她走到一个面摊前,可是饥肠辘辘的她身无分文。

善良的面摊老板免费煮了一碗面给她,女孩感激地说:“我们又不认识,你却对我这么好!可是我妈妈,竟然对我那么绝情……”

面摊老板说:“我才煮一碗面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妈帮你煮了十几年饭,你不是更应该感激她吗?”

女孩一听,整个人愣住了!是呀,妈妈辛苦地养育我,我非但没有感激,反而为了小小的事,就和她大吵一架离家出走。

墨菲定律人生忠告(父母不懂边际效应递减规律)(8)

母女吵架导致亲情麻木

我们对亲人朋友的关爱习以为常,而陌生人的一点点帮助,却让我们感激不已。这便是“贝勃定律”在操作我们的感觉,让我们感到亲情麻木。

陌生人的第一碗面和妈妈当年的第一碗面边际效应是最大的,符合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但是随着妈妈煮了越来越多碗面,带给女儿边际的效应就会达到一个最大值随后下降。

为什么那么多父母不断地付出,却最后得不到回报?没有哪个父母不想养出孝顺感恩的孩子,可是很多真实案例告诉我们,那些没有边际付出的父母往往养出了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墨菲定律人生忠告(父母不懂边际效应递减规律)(9)

孩子不懂得感恩

05.为何要掌握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爱得不偏不倚?

1.父母爱子过度,造成放任和溺爱,反而害了孩子。处理爱与教的矛盾,要掌握好边际效应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

2000年发生的徐力杀母事件:徐力的母亲省吃俭用,把家里的所有事情都包揽下来,只是为了孩子可以好好读书,将来能有出息。

她把自己所有的付出都转化为对儿子的期望,当期望值越来越大儿子达不到时,她的付出就变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最后儿子拿起榔头砸死养育自己多年的母亲。

徐力的妈妈不懂得孩子大了她的包揽已经成为负值,儿子不但不感恩,还憎恨妈妈把付出转嫁给自己的期望,当付出和期望变成第六、第七个包子时,徐力反抗杀母了。

俗话说:“好菜连吃三天忍人厌,好戏连演三天惹人烦。”世界万事万物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度,超出这个度,事情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当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墨菲定律人生忠告(父母不懂边际效应递减规律)(10)

幼儿教育

2.在幼儿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幼儿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行为都存在着边际效应递减现象【1】:

(1)教育内容的边际效应递减

  • 缺失精神教育下物质教育的边际效用递减

富裕家庭的父母给幼儿更多的物质满足,为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他们会更加努力工作,所以很少有时间陪伴幼儿。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幼儿对物质可能达到了消费效用的最大化时,父母提供的物质越多,孩子越感觉俗气,此时物质教育就会出现负效应。

  • 缺失物质基础下精神教育的边际效应递减

贫困家庭的父母因为条件所限一般教育幼儿勤俭节约,但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如果父母一味拒绝孩子的物质要求,压制孩子的物质欲望,也会产生负作用,使幼儿自我压抑,从小就产生自卑心理。

在幸福的方程式中:自己的欲望是分母,他人给的爱是分子;不控制欲望,让欲望无穷大,别人再多的爱也感觉不到。

墨菲定律人生忠告(父母不懂边际效应递减规律)(11)

孩子的欲望

(2)教育方式的边际效应递减

惩罚和表扬是父母在教育幼儿中常用的教育方式,幼儿犯错误时父母会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此时幼儿会产生羞愧感,一般幼儿对最初受责骂产生的羞愧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

父母对再次批评责骂的效果对幼儿将会变小,幼儿的心理承受力也会变大,最后对于父母的指责批评就没有了丝毫的羞愧感。

与之相对应的,当幼儿第一次受到鼓励表扬时,能从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满足感,获得正效用,其边际效应值也较高,动力比较大。

但是,如果其连续或多次地受到类似鼓励表扬,他所产生增加的满足感将呈现递减现象,这种鼓励表扬对其激发效果将会下降。

墨菲定律人生忠告(父母不懂边际效应递减规律)(12)

父母鼓励孩子

06.如何在幼儿家庭教育中获得最优效果,缓解边际效用递减?

1.物质教育与精神教育相结合

幼儿家庭教育过程中,不能单一过度的强调物质教育和精神教育,这样都会出现教育效果的边际效用递减。

父母在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时,要全面考虑幼儿的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遵循适度原则,实现物质与精神的有效结合。

墨菲定律人生忠告(父母不懂边际效应递减规律)(13)

孩子的物质与精神欲望

2.及时恰当的运用表扬和惩罚方式

单一地采用某种表扬形式与惩罚方式,最终会导致学生对表扬和惩罚边际效应的递减,削弱了表扬和惩罚的效用,因此父母在表扬和惩罚幼儿时也要讲求艺术方式。

开篇提到的10岁男孩飞踹自己妈妈,想当初这位妈妈应该是把手机当成了表扬和惩罚孩子的方式。

当今手机已经成为父母操控孩子的法宝:孩子表现得好奖励玩手机,孩子表现不好不准玩手机。

墨菲定律人生忠告(父母不懂边际效应递减规律)(14)

孩子玩手机

因为父母不懂得随着这种表扬和惩罚方式会随着次数的增加从而降低手机带来的效应,还在一味使用,所以当手机的边际效应不断负向增长时,孩子内心的愤怒就会随着增加。

这时候需要果断停止采用手机的方式,采取其他表扬和惩罚的方式。

3.父母在边际效应最大时适度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

丁阿婆和徐力妈妈在孩子可以独立穿衣吃饭自理时,就要开始慢慢放手,让孩子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家务活,感受劳动的乐趣。

父母对幼小孩子的照顾是必须的,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照顾的效应会慢慢下降。到孩子青春期时,如果父母继续大包大揽,将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包子吃得太多,总会吐的。

墨菲定律人生忠告(父母不懂边际效应递减规律)(15)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养方式及行为时刻影响着孩子。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分析教育中的边际效应递减规律,追求教育的最优效果,使孩子更好的成长、成才。

【1】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分析及对策.《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15期


我是@羽毛妈妈谈育儿,有一个可爱的宝宝小羽毛,有一份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还有一个笔耕不辍的创作梦想,欢迎一起学习育儿知识,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