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了,中年的使命是繁衍。当你遇到了中年危机,就需要意识到:繁衍的本质就是把自己奉献出去,让自己成为孩子的一部分。

当然你也可以走向它的反面,就是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占有式的爱和青春期的自我中心很像。它都是过度关注自己,而忽略了别人的需要。

只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容易出问题。要想度过中年危机,需要意识到:

在奉献自我的同时,你也在加强自我,这种奉献式的爱,是我们克服中年期的发展障碍,走出中年危机的方式。

家庭之外的繁衍

实际上,繁衍不仅发生在家里,还发生在更广阔的工作和社会领域。

比如在工作和休闲生活中保持活力、对生活怀有热情和好奇心、积极教导和关爱他人为社会谋福利,为社会和他人谋福利,维护公平正义等。

繁衍的核心意义,是我们能够借助这些活动突破自我的限制,否则你就会在衰老的恐惧中陷入停滞。——陈海贤

我感觉意思是:打造你的正向影响力。人能做到控制世界的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他人和世界。

繁衍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你开始了自己的传承吗)(1)

繁衍的三种形式

繁衍的形式到底有哪些呢?陈海贤老师认为有三种:

第一种繁衍的形式,是创造型的工作

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看来,创造是一种特殊的繁衍形式。创造一个作品,就像生一个孩子。

原因在于,创造就是通过你的劳动,把某些你之外的东西带到这个世界上来,而一旦它诞生了,它就会独立于你存在。

也因为不断把独立于你的新东西带到这个世界上,创造,就变成了一种突破自我限制的形式。——陈海贤

第二种反应的形式,是传承。

我想起了自己,曾看过的一个电影,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和尚,守着一座寺庙。

小和尚大概四五岁,小孩子什么都不懂,静不下心来念经,喜欢去河边玩耍,捉青蛙。

小和尚慢慢成长,到了青少年,想要外出游历。可能也是遇见了一个喜欢的女孩。受了情伤之后,无处可去。

又回到了寺庙,看着苍老的老和尚。我看到这儿的时候突然明白了,传承的意义就是把我生命里的东西,变成你生命中的信念。

繁衍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你开始了自己的传承吗)(2)

年轻的时候获得长者的帮助,人到中年时开始帮助更年轻的人,这种传承广泛地发生在工作领域,这种传承,也意味着从年轻时的新手,到中年时的专家的转变。——陈海贤

学经济学时,到了收入的分配、产权的保护,这部分内容时,讲到了师徒制。

以前的师父跟徒弟之间的关系,徒弟在很长的时间里面收取的工资都很低,不仅低,还有可能是负的,没拿钱还要做出各种各样的付出,来赢得师傅的赏识,为什么?

师父的手艺往往得不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旦师父教会了徒弟,师父就没饭吃了。

所以这时候师父教徒弟他会特别小心,他选的不仅仅是徒弟,他选的是忠心耿耿、像儿子一样的徒弟。

所以这种师徒关系就要经历一个很长时间的训练期、试用期,等到师父完全放心了或者师父根本就做不动了,他才会把生意的命脉交给徒弟。

你会说这徒弟不是亏了吗?徒弟没亏,多年媳妇熬成婆,当徒弟成了师父以后,他又可以“剥削”新的徒弟了。

师徒既是一种工作关系,也是一种包含情感的家人关系。那个时代挑的不是徒弟,而是儿子,因为他要保证自己老年之后的生活。

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留下一句话说: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也就是他写的这本书,目的不是为了在当时证明自己,体现自己的价值,而是写给我们所有后人看的。

越是重要的技术或经验,你越有传承的责任,如果你接受了这种责任,那你就通过传承超越了自我。——陈海贤

繁衍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你开始了自己的传承吗)(3)

家庭治疗大师Haley去世的时候,米纽庆曾为他写过讣文里面有一句话:

我们用一辈子积累的知识,已经普遍地影响了下一代的咨询师,他们不一定记得我们的名字,但那已经一点也不重要了。

第三种繁衍的形式,是回报社会的使命感。

回报社会的使命感,我想到的是韩红,一个特别热衷于慈善的艺人。在她身上我看到一种使命感,就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这种行为中,有突破自我为中心之后,带来的豁达的人生境界。愿意把这种影响力扩展到我们不认识的人身上。

在学经济学时,有学到股东文化。就是企业经营班子需要对股东负责。为股东的钱保驾护航,重点是多挣钱,其他什么都不要想。这种文化盛行于美国。

与之相对的,是另一种叫利益相关者文化。什么叫利益相关者?员工、员工家属,上下游企业、周围的社区,社会所有人。

在这种文化中,经理不仅要向股东负责,还要向利益相关者负责。这种文化盛行于欧洲和日本。为什么会有这种文化出现?

股东花了钱,需要回报,为股东负责,天经地义。为什么要向利益相关者负责?就是因为有一种繁衍的力量在其中。

繁衍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你开始了自己的传承吗)(4)

人是有很多限制的,会老去会死亡,可是当我们突破了这些自我中心,发展出广泛的繁衍感以后,当我们真正学会关心他人的时候,我们就突破了这种与生俱来的限制,拥有了一种超越衰老和死亡的豁达。——陈海贤

繁衍是一种互惠

听起来,好像繁衍是单向的给予,其实不对,繁衍也是一种互惠。

年轻人在寻找身份认同的阶段,需要一位榜样和领路人,老人在面对衰老时,也需要一个指导对象,帮助他发展繁。——陈海贤

这里陈海贤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是黑塞的小说《卢迪老师》。两个著名的医疗者,年轻的约瑟夫和年长的戴恩。相当于《天龙八部》中的南乔峰,北慕容。

他们二人相遇,需要去朝圣。于是,约瑟夫从戴恩的仆人变成学生,又变成了同事。多年后,戴恩就要死了,把约瑟夫叫到床前。

告诉约瑟夫,在相遇的那个晚上,他正要去北方寻找一个叫约瑟夫的伟大医者。

年轻人和老年人相互需要,这是人类发展出来,突破自我限制,传承文明的特殊形式。——陈海贤

年轻人通过被培养、照顾、教导,获得帮助,而年长者从追随者那里获得子女般的爱、尊重和安慰,而获得帮助。——陈海贤

繁衍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你开始了自己的传承吗)(5)

陈海贤老师的总结

繁衍的三种形式:创造性的工作,传承,回报社会的使命感。

越是重要的技术和经验,你越有传承的责任。如果你能接受这种的责任,那你就通过传承超越了自我。

年轻人在寻找身份认同的阶段,需要榜样和领路人,而老年人在面对衰老的时候,也需要一个指导对象帮助他发展繁衍感。

谢谢你的欣赏,期待到留言区看到你的样子。关注我,认识自己,理解别人,这个世界很棒。

,