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常识基本知识(单反选购入门指南)(1)

一副美丽的照片作品

在出行或旅游的过程中,我们除了亲近大自然、感受美景之外,最重要的追求就是要拍一些自己满意的照片啦。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拍一张绝佳的照片,单单使用手机已经难以满足对色彩和画质等高精尖层次的追求了。现在摄影爱好者们越来越多,想入坑玩儿摄影的盆友们也越来越多,手机无法满足我们摄影需求的情况下,就一定要请单反相机出场了。那么,究竟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单反呢?今天和大家详细聊聊——单反。

单反常识基本知识(单反选购入门指南)(2)

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单反?

笼统来说,单反的组成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机身 镜头”。相机机身负责一系列程序的运转和命令操作,而镜头负责取景与反馈景象等,最终镜头取景以数码的形式呈现并存储在相机机身中,就完成了所谓的摄影拍摄过程。

既然单反的主体为“机身 镜头”,那么要了解单反,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首先,我们来看看单反机身的一些要素。

1.型号

选择一台单反,大家开始接触到的都是推销员介绍给你的各种型号。各种不同的单反型号,一般是由“品牌 型号”构成。

就品牌来说,常见的如佳能、尼康,比较新潮的品牌有宾得,还有索尼、松下、奥林巴斯、徕卡、哈苏等知名品牌。

而型号一般是由“数字 字母”或“字母 数字”来组成不同单反各自的型号编号,比如,佳能5D,佳能60D,尼康D900,索尼A900等等各种各样的编号方式。所以了解单反的第一步,就是从各种不同单反的数字编号上来了解机器的优劣。

以佳能为例来说,数字的位数越少,机器就越好,售价也越贵。比如佳能5D与佳能60D相比较,5D数字5是一位数,而60D数字60是两位数,所以5D一定是比60D更好的。同理,60D一定是优于600D的,70D也一定是比700D要好的。而在数字位数相同的情况下,则是数字较大的机型较好,比如70D是60D的升级版本,5D2是不如5D3的。一般单反的各大厂商都是用这种方式来标记机型的代际和优劣,所以选择单反第一步,在于从不同编号上来看机器的不同。

一般来说,选择单反品牌主要在佳能与尼康两个品牌中抉择,因为这两个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在单反领域是较高的,品质也非常有保障,使用也非常的广泛。从这两个品牌中抉择的好处是,不容易踩雷,而且这种大众流行度极高的品牌,一旦在使用中出了任何问题,维修和保养方面是很方便的。

单反常识基本知识(单反选购入门指南)(3)

选择一款合适的单反确实不容易

2.画幅

就单反机身的另一个要素来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不同型号的机型,带来的是不同的画幅。所谓画幅,最简单的理解方式,其实就是拍摄出来成片的视野宽阔度差异。一般单反机型,分为全画幅和非全画幅。一般的非全画幅相机,也被称为半幅相机,在单反的商品介绍中,应用最广泛的非全画幅技术写为“APS-C画幅相机”。

全画幅相机,指的是其机身中的感光元件尺寸,与传统胶片相机35mm胶片尺寸相同。而非全画幅相机的感光元件,其尺寸是小于35mm的。最常见的半画幅相机是APS-C画幅相机,感光元件尺寸是22.3毫米x14.9毫米,而全画幅相机的感光元件尺寸是 36毫米x24毫米。从数值上来看,可以得出一个很直观的结论,全画幅比非全画幅要大。

单反常识基本知识(单反选购入门指南)(4)

画幅对比图

从这张图中,就可以直观的看出全画幅相机与非全画幅相机之间拍出照片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视场的减小,其次是解析度的区别。非全画幅相机的感光元件面积小,所以在与全画幅相比的情况下,非全画幅的成像质量略低,容易出现噪点多,光线反差度低和成像模糊等问题。但非全画幅机型由于感光元件面积小的特点,使其在拍照时对光线把控的要求没有全画幅那么高,全画幅机型如果在拍摄时光线把握不好,容易出现照片暗角的问题,因为非全画幅的感光元件面积小,光线利用率更高,中央亮光区的光线更集中,所以暗角问题相对全画幅来说要好一点。

一般来说,较为普通的入门机型更多采用的是非全画幅,而售价更高、成像质量更好的机型,采用全画幅较多。比如,佳能60D,作为一款单反入门机型,就采用的是APS-C画幅。而佳能5D,作为佳能的经典代表作,所采用的就是全画幅。采用全画幅的机型成像质量更好,但同时价格也更贵。

3.功能

单反的各种功能,主要是通过机身上的各种功能键位来实现的。一般来说主要是由正面功能键位区、背部键位区和拍摄操作区来组成单反的各部分操作键位排布。

单反常识基本知识(单反选购入门指南)(5)

一般单反机身正面功能键

单反常识基本知识(单反选购入门指南)(6)

一般单反机身背面功能键

单反常识基本知识(单反选购入门指南)(7)

单反机身上部的模式转盘等功能键

以上的三张图片中,基本包含了单反日常操作必要的所有键位分布。以常用的拍摄档位来看,在模式转盘中,如全手动的M档,如光圈优先拍摄的AV档或快门优先的TV档,再如全自动的P档等等,这些都是基础拍摄中用到较多的档位设置,一般来说,有了P、M、TV、AV等档位,也就基本满足了日常拍摄的需求。有些较高端的机器中还会设置B档、C档等拍摄键位。除此之外,在模式转盘中其他的诸如人像模式、运动模式、夜间模式等等,就都是比较基础的键位设置了。

从键位的设置来看,越好的单反相机,所设置的键位越丰富,而相对普通一些的入门级机器,会适当省略掉一些新手不常使用的键位。所以从功能键位设置的角度来看,当然是键位越多的单反机身越好。

4.感光度与像素

很多摄影爱好者都有一个理解误区,认为镜头越好,拍摄出来的照片就一定越好。这个理解在某些层面来看是对的,但是从机身优劣的角度出发,决定照片质量的,除了镜头以外,机身也起到了很大一部分作用。而机身的作用,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于感光度与像素。

感光度即ISO,这个功能键相信常用相机的老手都会经常去调节。简单来说,越好的机型,感光元件越好,其感光度支持的数值范围就越大,拍摄的适用场景就越多。更多选择的感光度数值,在拍摄中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快门速度,这对于逆光或夜晚等极端条件下的拍摄很有帮助。如佳能的50D,其ISO范围支持100-12800,而佳能的1Dmark4就支持50-102400的ISO,二者之间在感光度方面的表现就瞬间拉开了差距。

而从像素角度来说,许多摄影爱好者都以为决定像素的是镜头,这是一个常识性误区。单反相机的像素高低,是由机身中的图像传感器,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感光元件来决定的。理论上来说,机身中的感光元件其尺寸越大、技术越好,成像的像素也就越高,机身价格也就越贵。所以在选购单反机身的时候,需要对其使用的感光元件有一定了解,因为这个部件,是单反机身成像的基础元件之一。

单反常识基本知识(单反选购入门指南)(8)

感光元件

单反的组成主体,为“机身 镜头”。本篇文章着重从机身的角度,来阐述了一些选购时需要注意的元素。那么单反相机所使用的镜头要怎样来选择呢?请看下一篇,《单反选购入门指南(二)——“镜头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